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富人生”风信子的花语,对于始终视初心为生存意义的朋友来说,无疑是鸡汤里最致命的讽刺。
人类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恶美丑产生意识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生活模本,这就是所谓的初衷:最初幻想的自己的性格、习惯、生活状态包括价值观念,还有最初憧憬的神圣美好而期待值爆棚的愿望。
大多数人喜欢按照自己的规划来生活,当周围环境的变化超出你所能承受的能力的时候,一句“它远离了我的初心”倒出所谓的委屈与无奈。
初心究竟有多重要?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有没有设想过点燃后的生命之火会有遭遇风雨过境的瞬间,有没有思考过社会并非规划中一样简单干净、安安静静,有没有理解所谓的“同享”意味什么?所谓的“丰富人生”又是怎样的定义?
1、有的人说,初心是我们踏足社会之前最值得珍惜的存在,初心如果丢了,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这是一句真理,环顾四周,你身边已经横尸遍野。为什么?因为初心易碎。
一件带着美好理想和动人预期开始的事情,无论学习、工作还是恋爱,进程过半遭遇阻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所有渴望会在一瞬间变成泡沫,剩下的只有琐碎、肮脏与丑陋。生命就该如此安于现状,等待被绝望捆绑最后窒息吗?
答案是否定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周围世界的改变,我们同样需要改变。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逐渐失去自我、更新自我的过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家长,或多或少对孩子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幻想,小时候孩子可能是班上学习最好的,邻里之间最乖巧懂事的,这个时候你的满足得以实现,你的优越感极大渲染着你的初衷。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不像你预期中那样优秀,你开始失望、生气、焦躁不安……这个时候初衷跳出“想象的牢笼”,变得一无是处,甚至成为你解决问题过程中最致命的挫败感来源。找不到正确解决途径的时候,外界压力增加越大,你的怀旧情结就越重,初心破碎带来的伤害性就越大,所以说与时俱进寻求最直接的解决方案远比抱着初心黯然神伤更有价值。
2、世界的复杂程度难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变化性往往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初衷固然美好,却终究只是脑袋里的一张纸,没有真正实践过人生就规划好的未来,是哀莫大于心死的纸上谈兵。
存活世间,生命就不应该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与世界互动的过程,才是阻止你停滞不前的过程,自然界讲究优胜劣汰,人类社会同样如此。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案例里存在这样一些人:要么拒绝成长、自闭恐慌;要么恶意诽谤周围人事,与世界背离。有些心理疾病患者可能天生或幼时受到刺激,但不排除绝大部分患者(包括当今社会所谓的“90后非主流”、“00后追星灾难”),其根源与初衷有着直接联系。真正与周边接触,人也好物也罢,你会发初衷不一定是正确的,更不一定能成为现实。
对于一个渴望从正能量中寻求安慰与前进动力的人来说,初衷意义非凡。然而需要我们清醒记住的是:我们有必要保护初衷,但初衷不应该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繁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