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属,名为攀缘。攀缘取相,是妄动之始。”
这种攀缘衍生的便是贪欲,是烦恼,而产生攀缘的根源则还是无明,——人们根本不了解心之本性,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痛苦丛生,也正因为世人被无明所缠缚而烦恼万千,莲师才留下佛学著作和伏藏传承,为的就是能造福更多的众生,尽管他已不在我们的这个时空,但他对于“心”的阐述,对于身心解脱的开示,还是对我们有着许多助益。
正如莲华生大士所言,众生的烦恼都是因为不了解心性,是“自作缠缚”,若是得见心性,并按照一定的修持方法,过一种正道的生活,那么今生今世便可解脱身心之困重。修行为的就是去除烦恼,前面我们也提及许多关于“对治烦恼”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烦恼呢?
佛教所谓的烦恼,“泛指众生身心发生的恼、乱、烦、惑、污、嗔等消极的、否定性的心理活动。” 这些否定性的心理活动都属于“染相”,它们不仅使得众生不得快乐欢喜,而且还妨碍众生达到觉悟,因此,八万四千种法门为的目的只有一个:去除这些染相,控制这些消极的、否定性的心理活动,不要使身心被其缠缚。
众生之心具有认识觉知的作用,而如果被妄念所缠,被世间万象所迷惑,那么就会被自心所生的错误见解和心念牵引着过活,陷于重重无尽的烦恼之中。心执取于外相,并由此而产生烦恼,这些烦恼又作用于心,于是,心与烦恼便构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比如,世间的爱情尽管使人身心愉悦,产生一种幸福的感受,但如果我们心生执著,执著着所爱之人,执著于两人之间的感情,就会给自己也给对方带来许多困扰。
不仅爱要适度,我们做任何事情时也是如此。佛家最倡中道,这中道便是不执不取,当然也不是完全地被动,什么都不去做。
众生缺乏面对真相的勇气,缺乏自省的力量,尽管世间所有一切众生与觉悟者(佛陀)在心性上本来无二,可终究因为散漫懒惰而容易在修行的道路上半途而废,重又堕入烦恼的心海,也许这烦恼比之前的还要更多更重,他们的执念愈深而攀缘之心也仿佛是挣不开的枷锁。所以,修行不是儿戏,修行之路说容易也容易,说艰难也艰难。
成就者在逆境之中往往能显示出超越常人的平静,这平静安宁并非是伪装出来给别人看的,而是他们的内心真正地安住在明空寂静之中,他们明了万法的生起必定有个内因外缘在起作用,既然无法改变外境的因缘,那就改变自心,心念一正,不再执著,行为上便示现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能影响到身边的人。
本文选自猫超的作品《听莲花生大师谈“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