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煎饺子,动作不够娴熟,心也稍急躁,煎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的。先生进来看,悠悠的说:“看来你还是不会煎饺子。”我无法形容那语气,但是我一下子像点燃了的爆竹,心中一股闷气。我说:“为什么你就不能好好说的呢?例如你可以告诉我说'煎饺子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来煎,不然就很容易焦了。”他反驳:“我只才说了一句话。你为什么要这样的玻璃心呢?”
“我承认我是玻璃心。但你会不会用那样的语气和周围的朋友说话呢?我觉得你一定不会。因为你要照顾别人的感受。我也知道我煎功不好,但每次煎鱼呀煎蛋呀煎豆腐呀,你都是在吐槽。我已经在努力了呀。外面的人的情绪都要照顾,为什么就不能照顾自己最亲密的人的情绪呢?”他说:“是哦,这个要改。”
他从外面回来,一身的汗。一进门就说:“这裤子太热了,腹股沟的肉都热红了。”我冲口就说:“谁让你穿这么厚的裤子呀。”他说:“真是的,还落进下石。”我马上意识到,我使用了亲密关系杀手句型:“谁让.....都说了......”其实我完全可以说:“是啊,如果换成一条薄点的可能会舒服点。”我马上道歉:对不起啊,可怜的娃。
我们一直都以为,关系那么好,说话也可以随便点。你不说出来,我以为你不会介意。说完也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有一颗容易受伤的玻璃心,很容易就会碎了一渣子。谁不喜欢听点舒服的话?
很多人总是愿意在外人面前,呈现出一派有教养有素质,说话让人如沐春风。当然这个是社交必要,这个是礼仪。要给别人好的印象,这是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情。
对于家人,尤其是在两性关系当中,虽然大家很熟悉很了解。并不是说要怎么样的彬彬有礼,也不需要像古人那样“举案齐眉”,但是,最好就不要说出让对方难堪的话语吧。
有几个场景最容易发生争吵的:第一个场景:我本来就遭遇了不幸,受了委屈,我只需要一个安慰,但你还在那里马后炮,你不来安慰,还说一堆看似很有理的预防措施,常见句型“我早说过”。谁能受得了。第二个场景:对方生病了,失意了,不予安慰还各种嫌弃。正面的教材是最近很火的博文《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第三个场景:你说我这不会,我在努力的改变着,你看不到努力也就算了,还那么多意见,如果我做得很好的话就不需要那么努力的改善了。我在学习在改进,你不予鼓励,还各种打击。常见句型:“怎么弄成这样子?”第四个场景:比较,各种比较。常见句型:“你看人家。”
这些,肯定或多或少都发生在不同的家庭。我们再设想相反的场景,是不是有很多可以被替代的更好的说法。是不是可以更愉悦的交谈。幸福不是一件大事情,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确幸组成的。
有人会觉得,家是放松的地方,回到家还要那么的讲究累不累啊?还要这样去照顾一颗玻璃心。但是,如果最心爱的人都不愿意去照顾,情愿去伤害,那还谈什么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