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恋人或者朋友之间,已经很少有人写信了吧。在我小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日子,写信是非常流行的风潮。
文具店里摆着一沓一沓的信纸,有明星,动物,风景,漫画,有和信封配套的,有带香味的……一放学,女生们总是嘁嘁喳喳挤在一起挑信纸,明星的总是最先被挑完,有一些不好看的信纸,一开始没人买,时间久了也会卖出去。店主新进了一批货回来,马上又有一群女学生来买信纸,而男生买的时候就不那么挑剔了,大都是随便选一个看起来“酷酷的”。
写信的对象大部分有两种,一种是其他城市的朋友或陌生人,需要信封、贴邮票,然后投递出去;另一种最多最常见的,是给同校的人,互不认识,或者认识却没说过话,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这个朋友会帮两个人传信。互相写信的人,叫“笔友”。
以信传意,可能在手机下成长的一代人不会懂得那种情感吧。
写信不像微信可以撤回,不像qq可以一句两句的发消息,不像微博可以@人,不可以建群,不能发表情包,不能发链接,也不能截屏。但是依然,很多人对写信乐此不疲。有一些话,写信说和当面说完全不同,笔友相对于朋友来说,总是多了那么一点复杂的情愫。
2.
其实这本质上是一种感情模仿,或者说对爱情的向往。
那时候还是“真善美”当道,台湾偶像剧大举进攻的时代,流星花园,公主小妹,绿光森林,薰衣草,恶作剧之吻,放羊的星星,海豚湾恋人……还有许多小说,麻雀要革命,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天使街23号……很多现在听起来很尬的小说,比如现在拍成电视剧的《龙日一你死定了》,在当时的学生圈里是妥妥的主流。
家长和老师禁止看这些,小说大多是租来的,电视是趁父母不在偷偷看的。“早恋”是雷区,而到了这个年纪的中学生,却很向往像电视剧里那样的爱情,那么可以直接谈恋爱吗?不,一方面坐在一个教室里,看到他睡觉流口水,上课答不上题的样子,怎么可能跟“校草”联系到一起呢?校草应该是完美的,而生活中却看不到。另一方面,如果要暧昧阶段的两个人面对面说话,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尴尬不知道说什么话吧!
笔友就不一样了。笔友,听起来就很神秘,更何况还可以起个笔名,代表自己的特殊。
拿起笔,可以没有任何包袱写下长篇大论,从天上到地下,从学习到电视剧,从早上没赶上公交车到数学老师扣错了扣子的衣服,最后落笔,除了自己的笔名以外,还要画一个笑脸。信纸可以叠成各种形状,然后交给帮忙传信的朋友,便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对方的回信。
这时候,对方是被想象力美化的,不再是那个普通的中学生。可以是任何一种存在,飞扬跋扈的小说男主角,温柔体贴的电视剧男二号,自己暗恋着的人,总之他更像是存在于信纸之上,而非生活之中。
交笔友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自恋。有的时候,写信的人根本不在乎对方是谁,也不在乎对方信上的内容,只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好”。在信里的自己,是会伪装的,不会表现出阴暗或者自私的一面,只会是可爱、善良、温柔。用最香的信纸,写完自己还要回味一遍,猜想对方有没有感受到自己的特别,会不会喜欢上自己——即使对方喜欢自己了,也不一定会接受,但还是值得高兴和炫耀的。
3
交笔友为什么会风靡呢?其实,这个问题在现在也同样适用。笔友是在网友火了以后没落的,二者之间除了表达方式的不同以外,本质上是一样的。对方在你的想象中,是完美的,神秘的,是真实生活中遇不到的,跟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交朋友或者暧昧、恋爱,非常幸福,也非常刺激。
人的感受很难全部从嘴里说出来,特别是面对面的时候,影响的因素太多了。笔友或者网友,排除了这些因素,可以让人藏在纸张或屏幕的后面,随心所欲地表达。
曾经我们交过笔友,交过网友,向往过童话一般的生活,想象过自己是主角,可以赢得全世界的掌声。幸好现在网络非常发达,让我们看到,偶像剧永远是偶像剧,生活就是大染缸,里面的人形形色色,能看见光的地方,黑暗一点都不会少。
而你只需要做自己,抬起头,依然可以看到最好的想象和最美的期寄;低下头,也愿意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琐事,坦然生活,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