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三年级时起,作文经常被老师贴到教室墙上,当范文供同班同学看。
那时起,受到激励的我,内心悄悄种下了写作的情结。
初中时,因为沉浸于文学,敏感细腻的我,好像总是超脱于眼前的闹腾腾世界,有一个藏于内心的隐秘世界,遥远而又切近。
并且这时起,喜欢向全国各个刊物投稿,喜欢拆开邮包,看到里面的刊物上印着自己名字和文字的那种感觉,那时我心中的中国地图,基本上由我熟悉的刊物的所在地构成,比如出版《读者》的甘肃,出版《小溪流》的郑州,出版《少年文艺》的上海……
因为对写作的自信,高考报考了新闻系。当然,没报中文系,是因为最喜欢我的那位老师告诉我,当记者将来很有前途。
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同学与我并肩站着尿尿时说:“我觉得你应该当作家。”
“为什么?”
“呃……你的性格适合当作家!”
明白。人们想象中的记者,是那种长袖善舞口若悬河之辈。我不是。我口拙舌笨,性格内向。这怎么是当记者的料呢。
但我觉得我已经选定了自己的道路。而且,我不知道,一个人以作家为身份的话,究竟应该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2
为了当好记者,我必须丰富自己。因此,拼命看书,便成了我大学时代动力最强的事情。也许我应该多出去与人接触,但我不是内向么。与书打交道要简单得多。
考虑到未来要与形形色色的可怕人类打交道,我必须多琢磨人,所以,人物传记,成了我涉猎最多的图书类型。
别说读书是无用的。还真管用。我没有灿烂的口才,后来竟也成长为一个称得上优秀的记者。并且选择的是堪称新闻领域最难的财经领域。整天与之周旋的采访对象,每一个都要比你富裕成千上万倍,一个个都是管理着成千上万员工、在商场上久经战阵的老将,我竟然没有感到困难与隔阂,还时常因采访表现及最后出品的文章,受到喜爱与尊敬。
每一个亿万富翁或明星大咖,他们首先都是使用时间的大师。当你试图说服对方拿出他们宝贵的一小时两小时,来与你进行一场深入的聊天,对方凭什么同意你呢?
这里面是有诀窍的。在新闻战线上,有许多远比我外向能言和善于勾搭的人,但我搞定大佬的概率,却是出奇地高的。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我每次都能够做足约访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写出极具有说服力的采访提纲。
对,说白了,又是在拼文案能力。
但文案写作决不是显示你的华丽词藻,或文学想象力。
文字只是一种工具,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是对心理需求的快速锁定。
我始终不是个凭口才引人注意的人,我写的文字也极度朴实,毫无华丽的虚饰,但我能够领悟到每一种写作背后的“道”。
这也使得我的界面挺宽,无论是在不拼故事拼干货猛料和看事物的高度和逻辑取胜的《财经》杂志,还是在用精彩的故事和细节来揭示生活本质并打动读者的《南方周末》,我都胜任有余。
3
当三年前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新事物开始横扫媒体行业时,我正在一家杂志任主编,当时的老板说:“不能只是抱着传统媒体不放啊,要学习、了解新媒体!”
对这话带着点不甘,我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结果不出半年,这个号出了几篇爆款文章,变成了一个令我身边的朋友以及同行业朋友艳羡不已的“大号”。
我主编的那份杂志非常高大上,我每新推出一期杂志,都因策划创意的高端大气又鲜活,会在业内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而玩公众号,我又立马变得“俗不可耐”,有时为文章起的标题,原作者表示鄙视,但是,当文章阅读量达到几百万并引爆全网传播效应时,那种鄙视,又变成惊奇和崇拜。
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媒体之间自如切换、对不同题材故事的灵活把握,体现出我是一个切换力非凡的作者、编辑及故事创意策划者。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华,只不过很多时候能够做到:真诚面对故事题材,并想想你要给你的读者传递什么价值,以及,你怎么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4
在十余年新闻职业生涯之中,我也遇到过几位到杂志社实习或刚就职的“新人”,非常努力非常辛苦,但长时间找不着“北”,最早有个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的小伙,在编辑部呆了三四个月,一直不得要领,迟迟转不了正,我看不下去了,说“我带你做两篇报道吧”,仅仅过了两个月,那位小伙迅速抓住要领,获得转正。
此后,我又带了几位新人迅速上道。我在一家杂志社任过两年主编,在那里,由于杂志预算有限,我没办法高薪去挖取成熟的编辑记者,只能从海量的求职者中,凭自己“老司机”的嗅觉,去判断谁存在上升潜力。就靠这个,我挑选出了七八位新人,有几个是上层领导认为从个人资历上看极不合格的,我坚持要求带他们。
结果,到今天,那家杂志还在运作,而它的内容业务,基本上就靠我当初顶着压力培养的几位新人来扛着。
5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老司机”,在现今,我能看到不少精彩的故事,也能看到更多的垃圾信息,那种哗众取宠却不提供真实价值的行为,是我所鄙视的。放眼看如今的朋友圈,这样的行为,遍地皆是。
高质量的故事,承载着真诚理念和真实价值的文章,永远是稀缺品。因为这永远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有能力、有意识去创造它的人,却并不那么多。
但也有那么多真诚地希望提升讲故事技巧的人,缺乏有效的指导与交流。
我知道那种困惑。我以前职场上辅导过的几位新人,就是因为没人辅导,所以不得其门而入。
我本人自从走入新闻职场,也没有接受过什么人的辅导。但我以书为师,以我所崇拜和渴望借鉴的各种外国杂志为师。FORTUNE这本美国商业人物杂志,就是我的人物写作技巧的学习对象,为了学习它,我曾多年之中耗“巨资”订阅FORTUNE美国版,操练着并不熟练的英语,艰难地阅读它,获取那种精彩叙事里的阅读快感。
从我的个人经验中,我知道,好的写作之道是可以传递的。除了多读、多写之外,作为一个经验并不丰富、或者思路陷入了某种死循环的写作者,来自外部的干预和指导,可以迅速打开死结,找到提升之路。
6
因此,为了和真正热爱写作希望提升写作的人进行交流,也为了给我的好报找到几个潜在的优秀作者,我决定展开一项试验,找到几位写作爱好者,在我每周的时间之中,拿出一部分,用来与你交流写作的具体事宜。
在我的设想里,我们预先设定一个写作选题,然后你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素材积累,并在一周后写出初稿,我将针对这篇稿件给予我的具体意见,指出你写作的优点,缺点,以及改进方向。
我决定找到15个这样的写作热爱者,以每周一篇文章为基础,和你发生关系。一共六周共辅导六篇文章,六周算作一期。
这项交流和辅导将主要通过微信群以及个人微信交流的方式进行,我会建一个20人以内的小社群(除公开招募的15人外,也有几名好报内部人员)。如果你在北京,欢迎来好报的工作室面基。
基于个人资历和价值付出,我为自己定了一个价:一期的报名费,为1200元。
一期结束后,可以续报。如不续报,下一期的名额将释放给其他报名者。
有兴趣的话,先不要急着交报名费,请先找出你最满意的三篇文章,发至我的邮箱:wu@haobao.net,需要先审看一下稿件,因为我希望针对的是有一定基础的写作爱好者。
你愿意写一下个人简介,为什么想报名,当然更好。
已有一大拨写作爱好者发来了作品及报名请求,有兴趣者,要抓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