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罗斯林,《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曾先后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援助机构的顾问。1997年,汉斯开始在卡罗林斯卡学院任教,他发现受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世界抱有极大的误解,他们的想法和决策都相当情绪化。于是他走上TED的演讲舞台,用动态数据图像生动地展示了世界正在经历的真实变化,涉及人口、经济、环境等多个备受关注却从未被真正了解的主题。《事实》是他毕生的想法写成的书。 引言先给出13道关于世界人口及环境变化事实的选择题,作者向各国成千上万人发出这样的问卷,调研回答情况,发现很多人答错了,甚至包括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所拥有的知识是过时的,他们的世界观停留在几十年前。 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误导了人们,使人们对这些问题选择了最情绪化以及最负面的答案。当人们思考的时候,人们会持续地并且本能地通过他们的世界观来猜测和理解这个世界。所以如果人们的世界观是错的,那么人们就会系统性地做出错误的猜测。需要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用批判性的思考来代替直觉的反应,保持谦卑和好奇。
此书列举了一下10种错误世界观情绪化本能。
一、 一分为二
通过对提问学生的事例,作者发现学生们是简单地以西方与非西方,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看世界。重新划分不同的级别,而非简单的西方与非西方,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然而人们必须依赖数据,并且描述出数据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世界。但仅有数据是不够的,只有当你拥有简单并且正确的思维方式时,错误的观念才会被替代,而后消失。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做到当你听到一分为二的说法时,你就能迅速认识到这种说法描述的是一种两极分化的图画,而两极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而在现实中,这道鸿沟往往并不存在,绝大多数人都生活于中间状态。
要想有效地控制我们一分为二的错误本能,我们就要坚持寻找绝大多数。
• 我们要注意只比较平均数的做法。平均数之外,我们还要注意数据的实际分布。如果两组数据的分布出现了重叠,那么有可能两组之间的鸿沟并不存在。
• 我们要注意只比较极端情况的做法。在所有的群体、国家或者国民中,总会有极端情况的存在,总会有顶层和底层。而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差别,有时候是极端不公平的。即便如此, 大多数仍然分布在中间状态,而在中间并不存在鸿沟。
• 我们要注意只俯视不仰视的做法。如果俯视就会带来错觉,一切看起来都一样矮,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二、 负面思维
我们对坏事总会比好事更加关注。类似的在《批判性思维》中对消极偏见的定义是指人们相信消极信息多于积极信息的倾向。
作者对多个国家进行调研,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世界正在变坏。那么我们如此紧张焦虑,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们总是很容易就可以注意到世界上发生的所有坏事情,而非常难以发现好事情正在发生。这里指的是那些改变世界的根本性进步。然而这些进步都是以很缓慢、很分散、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的方式发生的,所以并不太具备新闻价值。而这些无声无息发生着的人类的进步,成就了人类的奇迹。
事实是各国在脱贫,人均寿命在提高,生活质量比1800年提高不少,事实之所以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负面思维的本能。我们总是更容易注意到坏的事情,而不是好的事情。这种负面思维的本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对过去错误的记忆;第二,媒体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负面新闻的选择性报道;第三,我们总是觉得,只要有坏的事情发生,就不应该认为世界是在变好。
当人们表达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坏的时候,他们真的在做理性的思考吗?我的猜测是,他们没有,他们只是感性地做出这样的回答。当人们错误地相信我们没有获得什么进步的时候,他们将会做出错误的结论,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不起作用,而且会因此对实际有效的措施也丧失信心。
关于如何控制负面思维的本能,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说服自己,同时在脑海中保留两套思维方式。 作者告诉人们的是,事情有可能同时是好的,也是坏的。事情,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时也在变得更好。不好和更好可以是同时存在的。这才是我们思考这个世界的正确方式。 另外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负面思维的方法就是对坏消息有思想准备。正面的改变虽然更普遍,但是通常很少被报道,需要自己去发现。
要做到实事求是,我们就要做到在听到负面消息时能够认识到我们原本就更容易获得负面新闻,而很难听到关于事情在进步的消息。这种现实情况,使得我们系统性地对世界产生了负面的印象,从而产生了焦虑。要想控制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要做到对坏消息要有思想准备。
• 更好和不好。我们要学会区分状态和趋势,要认识到事情可以同时是不好的,但也是在变得更好的。
• 好消息不是新闻。好消息是很少得到报道的,因此我们总是听到坏消息。所以当你听到坏消 息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是否我们没有听到好的消息。
