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学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老师举例说明:比如,拿着讲游泳的理论书籍,自己琢磨来琢磨去,却不下水练习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
于是小伙伴们一起在村头的大坑里学游泳。记忆中村子东头和村子西头的水坑里从没断过水,水也干净,我们都是在水坑里洗衣服。我家就住在村西头,村西头的水坑很大,中间有一条路将水坑分为南北两个,南边的水坑淹死过人,我们一般都在路北边的水坑里玩。
坑里有从西边浇地用的河里引过来的水,还有夏天的雨水,记得下大雨的时候,大人们就会拿着铁锹改水,让雨水都流进大水坑里,雨水大的时候,水坑
夏天的水坑是孩子们的乐园。
小时候没有游泳圈,大人也忙农活顾不上教小孩子游泳。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想出的办法:把裤子的裤腰和一条裤管的口用绳子系死,用水沾湿,通过另一条敞着的裤管往里吹气,把裤子吹得鼓鼓的,放到水中,人趴在两条裤腿中间,就如同救生圈一样。
那时候穿的裤子是棉线的,估计现在的裤子不一定能吹得起来。
游泳也不是人人都会的,特别是女孩,只有胆子大点的才敢学。小时候的我也在胆大之列。
记不清跟哪个小伙伴学会的了。开始是在水浅的地方学狗刨,两手扶地,后来用裤子游泳圈学会了在水深的地方游,慢慢地不用游泳圈了,还学会了仰浮,好像能从水坑的这一头游到那一头,但是印象中无论那种游法都是手脚一刻不停的那种,整个身子都在忙碌之中。
长大以后农村的女孩游泳的就不多了,水坑里的水也越来越少直至没有了,所以,游泳只在我的记忆中有个模糊的影子,像是个传说。
如今,当年村头的水坑处早已成了民居。农村也都用上了自来水,修了下水道,村子里再也找不到可供孩子们游泳玩乐的水坑了。
老公出生于黄河滩区,是游泳健将。女儿高考后的暑假,也学会了游泳。一家人一起切磋游泳经验的时候,感觉自己游泳是瞎游。在水中丝毫不敢停留,很累,很紧张。
女儿跟我讲:人身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很自然的,很放松的躺下,就会飘上来。
在老公和女儿的保护下,我试着躺在水上,还真是的,水上漂呢!这样轻松多了,也自在多了。
我于是想,世事繁杂,滚滚红尘之中,需要的,不需要的,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谁能说的清呢。又有多少人在世事的纷争中患得患失,心力憔悴,找不到好回家的路。
一位朋友说:入世出世,皆为情怀;晚睡早起,都是自在。
这就是所说的大自在吧,也是真正的放下。
只有放下,才有自由,才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