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本轻松易读又值得揣摩玩味的书。
就像蔡康永的节目一样,书中没有吓死人的大理论,没有晦涩难懂的篇章段落,你只需要带着轻松愉悦心,听他娓娓道来就好了。OK!让我们开始吧!
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
You are what you say.
我们每天说那么多话,其中到底有几句话是我们说完之后,会自己找个空挡,把那几句话放在心头玩味一番的?“我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我为什么会用这个态度说?”如果没事就想想这样的事,就会发现我们心里其实藏了很多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的东西,这些东西藏在我们的话里,从我们的嘴巴说出去,变成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
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把对方“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就算这个状态,只维持一顿饭的时间,也能让对方觉得“被重视”,如沐春风。
约会就是约会,就是要含情脉脉,吃喝点菜都是“调情”的好机会。面对外文菜单,你可以嘲笑自己在外文上闹过什么笑话,让对方觉得你好亲切;也可以趁机将一个自己去旅行时见到的小风俗,让对方觉得你见多识广;侍者建议火锅要多辣、牛排应该带血吃的时候,看她有没有皱眉;看她有起身的样子,起码应该停下刀叉筷子,贴心地告诉她化妆室在哪个方向。
聊天时,每个人都想聊自己
你可以试试看,跟朋友聊天十分钟,不要说出“我”字。
你会发现这十分钟里面,本来不断说着“我昨天……”、“我觉得……”、“我买了……”这些句子的自己,忽然变成不断把话题丢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的超级上道的人!或许你会说,你又不是在陪酒,为什么要让对方畅所欲言,而不是让自己畅所欲言?答案很简单,你的朋友也不是在陪酒,他们凭什么要永远让你畅所欲言?
适度地挑衅,能让谈话更热络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被探讨,而不是被一个完全没原则的人敷衍了事地点头称是应付过去。
所谓谈话,就像打球,我掉角,你接住,你扣杀,我猛扑,来来回回、起起伏伏。思想因此得到交流,这才有意思。如果谈话变成单向的,听者只会点头称是,相信说者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当然挑衅要“适度”,否则无法收场就是另一种场面……
开口找人帮忙时,要“大事化小”
不要一次就一股脑地把整件事情丢在对方头上,这样“轰”的一声砸过去,对方很容易“咻”的一声就溜了。
最好是把需要对方帮忙的事拆解成很具体的,听了不会一下就失去耐心的一个一个小步骤,然后先提出最小的要求,比较不会被拒绝。这方法听起来未免太有心机,别人被你一步步引入“圈套”,下次恐怕就再也不灵了。所以还是要看是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完成的还是确实需要别人帮忙,是别人能顺手就帮到的还是他也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帮到。不要到头来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以后再也没人愿意帮你了。
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就回一句赞美
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就叫社交。
相互赞美,可以用在不熟络的人之间的破冰。这种赞美就像一个球,一方抛出来,另一方接住了,那么有来有往的对话就顺利开始了。如果你把这种赞美当做阿谀奉承,要么你真的有什么值得别人上赶着巴结的能耐,要么就是你真的,想!太!多!了!
是在巩固友谊,还是搞得更冷漠?
当你贪图方便,群发短信向朋友贺节的时候,想想对方的感受,想想你这么做真的是在巩固友谊吗?
每到逢年过节,我们都会被群发,收到各种各样的模板式的祝贺短信,出于礼貌,又不得不再群发回去。这样来来回回,除了给电信业增加收入,恐怕少有增进友谊的作用。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名字很敏感,如果把复制粘贴的模板式短信改成简短而真诚的:“张三,祝你节日快乐!”,会不会让对方记住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