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事
说文解字中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字是通过在象形字上附加指示符号,或者单纯使用抽象的形符,或改变象形字的方向等方法造字。指事字一般可以分为如下的三类。
1、象形字附加指示符号组合成字。
如“本”字。“本”字的本意是树根的意思。该字就是在象形字“木”字的下端加上一个指示的符号,表示的是根所在的部位。金文中的写法更是比较直接的加粗了下部末端。如果要表示树梢部位就在“木”字的上部加一个指示的符号,便成为“末”字。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本”字和“末”字,一个表示树根,一个表示树梢,成语本末倒置也是由此而来。
又比如“刃”字,是在象形字“刀”的上面加一个指示符号,十分的具体明了,让人一见便可以理解。
又比如“亦”字,最开始是“腋”的初文。字形是在象形字“人”的两臂与躯体部分加两个指示的符号,指示的是腋的部位。这种就是造字初的文字与现在的文字有所不同的情况了。
又比如“牟”字,我们可以看到金文和小篆中的样子。《说文解字》中说:“牟,牛鸣也。从牛,像其声气从口中出。”象形字牛上加一个指示符号,示意牛鸣时发出的声气。
这一类指示的字可以视为准象形字。它与依物烘托的象形字很接近,但是这类象形字所烘托的部分是字形的主体,且主体部分和相关部分都是相对独立的象形符号。而这类文字中的指示符号不是字形的主体,具有依附性,一旦离开所依附的象形字,便失去了表意能力。
2、抽象的形符单独构字或组合构字
最简单的是数字“一”、“二”、“三”。横线表示数目。
再比如“回”字,以回转的线条表示回旋的意思。
又比如“小”字,以四个小点表示微小之义。
又比如“上”、“下”二字,一横画表示地平线,那么地平线上有指示的符号为上,地平线下有指示的符号为下,简单明了。
指示和会意的区别,会意是两个字合并,指事则不是,指事必先有象形的字,然后从而指之,指仅仅是符号而不是字。
3、改变象形文字的方向
上图是顺逆的“逆”的本字,字形是讲一个人形倒过来,以表示不顺之义。此义后来假借“逆”来代表,逆的本义是“迎”。
“臣”字的本义为“战俘”。古代俘虏奴隶一般先要盲其一目,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臣”字一开始的字形是一只改变眼睛的横向为竖向眼睛的形象。
“今”字为“吟”字的初文,本为闭口不言。《史记淮阴侯列传》:“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字形是由“曰”字上下颠倒而成,我们可以看看甲骨文中的“曰”字。
小结:
指事字一般是“事”的名称,即属性、状态、行为动作等。与象形字一样都是最早产生的字形,数量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也很小。
文章图片为笔者书写,其余为辽宁美术出版社《古篆释源》其中的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