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偶见一文友发帖,想起先生之前私信提及文化溯源这个问题,曾列证三处,仔细斟酌后,钦佩先生高义之余,也有几分愚见,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一:先生来信所提到的值如今国家大力复兴孔儒之时,在半坡立私塾,教授乡童,以传儒学,重启圣人训。在我看来,此是好事,但仍需谨慎。我所说的谨慎,不是教学之谨慎,先生满腹经纶,教学之法无须担忧,但选材上,窃以为应慎辩之,原因如下:
1:复兴孔儒,目的何在?揣度之下,应是溯源文化传承,承接当初新文化运动造成的文化断层,这是一个长久的工程,非朝夕之功可成。故此,对于从未接触过严肃古典文化熏陶的稚子而言,应先从文化脉络的清理着手,不应常规的授以三、百、千。更不可选择《幼学琼林》此类启蒙书籍。
2:古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涵盖六艺,甚至连中医都有所涉猎,远非今日之语文可比,但毕竟古今有别,学生任务已是繁重,家长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大部分也是追随潮流,一知半解,此,建议先生自编教材,从何起,到何止,因境施教即可。
二:先生提到南老再传弟子来信与你探讨近体诗溯源问题,对于此人,我并不熟悉,但先生信中对此人笔墨颇多,想来是极有造诣之人,心往之。
关于近体诗、词溯源归流这一问题,闲时也曾和两三子讨论过,但更多的是局限在平水和正韵之间,很少涉及到先生所谈及的从诗名词牌开始去研究,并从词曲歌舞的四要素去整体分析。甚是惭愧,些许年间已是丢弃了很多,偶尔提及,也有生疏且不愿动脑。但在我而言,溯源,应有上限,不能溯源到四声八病之初,也不能溯源到唐调宋腔之处,还不能溯源到十二宫之象。毕竟太多经义已湮没在历史里,仅剩三五名词,无从考证。非要溯源,词牌词性,正变格来历,诗名曲声,足够了。
三:先生提到的四声之外第五音,这一点曾在现代文献上看到过,宋人出土文献也有记载,这种在唱念中的常用音,如今更多的只能在戏曲中听到了,于诗文而言,失去了唱诵、吟唱的功能,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了。这是一种文化缺失之痛,但毕竟今古之别,语言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也是无可奈何。如果非要去溯源这一类辅助音,用处真有那么大么?
前日家女提说要学写诗歌,心甚慰,原本打算细分脉络,让她好好学习一下,后来发现只是三分钟热度,只好遗憾作罢。若有时机,遣她去半坡处使唤几日,让她感受下古文化的味道,也算是续接先生衣钵可好?
时至冬日,更深露重,望先生多加注意,安康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