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忘记了她的面孔,只知道她是个好姑娘,对她有一种莫名的心疼。
认识她源于寒假工,知道她是陕北姑娘。
印象中的陕北姑娘是黄黄的头发、土色的皮肤,热情、豪爽,唱得一嗓子好的信天游。然而她却和我想象的陕北姑娘不太相符,她皮肤白净、有点微胖,是个97年的姑娘。
那天擦拭手机壳我坐在她旁边听她和对面的姑娘唠嗑。她无比羡慕地对对面的姑娘说:“真羡慕你们可以读大学,两年前,我站在高中门口发传单,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穿着校服的稚嫩的脸庞,内心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羡慕。当时真想找个角落躲起来大哭一场,让泪水冲刷掉所有的委屈和不甘。
我侧着耳朵细细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她说的最多的是她四姐和她的弟弟,我不由得吃了一惊。
四姐?弟弟?六个孩子?
这仿佛是上一辈的事情了,在我们这里我爸妈那一辈有的家庭也没有六个孩子啊,我不由的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姑娘慢慢讲述。
她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家里六个女儿一个儿子,当然了,儿子是最小的孩子。最大的姐姐三十多岁,最小的弟弟即将读高中。三个大姐姐远嫁他乡,四姐被父母送了人,父母对儿子当然也是偏爱有加。
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女儿似乎也都更懂事。所以,姑娘对弟弟也是偏爱有加。从小,她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家庭条件不好是必然的,姑娘读了个中专就早早就离开家去做了幼师。自己能挣工资以后她总是用自己挣得钱给弟弟最好的,让弟弟读昂贵的学校,又怕他穿的不好受到同学们的歧视,就攒钱给弟弟买自己舍不得买的衣服,怕弟弟在学校受委屈,她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给弟弟好的生活。弟弟说想要电脑,她二话没说省下工资给弟弟买了4000多的笔记本……姑娘说:对于弟弟她真的是有一颗慈母般的心的。
然而,让她揪心的是:弟弟并没有十分珍视姐姐的辛劳,大概小被宠爱被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是不太懂的生活的不易的,他们可能更爱自己一点,而忽视了负重前行的人。
对面的姑娘说:男孩子,首先应该培养他独立的人格啊,你总是这样对他好其实对他不是好。
姑娘说:有些事、有些体会,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感同身受的,而自己正是经历了所以不想让弟弟再经历。
姑娘继续慢慢讲道:我上学时几乎是没买过新衣服的,衣服几乎都是姐姐们的,敏感的内心总是充满了自卑,在同学面前自己就像一只丑小鸭。那种委屈,那种心酸没有经历过是不会感同身受的,所以她要给弟弟最好的。
三年中专毕业后姑娘去了幼儿园,对小孩子她是极其热爱的,在幼儿园的日子里她任劳任怨,幼儿园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有的孩子调皮捣蛋、有的孩子性格古怪……这些都在考验老师的细心和耐心。幼儿园的日子繁忙、琐碎却也一点一点消磨人。
家里的亲戚已经开始给她介绍对象了,男方家里挺有钱的,姑娘听说男方家也是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她连面都没见。她说还不想结婚,不想重复父母那样的生活,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她说想去北京,想去体验大城市的生活,纵然有心酸、纵然有无耐,可只有去尝试了这辈子才不会遗憾。
她说自己很累,身心俱疲,她辞掉了幼儿园的工作,想歇一歇,静一静。
我拿离职单的那天,她也拿了离职单,她说几年都没在家过年了,想回去看看。过了年有可能去北京,对梦想的追逐不会放弃的。
她说的云淡风轻,但我知道她背负了太多,而我相信命运是不会辜负她的。不,是她自己一定不会辜负自己。
姑娘,其实,你可以更洒脱一点,勇敢向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