作为一部奠定我职业原型的影片,1999年50集的港剧《刑事侦缉档案》的影响是深远的,2024年这个夏天,我决定重刷这部剧。目前的进度的7/50。
本命年的驱动力使得我总是在做着“溯源”的事情,这部片子也是在偶然中拾起来的,上次是10年前-也就是刚读研究生时,当时只刷了2集,或许那时是给了自己某种确定——一个村里的姑娘,8岁时在家里的二手电视机上看到了这部剧,从此知道世界上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于是立志于成为一名心理医生,27岁读了心理学的研究生,算是踏入了这个职业的大门。
10年过去了,我从事了这个梦想中的职业,独自一人在北京生活了8年,期间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情感状态也是坎坷不平,快进入四十不惑的阶段,还是总是想如今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尤其是恋爱观,它们根源何处。
这部《刑事侦缉档案四》的剧情和人设更有带入感,一是职业,二是当下的心智和情感状态,不管是“君飞”意难平的结局,还是“man-如-山”的三角恋,都在指向情感状态的复杂性。
从职业角度,最大的好奇是俏君如何处置与徐飞的双重关系,可以说在这场关系的初始设定就埋下了悲情的种子,“移情和反移情”的互相扰动,使得俏君难以坐在她作为一名专业心理专家的位置上,俏君有她自身的“钩子”——破碎的原生家庭,母亲缺位,父亲的不可依靠,小时候被喜欢的男孩当众羞辱等这些经历,不可避免地被徐飞这一类人所勾住——他们看起来对外界评价满不在乎,却始终钟情一人;他们内心质地“纯良、真诚”,形成了某种致命的吸引。
徐飞一开始讲述的爱上了大他许多的女友,最后因女友患癌去世悲痛欲绝的故事,我相信其中是有一部分的真实性的,从这个角度看,当他遇到“母性”十足的俏君时,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他,也必定会起一些波澜,这也是他一直寻找的匹配他的恋爱对象。但是他不会那么诚实地面对他的内心,而是会恪守他对芊芊的承诺——”不论她到哪里,也一定要找到她“,哪怕承诺已经不具备现实性,但徐飞的”超我“不会让他考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在传统的社会里,“承诺或责任大于真正的两情相悦的情感”的例子比比皆是。似乎这样才是被现实社会所推崇的。
“君飞恋”这条线索还没有完全展开,至少从目前看,我想俏君还是最大程度地坚守了职业伦理——并没被反移情所淹没,对徐飞的“挑衅”施加报复,从这点看,俏君给我们成年人做了一个示范,有能力对对方施加影响时——不论好坏,都能保持克制,及时区分出个人情感和工作界限,不滥用治疗师的权力,真正从个案的福祉考虑,不再重复建立徐飞过去不断被误解的环境,“他的情绪控制是有一定的问题,这也是有原因的,不过不影响他的工作”。
从建立治疗联盟的角度看,俏君也成功了,逐渐化解了徐飞内心的冰山。
其实从俏君的情感反应看,我是把她当作了一个真实的人,而非是一名治疗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港剧里收获的是相对健康的价值观-怎样处理工作和人际、情感,作为电视剧,它自然有自己的价值引导,而结合了个人的人生经历看,不枉费当年被这样的价值观所影响。
回应开头,如何塑造健康的恋爱观,我想有以下这几点:
独立的人格——在做人做事上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遇到质疑和攻击时仍可以据理力争,恋爱不过是检验这个人格成熟程度的场域而已,
有心智化能力,尽量做到客观和中立。可以理解当下在你和ta之间发生了什么,并能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保有耐心。成熟的人际关系标志之一便是提供和制造“空间”。因为你与对方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利和责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这个决定不是“他好你不好”这么二元对立的判断。
希望有机会再丰富一下这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