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第一弹,加粗部分是原文摘录,不加粗是个人看法,欢迎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
1.阅读的技巧取决于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
阅读的意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你对这本书的打算。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想翻翻 看看当做消遣,那必然谈不上有何技巧。假如你想要付出努力,深入的学习一本专业型书籍,那必然涉及到笔记,摘录之类的。你还要做好心理准备去进入一个你可能开始并不熟悉甚至是初次接触的领域,这时候你就需要很强有效的阅读技巧让你更好的吸收消化这本书。
2.过分强调阅读的准备阶段,过分注重教导孩子初步阅读的方法,往往意味着其他更高层次的阅读可能遭到忽视。
我自认为阅读的准备阶段应该主要不应该强调一些格式化规范化的东西,而是应该让孩子激起兴趣。孩子的注意力主要不是在学习上,而是趣味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初步阅读本来就是很基本的阶段,没有必要过分注重,过分注重很可能让孩子一下就产生抵触心理,更不用提更高层次的阅读了。
3.直到今天,大多数高等教育的指导者不是仍然不知道要如何指导学生超越基础阅读的层次,就是缺乏设备与人才来做这样的事。
某些教育者除了给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从书本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别说,学生都忙于学业,除了教科书之外的图书都可能成为“禁书”呢。就仿佛没有真正的为人师者能够有机会让孩子接触到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升入大学后,老师们本以为学生会在中学就超越了基础阅读,所以也没有设置相关课程,导致学生们仍然处于基础阅读阶段。
4.无限制的受教育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
对于这句话我没有什么看法,简单说,真的是至理名言。
5.略读建议:
①先看书名页,再看序。特别注意副标题。
②研究目录页,理解基本架构。
③索引,寻找重要词目。
④出版者介绍
⑤重点篇章开头或结尾的摘要说明
⑥打开书随便翻翻,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看结尾。
我已经尝试过用这种方法读书了,尝试了几次后发现,还是要视情况而定,到底看什么,以怎样的顺序看,都是依照书的内容而定。例如,我在第一次略读美崎荣一郎的《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就是只挑选了①②⑥来看,并且制作了思维导图,为第二次精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而我在阅读故事类的书籍,比如Alice Sebold的《可爱的骨头》就只看了书名页,作者简介以及序言。因为看目录页和结尾会完全毁掉我对这本书的幻想。再例如,专业性的书籍可能就要先在重要词目上下下功夫,读起来才不会太吃力。
6.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很简单,就像是我们都熟悉的做英语的阅读理解。为你不会的生词停下来不仅让你一直被打断,还很容易就忘了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所以放下它们是略读最好的选择。对一本书有了整体大框架的了解,再去深入研究部分也是很好的技巧。
7.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筛选信息,一本书不可能都对你是有用的,而一个读者需要做的就是筛选出对自己有益处的信息仔细研读,对次要的东西加以省略。阅读速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好好利用,才能说你是高效地阅读了一本书。
8.速度的问题就出在理解力上。
如果你对内容很了解,理解力良好,那么速度自然就会提升,如果你不熟悉觉得生疏,自然会被生词不断打断。
9.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说是真正高效的阅读。我觉得“慢到不值得”即是那你对这本书的投入远远高于你可能收获的益处。“快到有损于满足和理解”一是影响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把读书不是当做一种享受自我充实自我的途径,而是一种硬性任务与压力;二是匆匆看完,没有在脑子里留下任何有用的概念,甚至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10.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下,从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我对于所有决定阅读的书都是采取这个方法。略读可以是一道筛选程序,采用这个方法来决定到底这本书适不适合我,值不值得精读。但现实情况是,书店中实体书大多都是包装好的,不可能让人看看目录看看大致内容,所以我们一是可以从封面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二是上网看看大家对这本书的看法,但是呢,同样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还是不能过于相信他人观点。即使是你想要精读,提前略读也能让你有个大致思路,不至于看了后面忘前面。
11.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的四个问题:
①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②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③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④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四个问题就是读者对自己的要求了,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读书花费的精力自然不同。
12.如果你有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那就要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
一些书,比如Jojo Moyes的《Me before you》,会在最后的部分提出问题让读者自己思考,而更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提问,因为每个人领会到的东西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这样的做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接收作者的信息,有针对性的满足个人需求。
13.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多想多思考,激发自己能从更多角度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你会发现言外之意有很多种解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