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读到一本书,就感觉像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触动很大;也有很多书仅仅是读过了,再去回想的时候几乎记不起写了什么;还有一些书,大部分内容已经记不起来,却有那么一句或几句话,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和自己进行联系,那些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话,一定是触动了我们的内心。
——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
有几年的时间,工作非常繁忙,孩子又小,每天转得像陀螺。脑子里好像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虑,脚步永远是急匆匆。有一天在书上看到这句话,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我们在生活中匆忙向前,总是想得到更多——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金钱,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爱,却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创造真正的幸福。我需要让自己慢下来,等等那颗疲惫的心。
这本书的名字叫《幸福的方法》,是我加入积极心理学内训班读的第一本书。很幸运地遇到这个集体,和同学们共读了10本书,认真地写心得,敞开心扉去分享和探讨,感觉自己被注入了新的生机,生活重新找到了方向。
也是机缘巧合,我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孩子也在不断长大。工作和生活逐渐平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给家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坚持1-2项运动,有几个关系要好的朋友,经常聚聚,一起旅行。自己和家庭的状态都变得越来越好。
——我没那么好,你也没那么好。
在积极心理学内训班,我们做过一个游戏。通常我们在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会懊悔当时为什么不怎样怎样,而在这个游戏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要求出错的学员大声说出“我错了。”。这句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都感觉很轻松。我们需要承认自己会犯错,需要承认有些事我们做不好,任何人都做不到完美无暇。
《共情的力量》中引用了一段话来诠释这句话:“我很好,你也很好”的理论是一个很无趣的教条。它会强求你要感觉很好,而且除非你感觉很好,否则你就是有什么地方不对了。这绝对是不可忍受的。不管我是谁,我感觉到了我的感受,这就够了。我不需要“很好”才能足以让你追随我。我可能没有那么好,但这对我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我们接受自己并没有那么好的事实时,我们就不会再和自己“死磕”,不仅接受我们本身强大、令人钦佩的方面,还要接受那些脆弱的、会犯错的部分。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好”和“坏”全都接纳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接纳既有强项也有弱点的他人。
——想想真正的原因。
记得孩子3、4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同事来我们家,孩子正好午睡醒来,没起床就开始哭,我耐着性子哄了半天,碍着同事的面子,想让他赶紧停止,他却完全不领情,越哭越大声,我急了,把他抱到另一间屋子,放到墙角,关上门,拿起手机对着他拍视频,并威胁说要发给老师,孩子大概因为害怕,过了一会儿就停止了哭泣。
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孩子委屈、无助、害怕的小脸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境下我会用那么残忍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真正的原因是我急于想满足自己的需求——“我想让别人觉得我的孩子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孩子”,是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让我做出了如此不理智的行为。
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发生,我们对待的方式就可能不同。比如,心情好的时候,就更容易容忍别人的错误。同样,我们对不同的人做出同样的行为,引起的反应也会不同。一个容易苛责别人的人比一个喜欢包容人,更容易对他人的行为做出不良的反应。
当你对别人生气、愤怒的时候,或是别人对你批评、指责的时候,不必急于反应,给自己一点时间,想想真正的原因,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也体会别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他人也不需要为你的情绪反应负责任。
如果一本书中能有一句话触动你,让你受益,就是收获。记下它,思考它,实践它,你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