• 循序渐进的进步不是新闻。当一件事情在持续变好,但当中产生了一些小的低谷的时候,通常你只会注意到低谷,而不是整体的趋势。 更多的坏消息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坏事情。我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坏消息,有时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坏事情的关注度和监控能力提高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变得更坏。
• 警惕过分美化的历史。人们经常会刻意地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国家也经常会刻意地美化自己的历史。
三、 直线思维
控制直线思维本能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当我们看到一条直线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想到事物的演变有多种方式,不一定是按照直线发展的。 要想了解一个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就需要了解它的变化曲线的形状。如果只看到一部分曲线,然后根据猜测把这条曲线无限延长,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得到错误的结论,而我们设计的相应解决方案也很可能是错误的。
要做到实事求是,我们要记得,直线发展的事物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要想控制直线思维的本能,我们就需要记住,自然界有很多不同的曲线形状。不要做直线假设。有很多事物的发展并不遵循直线规律, 而可能是遵循S形曲线、滑梯曲线、驼峰曲线或者倍增曲线的规律。
四、 恐惧本能
我们没有人有足够的脑容量来处理全部的外部信息。问题在于我们究竟接受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如何被筛选出来的?我们忽略了什么信息?我们总是倾向于接受一些夸张的信息。 我们可以想象在外部世界和我们的大脑之间,有一张护盾,或者一种注意力过滤器。这种过滤器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外界噪声的干扰。如果没有它的保护,我们的大脑会接受太多的信息,很快就会超出它的负载能力,使我们丧失思考功能。然后让我们想象这个过滤器上面有十个 洞,对应十种本能,一分为二、负面思维、直线思维等等。绝大多数信息都不能通过这个过滤器,但是这十个洞会允许那些符合我们十种基本本能的信息通过,而忽略掉那些不符合这些本能的信息。(类似的在《知识的边界》中提到知识过载,然而太多的信息会损害我们思考的能力,问题在于过滤失效。)
当今社会的信息发达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可以获取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数据。然而,由于我们情绪化的思维本能,以及媒体必须利用我们的情绪化本能来捕获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一直拥有一种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在所有情绪化的本能中,恐惧本能最能影响媒体对于传递给大众的新闻的选择。
作者认为必须等到危机过去之后,再思考事实和宏观趋势。那时我们必须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并且对数字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源,防止更多的伤害。 作者也提到世界变得更加和平,有更少暴力,这一总的趋势是最伟大的进步。我们最恐惧的那些危险, 往往是不能对我们造成多大伤害的。正是过去几十年中的全世界的和平使得其他的进步成为可能。如果我们想达成其他的高尚目标,那么我们必须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害怕的事情不一定是真正危险的。我们对于暴力、受困以及污染的天然恐惧,会使我们习惯性地过度高估这些风险。要想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我们需要计算真实的风险。
• 可怕的世界:恐惧和现实的对比。因为我们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被媒体精心选择过滤过的,而媒体刻意选择那些吓人的信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导致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可怕。
• 风险=危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你面临的真实风险,并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在于两个因素:危险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 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你在恐惧中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不要在恐惧中做决定。
五、 规模错觉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这是我们的本能之一。我们总是会注意到一个单一的数字而误判它的重要性。 媒体也常常会迎合我们这种规模错觉的本能。记者们往往会夸大单一事件、事实或数字的重要性。记者们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人们很难无视受到伤害的个体。 规模错觉的两个方面和负面思维的本能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系统性地低估了这个世界发生的进步。与此同时,我们系统性地高估了其他的一些比例。 这种规模错觉会使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到看得见的受害者和个体事件上。 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错觉。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当你看到一个单一的数字并且它令你印象深刻的时候,要记得把它和其他数字做对比或做除法,得到比例之后,你有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观点。 要想控制规模错觉,我们就要关注比例。
