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在从上海到新西伯利亚6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我祈祷与憧憬着。然而好事多磨,刚下飞机的时候就遇到了小小的阻挠,在托尔马切夫机场的出境口排了整整1个多小时的队,总算才见到了来接机的小伙伴。到达青旅后,我期待的一种以前从未经历过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在新西伯利亚的第一周,我和其他的中国志愿者见面了,我们相约自己做中国菜,自己explore Russia。在海外,中国人之间总会有一种无限的亲密感,尽管我们初次见面,尽管我们全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但当脱口而出的是汉语的时候,某种似曾相识之感便溢上心头。
第一周,是属于中国人的大狂欢。而第二周,我搬到寄宿家庭——一个叫Yuliya的女生家,开始真正融入俄罗斯人的生活。
Yuliya对于汉语和中国文化非常热衷,并且曾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旅行。在她家住的两周时间里,我教她汉语,她给我做俄餐,一起去游乐园玩过刺激的过山车,一起去Dacha和朋友们BBQ,一起观看战斗机表演,一起去鄂毕河边散步,一起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一起分享女生间的小秘密……
同时,我开始去幼儿园工作。起初,因为语言不通,工作起来有些困难。几天后,我的新同事,塞尔维亚姑娘Marija来了。作为学师范的研究生,Marija对付小朋友总是很有办法,小朋友逐渐乖乖听话,不再奔跑打闹了。我也开始能用英语和半吊子的俄语和小朋友们沟通了,志愿工作渐渐走上正轨。
空闲的时候和Marija聊天,我和她竟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生于科索沃的她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经历过家族的逃难和国家的分裂,我似乎看到了塞尔维亚人民骨子里的坚强,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周末的时候,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们会约在一起,去大吃一顿或去沙滩疯玩,参加过Global Village的活动,也曾在hostel举办的Chinese Food Festival中当过主角。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大半夜在新西伯利亚的街头和加纳的Rosette、希腊的Constantina一起高歌Waka Waka。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也许大部分人只是那么匆匆一眼,也许我们再也不会相遇,但一起生活在俄罗斯的时光,将会是我这一生最珍贵的宝藏。
有一次去hostel串门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台湾人,纯粹的台湾原住民,他自豪地说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充满着炎黄子孙的骄傲。当时是感动的,感动于那一个连结着普天下华人的巨大情意结。
到了第四周的时候,我和其他几个中国志愿者决定去贝加尔湖玩,Yuliya答应带我们一起去,她弟弟Grisha帮我们买票订房间,还嘱咐我带好厚实的衣物。第一次坐西伯利亚大铁路,许许多多语言不通的陌生人,并且到了贝加尔湖发现湖边吃住条件都很简陋,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很胆大,但也许年轻就应该放肆一回。
贝加尔湖是西伯利亚的明眸,带着那是种难以置信甚至不真实的美,我们冲浪、围火夜话、烧烤,忘却所有的不愉快,旅途实际上也精彩、充实,因为景,更因为人——湖边的写真、属于中国人的欢声笑语、Yuliya的毛衣、木屋老板娘的亲吻和Grisha的拥抱,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在回新西伯利亚的归程火车上,遇见了一个来自满洲里的大妈,她请我吃冰淇淋,唠嗑了半天,最后说:“姑娘,出来这么久,不想家吗?”霎时间,眼泪似要夺眶而出。
后两周搬到了Academgorodoc,参加Dasha举办的English Speaking Club,每每自豪地介绍中国,所有的学生都会认真地聆听,也愿意吐露他们的感悟和疑问,问的最多的就是关于中文键盘,当然还有一些奇葩问题,比如喜不喜欢玩dota之类的。当然还有课程结束之后的Disco Time,会有俄罗斯小帅哥邀请你一起跳舞哦。感觉像明星一样被拥戴,所有人都争想和你合影,是不是想证明,我曾经也有一个外国朋友呢。
在俄罗斯六周的志愿时间,如梦似幻,难受过伤心过抱怨过,但也有过友情、有过收获,感受了中国人间的情谊,体验了跨国的文化交流,交了不少知心朋友……我们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但我们承载了年轻的梦想,接替了传播中国梦的使命。世界这么大,趁着年轻,去闯荡,去经历,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