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和鸡毛,不是没有故事的
陆羽的《茶经》,从课本里就曾得知过,但从未有幸一览。今天喝了点酒,饭桌上讨论了酒的意义,本想深入了解一下中国酒的历史。在搜索首页出现的确是陆羽的《茶经》,可能是醉了,就点进去看了看(有缘)。
开篇的序吸引住了我,给了我继续都下去的欲望。《茶经》三卷十篇,从茶的起源,到茶叶种植、采摘、煮茶、煮茶、饮茶、茶器等进行了精炼的描述。读完之后先是感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无意中解答了我最近的一个疑问。不是对酒的疑问,而是对商品的疑问。
我们都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劳动二重性和属性二重性的结合。
无论是企业或者个人,都围绕着商品这个实质内容而进行各种活动。即使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也不能忽略这个事实。
先说我的疑问是什么呢?怎么买东西?国贸亦或者叫进出口,本质上都是买东西,销售,说大了叫营销。什么叫营销,说白了就是,让人知道这个产品并引起购买欲望且知道在哪可以买到。销售只是营销的一个要素。回到问题本身,怎么买东西?
义务有个‘鸡毛换糖’的典故,开四进六、拜四方、开四门、一分利撑死人,一毛钱饿死人,这个典故中的规矩和茶经的结合就彻底帮我解答了这个疑问。
究竟怎么把一件产品卖出去呢?
有人说,只要套路深、会说话,没有什么卖不出去,听过这方面的鸡汤,或许是真的,但我不稀罕学,也不稀罕去了解。
陆羽对茶的研究之细、之深,读来悠然而生出一种对茶叶的喜爱之情。本质上在销售上占主要的是商品本身,如果这个产品不是人所需要、不是市场所需要的,那么任你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是卖不出去的,或许你可以通过套路来骗人,但这是市场所不容的。用林肯的名言就是:你可以骗一小部分人,但你骗不了大部分人;你能骗很多人一时,但你骗不了很久。卖东西也要讲原则,不卖假冒伪劣、不卖毫无价值的东西。卖东西最重要的是做东西。
打开淘宝,看看产品的分类,从男装到图书影像,前后十九大类,京东上有二十一大类,国家登记的产品有25万种以上,每一件产品,从设计、采购原料、生产、销售、运输、售后等,在我看来就如一部浩瀚的史诗,充满美感。
如陆羽般对茶叶研究喜爱之深,如鸡毛换糖的挑货郎般拜四方、开四门,不愁卖不出去东西。
细节处因人而异,自己定准则。中国人素来不缺聪明者,但缺的是守规矩者(符合真理的规矩)。
粗知陋见,一家之言,尚未实践。
知行合一,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