• 对比。大的数字总是看起来很大,而单一数字很容易误导我们。当我们看到一个单一数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做对比, 或者做除法,得到某种比例。
• 二八原则。如果你得到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就应该先排序,然后找到最大的几项并且做深入分析。通常这几项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他所有项目加在一起的重要性。
• 比例。数字和比例有可能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尤其当我们在不同大小的组别之间做对比的时候,比例总是更有意义。具体来讲,我们在对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的时候,应该更加关注人均数字。
六、 以偏概全
每个人都会在头脑中自动地进行演绎和归纳,这些也是常见的逻辑推理。这也不涉及偏见或者受教育程度。归纳法是绝对有必要的,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思维的结构。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都认为它是单独的一类的话,我们将无法有效地用语言来描述这整个世界。归纳法也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本能。但同时,就像本书中介绍的其他本能一样,也有可能扭曲我们的世界观。归纳法有时候会使我们错误地把非常不同的人、事物或者国家划分到同一个组,而忽视它们的不同。我们会自动假设我们归到一类的事物是非常相似的。这样我们就经常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以我们看到的很少数的非正常案例来给整个群体下结论。 但真正的挑战是我们要做正确的归纳和分类,而不是错误的,比如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样的分类。要想做到正确的归纳和分类,最好的办法就是行万里路多去见识。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意识到当我们讨论一个群体的时候,我们的分类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一定会继续做分类和类比的工作,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醒自己,不要做错。 要想控制住我们的以偏概全的本能,我们要经常质疑自己的分类方法。
• 在同一类别中寻找不同。特别是当一个类别非常巨大的时候,我们应该试图找到有效的办法来将其分得更小、更准确。
• 在不同类别中寻找相同。如果你发现不同的类别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相似性,那么要考虑,你的分类方法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 在不同类别中寻找不同。不要假设在一个类别中适用的规则可以在其他类别中同样适用。
• 注意大多数。大多数仅仅意味着超过一半,我们应当具体区分,大多数究竟意味着51%还是99%。
• 注意极端案例。活灵活现的图片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它们有可能只代表着极端案例,而不是普遍现象。
• 不要假设别人是傻瓜。当你发现一些奇怪现象的时候,请保持好奇心和谦卑之心,去探究这现象背后的道理。
七、 命中注定
所谓命中注定本能,就是我们认为一些事物内在的属性将决定其命运,无论是人民、国家、宗教还是文化。这种思想认为所有的落后都是他们的内在本质造成的,而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在历史上,人类生活在相对稳定、很少改变的环境中。认识到环境的稳定性,并且假设这种稳定性会持续存在,对于人类的生存是很重要的。同时为你所处的特定群体宣称一种所谓的命运,也将有利于将这个群体团结在一起,并且产生一种优越感。但是在当今社会,这种认为事情一成不变的本能将阻止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会使我们忽视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想控制命中注定的本能,就要注意不要忽视微小的改变。不要轻易忽略每年的变化,尽管这个变化可能仅有百分之一。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认识到很多事情(比如人民、国家、宗教和文化)看起来似乎保持不变,仅仅是因为改变发生得非常缓慢,并且要记住聚沙成塔。要想控制命中注定的本能,就要记住缓慢的改变也仍然是改变。(就如何帆《变量》中提及的,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的,也是由慢变量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的。新的观念、新的现象往往是由原有的一些小趋势发源的,这些小趋势原本并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却能引起社会风尚的深刻变革。)
• 注意追踪持续的提高。每年小的改变可以在几十年后积累成巨大的改变
• 更新你的知识。有些知识很快就会变得过时,技术、国家、社会文化和宗教都在持续的改变当中。你必须让它保持新鲜,因为很快这些东西都会改变。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们致力于让人们认识到世界的改变。而恰恰是因为世界的改变,我们的事实问题也已经变得过时了。为了控制命中注定的本能,我们应该持续关注新的数据,并且随时更新我们的知识。
• 与老年人对话。如果你想弄清楚价值观是如何改变的,请想一想你的祖父母们的价值观和你的价值观有什么不同。
• 收集文化改变的案例。找到反面的案例来挑战那种认为文化一成不变的说法。
八、 单一视角
