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即兴演讲的能力很重要。我们平时和人沟通时,很少有机会讨论提前精心准备、深思熟虑过的话题和内容,往往是突然谈到一个话题,需要你马上做出反应,表明观点,同时简短地论述观点。
这种场景完全不同于用文字或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将自己意图论述的观点用文字记录下来,和准备一场有明确目的和命题的演讲,本质上都是提出论点-整理思路-寻找论据-添加例证-得出结论的论说文写作模式。它的特点是可以提前准备,充分搜索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指向明确的目标——论点。
即兴演讲的难度远远大于有准备的演讲,关键在于“即兴”二字。上级的突然提问、家长的随口询问、朋友之间谈论一个事件、给孩子讲述一段历史、课堂上学生的突然发问……,都可以使你马上面临需要即兴演讲的现实场景。面对突然抛过来的问题,还必须马上做出回答,同时要表述清楚这个问题的几个角度,自己的观点,自己持有这个观点的理由,其他可以支持观点的论据以及自己在这方面曾经做过的实例。现实的场景可能更加残酷,很少有人愿意倾听你长篇大论地论证,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需要一个答案。这时的你就要在脑海中很快地推演一遍论证过程,完成一个逻辑链条,然后将结果明确地告诉提问者。对方如果同意你的观点,谈话可能就不会进一步深入下去。如果对方不同意或者对你的观点存在疑问,他会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或者向你的观点质疑,这时候你刚才在脑海中推演过的逻辑链条就能派上用场了,你可以用推演过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今天听《历史研究》一书时,妻子突然发问,为什么犹太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这是不是他们优秀的原因呢?听到这个问题,我感到能够马上提取调用的相关知识很少,只能这样表明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因为他们优秀才被上帝选中我不太明确,我知道的是他们祖先的经历似乎并不令人信服。犹太人是从两河流域逃避巴比伦人的压迫,辗转来到了埃及,埃及人容纳了他们,让他们定居了下来,称为希伯来人。五百年后,希克索斯人征服埃及,希伯来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不惜帮助征服者管理埃及人,他们帮助希克索斯人向埃及人记账、收税。到埃及人赶走了侵略者之后,自然将曾经狐假虎威压迫过他们的希伯来人贬为奴隶。这才有了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出埃及的故事。当他们逃亡到西奈山下时,摩西将耶和华奉为唯一的真神。因为犹太人是人类中第一个崇拜唯一神灵的民族,所以他们就有了优先权,自己将本民族称为上帝的选民。从历史上看,犹太人并不是那个自称优秀的民族,而是逃亡后被收留,然后又帮助侵略者欺压曾经收留了自己的埃及人,之后因为被埃及人贬为奴隶,难以生存,才不得已出逃,在西奈山下建立崇拜上帝的犹太教的民族。所以说不是上帝选择了他们,而是他们选择了上帝,用上帝的光环作为自己的背书,提高自己的身价,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说服别人的依据而已。
这一段我的描述很片面,引用的历史证据也很少,甚至不能举出犹太人在之后的历史中更多的事例。但这就是典型的即兴演讲的场景,没有时间去搜集资料,形成充分的理论链条,只能就一个基本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尽可能地提供一些事例来支持论点。如果对方提出反对意见或者质疑我的观点,那么我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论点,而这时,我一定再也拿不出更多的证据了,即使我依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对方必然不会认同我的观点,因为她会感觉到我是被驳倒了,所以说不出更多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我虽然内心没有被驳倒,但表面上看的确被驳得无言以对。
虽然大数据时代不需要我们记忆众多的具体事件,但面对即兴演讲这样的场景,马上去搜索论据好像根本来不及应对短暂的对话场景。即使有可用的论据,如果不能即时组织成一个逻辑链条,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所以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推演练习在这样的场景下依然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