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纯逻辑天然符合事实的真相(虽然未经证明),
基石虽然只能说坚实,未算牢不可破。
不完备定律的存在,注定了随时会有崩塌的概率,但同时也是跃迁的机会。
正如“神创论”与“地心说”曾经的元地位而言。
千百万年后,假如还有人类存在,我们一样是被贻笑的对象。
然而,在认知再往高阶迁移之前,逻辑格律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武器。
而最为人所“操纵”与“误解”的部分,大概便是演绎法。
演绎法的痛点在于:
(1)基于归纳法,归纳法的漏洞会完整继承在演绎法中。
(2)演绎者的Full Picture十分重要。
(3)多版本的演绎造成的不统一。
首先,归纳法是经过时间提炼与演绎的。
十年前很多看似有效的归纳法--理论或者假说,可能早己经失效或者被证伪。
我们参加社会化学习,目的就是为了继承一些,己经被时间证明或者证伪的假说。
一代人看似比一代人强,
其实并不是人的处理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
而是前人累积下来的试错经验、探索法、创造成果、文化,
通过文字载体承传下来。
今天看来,我们的技术水平与世界观可以轻易超越前个世纪的伟人或者科学家。
而事实是,我们不过是在享用“伟人”们在时间的源头种下的“果实”而己。
我们通过师传、媒体、载体去演绎那些经历过时间验证后的归纳法,
就是我们学习的整体流程。
其实,演绎者的Full Picture很重要。
因为社会分工的存在,那么演绎者对于理论假设的前因后果,
高阶理论与低阶理论之间的折叠关系的全面理论,对于正确解读理论的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你向一个小学生解释摩擦生热,他只会知道这个结论而讲述由来。
你向一个中学生问同样的总题,他会用牛顿力学与热力学理论向你解释这个现象。
你向一个物理系大学生发问,他会抛出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辅以微积分向你解释。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在不停地拓展自己的思维疆域,
对于知识的表述与理解就越为越清晰。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跨界者”与“好老师”最难寻找。
原因就在于他们大脑当中有折叠过的“高阶模型”,跨学科的思维路径。
比如解释“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傻事“?正常人联想到的都是智商。
而”跨界者“就可以展开全景图。
心理学中的”三重心智模型“、决策科学中的”进程1、2“、
进化生物学中的”反射脑模型“、哲学上”求存与求真“的先后顺序。
那么,他就可以告诉你,
这是因为自然选择当中的,因为求存是首先问题。自然选择让我们这批拥有”战或逃“
的人留下来了,其它都被淘汰了。在进化生物学上,我们的大脑扔然和600万年前差异不大。
所以,尽管从工业革命后”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自然选择的地位弱化,让”求真首次可以前置于求存之前“。
但是,聪明人,是算法心智虽然强大,但是他们的仍然会下意识地优先调用超快的进程1去处理事情。
而进程1的绝大部分都是并行无意识的,所以,如果他的反省心智不够强大,那么他犯错的机会可能只会更大。
所以,聪明人也会做傻事。
”好的老师“,就是通地这样环环相扣的演绎,
提取出来的证据才足够鲜活,演绎的好坏也就更为不同。
细想,学生时代”好老师“,不正是演绎得好,才让你印象深刻么?
照本宣科的老师,没有Full Picture的老师,从来都不是”好老师“。
最后,第一个理论,经由人脑演绎出来之后,会有不同的版本。
比如:同是《阳明心学》都会有N个版本,《红楼梦》的解读同样有N个版本。
对于经典而言,它可认被定义为”一手信息“,而后面的演绎版本,可以定义为”二手信息“。
对于”二手信息“的演绎,可以让人快速理解一个理念与历史。
正如很多人是从《三国演义》入手,却没有看过《三国志》。
你去听《得到》APP里面的信息,却没有看过原作。
甚至乎,网上有N多读书给你听的节目,
每一个人的演绎版本都有所不同,每一个人的底层逻辑不同,翻译出来的信息与重点也不同。
比如《诗经》在我们看来是婉约,而在春秋战国其间却被用来作为政治交流的共通语言。
不同时代,不同语义,不同情景下,理论就有不同的演绎。
所以,有些人就会利用《易经》来为人占卜。
利用不可知论演绎出《占星术》《神秘学》来分类人生。
基于”二手信息“的演绎,很好地符合了我们对结论的本身的热爱,与全知理论的追求。
符合大脑”认识吝啬鬼“的特性,让我们以为听过人,就等于掌握了。
好的演绎,可以作为向导将人带入一个世界。
而坏的演绎,就会先入为主,删繁就简,偷换概念,絮絮叨叨。
而真实的真相,可能早己经写在经典之上,白纸黑字。
”一手信息“的演绎,用亲自思考去”拓印原本“,而非别人的演绎,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正如理解一个定理,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证明的过程,而绝大多数人放弃了这些演绎手法。
得到了快速的奖赏,最后反而失去了”一理通,百理明“的长期复利。
正因为如此,朋友圈上大谈特谈”房价“与”股价“的人,
几乎没有人,亲自去看过那些”一手信息“,
例如”货币的本质“是”汇率、通胀、利率,时间“的组合。
例如”股票“的本质是”有价的企业证券“。
从来不看”财报“--因为晦涩难懂,只看”绝对涨跌与K线“等基于消息衍生出来的”二手信息“,而非价值。
比如”炒房的人“,有大部分都以为,月供6000可以接受,而忘记了,一旦加息周期一来,
利率一调整,下月便是8000.
绝对涨跌背后的风险杠杆风险,”刀口舔血“而被媒体大肆渲染的”幸存者偏差“。
其实,成功的人,大部分只是”运气“。
如果你只有一套房,而在心想心念涨跌价格。
除了丢弃了生活,便是被”二手信息“的演绎迷乱了双眼。
站在高维度来看,这轮通过房价完成”原始积累“的人,都是拥有”二套房或者以上”的人。
因为,只有第二套房的存在,才有“流动性”可以更好的赋予在房子身上。
一切大谈”炒作“,而忽视了流动性与存在,一切大谈价格,而不谈流动性的股价。
不过是自欺欺人,正因为认为”公平“在于努力,而离于”市场“太远,
而不是感叹与有”市场“这样一个可以快速试错的地方而开心。
越是有这样的人存在,就不妨碍那些掌握真正元知识的人在开心的套利。
因为,媒体与”二手信息“本身就是最好的套利标的。
而真正有逻辑思考的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只去追求事物的本源真相。
如果说“本质处理城区的下水道”。
敢下去看清楚排污管的走向,而不抱怨的,能有几个人呢?
演绎法基于的理论逻辑是松软的,如果真的有那么几块没有被时间压垮的地方。
你一定要冲过去,仔细观察,因为下面,埋了最有可能存在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