有个误区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原因,我们只需要解决这个原因,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只需要采取这样的方案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了,但是这里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我们彻头彻尾地误解了这个世界。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单一的原因和单一的解决方案,我把这称为人类的单一视角本能。 我们无需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或者真相,就可以下结论或者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大脑节省大量的时间。但是如果你真的想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的话,这么做是无用的。如果你总是执着于或迷信于某种特定的想法,那么你就会自动忽略不符合你想法的信息。这不是一种能够帮助你认识真相的方法。(如同《超越智商》“人类是认知吝啬鬼”——这是斯坦诺维奇对于某些聪明人做蠢事的简明直接的总结。大脑的处理信息方面的缺陷和内容缺陷(所必须的某些知识结构)使人类不够理性。人脑默认的加工类型是低能耗,在双任务或多任务处理时,分配的认知资源会有不足,而这又是进化造成。人类大脑为了节省认知资源,在做决定时,喜好寻找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进行处理,以求快速得出结论,而结果很可能是错的。这一进化原先是使人类不为思考感到疲累,然而却容易带来肤浅的结论。)
相反,应该持续地测试自己的想法的不足之处。对自己有限的经验采取谦卑的态度,积极获取最新的信息。对你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要保持好奇心。(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一直“专”, 富有好奇心的则会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己)要多和拥有不同意见的人交流,把这些不同意见看作帮助你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有用的资源,而不是仅仅和那些和你有共同观点的人一起交流。 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单一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呢?作者发现了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是政治的意识形态; 其二是专业局限性。
作者肯定专家的作用,但是也提到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首先非常明显的是,专家们都只对自己熟悉的特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批判性思维》关于可信性,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所作出的判断是最可靠的,但判断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专家所研究的领域,而且判断与该领域内的其他专家们的判断并不冲突。 拥有高智商,数学很好,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得过诺贝尔奖,这些都不能确保你能更正确地认识世界。 所有的解决方案,对于解决特定的问题都是很管用的,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案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多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认识到单一视角会限制你的想象力。并且时刻牢记获取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得到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检查你的想法。不要仅仅专注于那些能够证明你的想法的正确案例,而要多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讨论。发现自己想法的不足之处。
• 有限的经验。不要认为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有什么真知灼见。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要保持谦逊。同时也要注意到专家也有他们的局限性。
• 锤子和钉子。当你会熟练地使用某一种工具的时候,你总会尽可能多地使用它。等你花了太多的时间专注于分析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夸大这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请牢记,没有任何一个工具是万能的。如果你总是习惯于使用锤子的话,那么请多和那些习惯使用改锥、扳手和卷尺的人打交道。多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的意见。要想控制单一视角的本能,必须有一个工具箱,而不仅仅是一把锤子。
• 关注数字,但不仅仅关注数字。没有数字,我们无法理解世界,但是仅有数字,我们仍然无法理解世界。请专注于发现数字背后的真实世界。作者同时指出有一些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方面,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和表达的,数字永远不能够反映人类生活的全貌。
• 当心简单的想法和简单的解决方案。人类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充满了乌托邦式的简单想法的空想家,而最终他们都带来了可怕的结果。我们应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学会兼收并蓄以及妥协。我们应当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
九、 归咎他人
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到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咎于人的本能。 归咎他人的本能使我们夸大了个人或某个团体的重要性。这种本能总是驱使我们去找到一个被责怪的对象,而使我们忽略了对这个世界的真相的理解。当我们过分执着于指责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迷失自己的重点,同时丧失了学习能力。 事实上,我们不应当为任何事责怪任何一个个人或团体。原因是当我们找到了替罪羊的时候,我们就停止思考了。而事实往往非常复杂,往往存在系统性的原因。如果真的希望改变这个世界的话,就必须深刻地理解它的运行规律,而不是简单地考虑究竟该责怪谁。
