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说法,说是读书看电影这类行为,算作知识的输入,写文章演讲这类,算作输出,人一旦输入的多而输出的少,就会慢慢思维懒惰,失去独立思考乃至于整理自己思维的能力。如果这说法属实,想想这几年的固步自封生活在自己一方小天地中的主妇状态,只怕我离傻便不远了。实则骇然。于是就决定,要定时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维,把那些纷乱无序的想法都变成文字,饶以解放在脑海中自说自话自言自语的疯癫。
一时提笔了又不知从何谈起,有些话题太深刻,我思考的浅薄不过三言两句难以成文,不够周密更只是贻笑大方。想从最近读过的书浅浅回忆,边说边思索吧。
上年花了许多时间重读“明朝那些事儿”,说是重读,实际上是用手机阅读软件在听,王更新的评书版本。朗读的速度自然是远远慢过读书,因而比第一遍阅读要仔细的多,不经意间注意到了很多自己读书所注意不到的细节之处。有些借古讽今之言自然是更加振聋发聩,而有些为了文学成分而杜撰的不合理之处也更加显眼。时间久了我也淡忘了很多,就拣万万无法忘怀的啰嗦一句。
某日讲到戚继光大战倭寇,组织了主力军队在台州花街这个地方迎战倭寇,戚继光用上了他自创的某个阵形,鸳鸯阵,激战数回合却不占先机,戚继光仔细研究了地形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此阵形人数众多不够灵巧,并不适合巷战。戚继光同志思考良久,终于做出了一个机智的决定。此时读者便在心里大为好奇,战斗正酣,阵形过于庞大,此时又能如何突然扭转战局呢?而这部书告诉了我们答案:戚继光将军指挥军队换了另一个阵形——一个专门为巷战而创造的五人阵形!读到此处我几乎气不打一处来,既然早就有专为巷战的阵形,又早做什么去了!还要士兵死伤数人之后才能意识到战斗现场是街道而并非平原?!戚继光乃是千古名将,抗倭英雄,直到今日大名都如雷贯耳,我相信彼时的战场真相绝非如此。作者为了让文章更有文学性与戏剧性,因而创造出了这么一个戚继光一拍大腿扭转战机的情节,以图文字惊心动魄。然而却没想到他笔下情节的戚继光如此匪夷所思毫无名将风范。
不合逻辑之处还不仅于此,既然说到了戚继光,我又想起来另外一处细节。说戚继光走上名将之路的开端,是因为接到了一处参将任命。此处说到这个官职既非高官又没什么油水,因而满朝无人稀罕,戚继光却欣喜异常的赴任,说明戚继光不怕吃苦。说到此处还没什么不对劲儿,尽管我们心里知道参将这个职位实在没有到了“满朝文武皆嫌弃”的地步,但是作者想要表达戚继光能他人所不能,眼光长远,便由得他。结果后面又讲到戚继光的生平与童年的艰辛,因为这些幼年艰辛因而戚继光十分勤奋,作者写道正是由于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努力,戚继光才有机会抓住参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才能成为一代名将。这便有些无耻了。你要夸奖他能人所不能,参将便是满朝文武皆嫌弃,你要夸奖他多年努力终究得偿所愿,参将便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了文学性稍加夸张原是无妨的,只是个人也该逻辑自洽吧。同一个苹果,你说天气好它便是红的,你说刮风了它便是绿的,只是苹果从来都是那同一个苹果,即使它跟香蕉比确实红一些,跟草莓比确实绿一些,也要前后一致才好。
这本书让我听到半夜突然从昏昏沉沉中惊醒的,除了戚继光,还有杨廷和的篇章。
此处讲到,杨廷和乃三朝老臣,历经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正德年间乃内阁首辅,却在嘉靖三年自请归乡。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感到不理解,杨廷和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以后你便明白了”。说到此处,读者的心里不免存下了一个疑惑。杨廷和如此卖关子,是算好了嘉靖新帝离他不得一定会回来请他?还是算好了嘉靖必定不会轻饶他因此自请归乡保全家平安?既然有了这句话,于是后面的情节中,我便一直留意着杨廷和的后续。然而除了杨慎在朝廷也遭罢免之外,整个杨家便再也没有任何后续了。到此我对作者实在是感到很疑惑不解,既然再无后续,那这句“以后你便明白了”究竟是何意,他的儿子要明白什么?读者要明白什么?杨廷和这句话的用意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杨廷和究竟有没有和他儿子说过这句话?如果是为了情节饱满的杜撰,那么作者这句话用意又是什么?哪怕仅仅是杜撰,作者倘若能自圆其说讲明究竟我们要明白什么,也不失为一段有趣的故事,但是再无下文作为读者确实感到难以接受。
这种类似情况还有很多,都是大概读起来难以发觉的逻辑漏洞,但是当深夜里听王更新先生细细讲来时便明显了,将历史故事写成小说的形式是十分新颖并且吸引人的写法,只是过分的追求文学性与戏剧性就多少忽略了前后矛盾和人物逻辑,多少有些美中不足。
尽管有那些的美中不足,我仍然深深的感谢作者与王更新先生。正是这部书让我这个对历史本来不感兴趣的人有机会了解明朝的政治与社会,战争与和平,对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本书所获得的极大成功,才有更多的作家与历史学家也开始着手类似的创作,将历史平民化日常化,让历史不再单单是历史课本或者史料里中规中矩而无趣文字记载,而是一段段鲜活的人生,刀光剑影呼啸着闪过现代车水马龙的世界。
下一篇准备写一写gone with the 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