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仁师附小 姚学刚
“质量立校、教改促校、科研兴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研究的地位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切实加强教学研究、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凸显办学特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近年来,仁师附小始终坚持以扎实常规教研为突破口,以“方向性、科学性、技能性、实效性、科研化”为着力点,组织、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民主、开放、合作、创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去,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优质高效”的教研模式。
一 加强学习,把握教研工作方向性
在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要开展课改实验,就必须加强有关理论的学习,引导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首先,健全学习制度,保障充足的学习时间。学校建立了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觉学习相结合的制度。集体学习每周一次,人人参与,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个人自学,规定一定的阅读量和读书摘记量,并及时写好学习心得体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每人每月上交两篇阅读笔记,每人每期上交两篇高质量的读后随想。
其次,选好学习内容,保证有目的的学习。学习内容的选择,一要与时俱进,体现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二要符合教师的教学实践,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当前我们重点学习的书籍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等等。
再次,人人走进教科室,及时了解教改新信息。学校号召35岁以下的教师每周到教科室学习1小时,35岁以上的教师每月到教科室学习1小时,并做好笔记或写体会,年末由教科室组织评奖。
最后,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效果。除了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外,学校还建立了学习督查、考勤制度。每次学习,各教研组、年级组必须有1——2名分管行政参与,教务处负责人随机考勤,确保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二 专家引领,确保教研工作科学性
为充分展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向,帮助一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深刻理解并切实用好用活新教材,主动有效解决好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不断提高教师们教学实践和指导能力,使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在规范中寻求创新,让课堂教学彰显艺术魅力。
近年来,仁师附小凭借名校优势,主动出击、内引外联,聘请了全国、省、市、县的部分教育专家、知名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亲临学校指导。他们紧紧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或做专题报告理论引领,或现场献课以身示范,或深入课堂指导精当点拨。如全国知名教师华应龙、钱守旺、朱乐平,省市教育教学专家姚永忠,我校省特级教师张玉文(仁师附小退休副校长)等,他们都与附小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一直关注着附小的发展。正是这些专家们长期的有力引导,对广大教师们学习和借鉴新的课堂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也为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 强化训练,巩固教研工作技能性
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竞争。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基本技能的长期训练和培养是不容忽视的,2000年春季学期前,我们重点强化了教师五项基本功、基本技能的培训,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达到或超过上级规定的等级要求。2000年春季学期后,我们将培训重点转移到了教师的教改、教法、课改实验性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训练上来。
到目前为止,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我们还在坚持:
1 “三笔一画”、普通话长抓不懈。坚持教师每周练大小字1——2篇,简笔画1——2篇,学校定期展评。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提倡校园内师生课间交流、教师与家长交流均使用普通话。
2 把教具制作、演示纳入教师教学创新的考核范畴。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实际,每人每期创制1——2件教具作品交学校展评,特别优秀的教具及时向上推荐。近几年来,我校共有6件作品获省、市、县奖。
3 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强化教师信息技术等级考核人人过关,青年教师必须能上CAI课件示范课。本年度,我们重点强化了计算机的操作、CAI课件设计与制作、远程教育资源网的使用等培训,造就了一批信息技术教学骨干。我校教师的CAI课堂教学比赛及课件获市级奖。
四 注重课堂,增强教研工作实效性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研工作的重心所在。离开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曾经历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如何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以结合新课改、探讨教学新资源为主的小学校本课程活性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什么课是好课的研究”五个阶段。
目前,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什么课是好课”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新、趣、活、实、美”的五字标准。
关于“新”,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愿望,体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关于“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愿学、爱学,能做到导入新课引发兴趣,讲授新课保持兴趣,巩固练习提高兴趣。
关于“活”,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做到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关于“实”,教学中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教学要到位,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关于“美”,体现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美,学生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美,师生课堂教学的感受美。
注重课堂教学,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主要抓好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 狠抓教研骨干的培训和使用,形成了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分管行政——教研大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的金字塔式管理体系,保证了教研工作的有序运行。
2 年级分管行政深入到各年级、班开展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坚持学校行政每周四深入课堂的教学调研制度和常规课教学水平分组考核制度。
3 每学期有计划开展好各类献课、赛课活动,让全体教师在观摩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课型有:(1)录相存档的人人优质课;(2)年级备课组内常规课;(3)教研大组组织的研究课;(4)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5)师带徒活动中师傅上的示范课;(6)外出学习教师或师带徒活动中徒弟上的汇报课;(7)市、县、校级参赛课;(8)外校老师来观摩、学习的接待课。
4 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能动作用。
(1)进行备课改革,各备课组按“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原则,采用年级组组内教师在集体研究的情况下分单元或章节个人备课,书写好教案后印发给全组教师共同使用。教师在使用前,要共同精心预设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讨论解决的策略。教师在使用时,根据各班情况对内容或教学方式进行补充或适当的修改,形成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在课堂上,要仔细观察、善于倾听、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问答中、活动中富有价值意义的、充满童趣的成分,及时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提炼和概括,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什么、调整教什么,在学生需要教师教的时候,老师们都能根据当时的场景因势引导。特别注意的是:对学生的错误要善解人意,从科学的、发展的角度允许、认同和接纳学生的错误。妙用学生的错,引领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及时把握契机与学生分析差错原因,寻求正确的思路,将学生带出柳暗花明的境地,体会豁然开朗的学习顿悟。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任何遗憾,使课堂因差错而更有价值,有生命力,让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课后,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记录下来,课改年级的教师每周还要写一篇教改后记。
(2)切实开展好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说课、评课活动。采取的形式有年级组组内教师各自选一个内容献课后集体再研究,或年级组组内教师同上一个内容再对比评议。研究活动重实效,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3)教研活动的量化考核,采用年级组组内教师交叉评分和教务处抽查评分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公平、公正评价老师的教研能力。
5 实施“青蓝工程”,对每年新上岗、新调入的教师或教学有一定困难的教师,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与其结对子,一帮一,签定师徒协议,开展好师带徒的互帮互学工作。
五 选好课题,实现教研工作科研化
人人投入科研,以教研促科研,实现教研工作科研化,坚持教育科研创特色、出精品不动摇,这是仁师附小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中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附小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
关于科研,我们采取的形式有:1、每人在年初自主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年终形成科研论文,参加全校组织的科研论文评奖;2、几位教师或年级组教师共同确定一个课题,逐级上报审批,争取二、三年内出成果;3、积极融入学校科研大课题,在子课题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把每位教师都推向科研平台。
课改以来,通过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老师们人人都树立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优质高效的效益观,实现了教育思想由应试型向素质型、知识和能力由单一型向育人型、工作方法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教师成长速度快,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都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不断的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我校数学老师中,有十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市、县级赛课分别获市一、二等奖和县级一等奖;有十余篇教学设计教案分别获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一部课堂教学录相获国家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县级刊物或获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促进研究》的两个子课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训练科学化的研究》和《应用题教学中的小课题研究》所撰写的两篇论文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均评为三等奖。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掀起了新的高潮,让我们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出一条适应改革发展的教研之路,团结协助、共同开创我县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备注:这是2006年参加眉山市小学11所共同体学校数学教研活动的专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