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
先生约:“大略亦是。”
译文
陆澄问:“知道至善是我的本性,本性就是我的心。我心是至善所止的地方,所以不再像过去时那样外求,因而志定也。定则不受干扰而静,静则不妄动能安,安则一心一意就在此处。千思万想,务必要得此至善,这就是‘能虑而得’呀。这么说对吗?
先生说:“大体就是这样”。
解读
《大学》第一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陆澄的心得正是对大学第一章的解释,问先生是不是这样。先生说,大体上就是这样。先生之所以说是大体,是因为这里面有思维的痕迹,只是说明理上大概对了。
陆澄讲“千思万想,务必要得到,这就是‘能虑而得’。”在修证的路上,本体首先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思之、虑之的一个过程,等所有的思之、虑之最后不得的时候,停下思虑,本体现前。没有千思万虑的的过程,不会有狂心顿歇。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处的“虑”不同于“思虑”,不同于陆澄所讲的“千思万想”,此处的“虑”是内心的一种真意,是止于本体的真意。在所有的思虑停止的时候,真意显现,心中明明白白,但却不动,这就是“虑”,“虑”也就是得道。
明心见性前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最终停下所有的努力,此处的努力指人为。见性,或者说见到本体,以后的修证路才进入了真修的阶段。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前所有的修证,都无法让他明心见性。经历六年的苦修,虚弱至极,依然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佛陀停止了苦修,喝了一杯乳粥,恢复了体力后,坐在菩提树下,放下了所有的挣扎,放下了所有的修法,经历了魔军的考验,经历了魔女的考验,终于见性,此时就是“虑而后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