简单地归咎他人只会把握不住问题的真正要点,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要想控制归咎他人的本能,应该停止寻找替罪羊。
• 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去责怪任何个人或群体。首先接受没有人刻意为之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去理解这一事情发生背后的系统性原因。
• 寻找系统,而不是寻找英雄。当有人号称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业绩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个人,是否这件事情仍然可以发生?通常是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使得好的事情发生了。
十、 情急生乱
有时候是推销员,有时候是一些社会活动家。他们采用的都是一种相同的技巧:现在行动,否则你将永远失去机会。他们都是在故意激起你情急生乱的本能。要求你立即采取行动所带来的紧迫感使你不能全面地思考,使你更快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请放轻松,这永远都不是真的,事情永远都没有那么紧急,而且事情永远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 情急生乱的本能使得我们在感知到危险的时候,就立即采取行动。在遥远的过去,人类的祖先必须拥有这种本能。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所面临的真正紧急的危险已经不多了。(就像在恐惧本能中)相反的是,我们要面对更多复杂和抽象的问题。这时情急生乱的本能就会驱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它使得我们感到很大的压力,放大了我们的其他本能,并且阻止了我们分析思考,使得我们仓促地做出决定,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会有它的副作用。它会给人带来没必要的紧张压力以及错误的决策。它也会牺牲人们的信用和信任。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认识到当你感觉必须做一个紧急的决定的时候,牢牢地记住,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真的紧急。要想控制情急生乱的本能,你需要做到循序渐进。
• 深呼吸。当情急生乱的本能被唤醒的时候,你的其他本能也会被激活,而你大脑的分析能力则停止工作了。请给自己一点时间和更多的信息。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后仍然会有机会。事实也通常不是非黑即白的。
• 坚持了解基础数据。如果一件事是紧急且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持续观测。请警惕那些虽然相关但并不准确的数据,或者那些虽然准确但实际并不相关的数据。只有相关且准确的数据才真正有用。
• 警惕那些带有偏见的预言家。任何关于未来的预测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有的预测都必须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应当坚持对预测有一个全面的、包含多种情形分析的了解。永远不要只看最佳或最差情形。并且要用这种预测和历史上发生的事实相对比,来检查这种预测方法的准确度。
• 小心过激的行动。尽可能了解激烈行动的后果和副作用。了解这一行动的理论依据。应当稳扎稳打地取得现实的进步, 并且在过程中持续观测实施效果。通常循序渐进的方案,总会优于大刀阔斧的行动。
实践中的实事求是
作者认为我们应当教给我们的孩子最新的知识和实事求是的思考框架。训练他们使用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这些技能属于客观思维的一部分。客观思维和这些技能可以保护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不成为无知的一代。 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了解本国的发展和进步,理解其它国家的生活水平;历史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世界上确实有坏事在发生,但是也有很多事情在变好;识别新闻中夸大其词的成分及防止被数字误导;这个世界是处在持续变化中的,他们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世界观。
每人应保持谦卑和好奇心。要认识到我们的本能通常会妨碍我们认识到事实的真相,要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我们应当很坦然地说“我不知道”,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事实来改变自己的观点。应当对新的知识和信息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积极地寻找新的信息,能够拥抱和你世界观不符的事实,并且可以努力去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应该经常检查并更新自己的世界观,并且养成实事求是的思考习惯。 对于此书开篇的13个问题,我也错了不少,有时也会落入负面思维,对世界是变好还是变坏认识不清,又或是情急生乱,匆忙作决定。我也确实需要再检查更新世界观。
读此书,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如同导航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指导意义,更重要的原因,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自在。相比过分夸大的世界观,它不会给我们制造太多的焦虑和绝望。这个世界并没有像它看起来那样的那么糟糕。我们也会认识到,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