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碰到这么一对邻居,张三李四对门而居,张三是建筑设计师,李四是政府公务员,说来都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40刚出头,正当年。(我以张三李四命名两位三线城市的精英人士,是否不妥?有点土?哈,不管了)
张三在小区住了10年,李四刚二手买来正装修。李四二手买房的时候,原住户就在厨房外的采光井挑空倒了一块水泥板,这块水泥板离张三厨房外的墙壁还有80公分。也就是这块水泥倒板,起了争执。
李四装修的时候,在水泥板上做了不锈钢防护栏,就在不锈钢防护栏做了差不多一个月以后,张三突然要求李四将不锈钢防护栏往里退,退大约30公分,说是影响了采光通风消防隐私等权利,李四不干,认为这块板原先就存在,他不过是做了安全措施,并不存在侵权,而且张三作为建筑设计师也有违规装修现象,他认为是张三眼红,想利用这块板,欺负新来的邻居而已。
张三和李四有了第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再无法心平气和地好好沟通了,李四不退,张三就上告,上告物业、上告社区、上告执法局、上告效能办。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这些单位也无能为力。
就这么僵持着,两家都强硬,在上告、协调、言语伤害的过程中,两家积怨越来越深。张三李四从两人对峙发展到两家对峙,两家的老妈妈原本在跳广场舞的时候就相熟,李四装修时张三妈妈还经常过去探望,但此刻她们也都各自归队在儿子的战场,再无交集。小区本小,有邻居爱挑事的,煽风点火,这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却变得越闹越凶。
一位是建筑设计师,一位是政府公务员,一位没认识到建筑本身的问题、一位没考虑到社会的影响,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那块不搭界的水泥板,和他们所谓的尊严,在这三线城市,他们各自利用职权和人脉,各自找人,互相伤害,并存死不活地发誓再不做邻居了。
即使一方告赢了,另一方势必不痛快,然后另一方再上告,如此恶性循环。我不知道事态会怎样发展,彼此会伤害到什么程度,对于他们各自的仕途是否有影响?对于他们各自的下一代是否有阴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彼此打开家门的那一刻,他们会尴尬会怨恨会不爽,就是不会开心。
二、
泉州有一条小巷,叫“礼让巷”,在百源清池上帝宫附近,我从小就住在那。小巷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明万历年间,这地方是林姓和唐姓两户官宦人家的府邸,林家有人在京城当御史,唐家有人在当地做指挥官,两家府与府相连,中间并无巷。
一次,两家都大兴土木,要在交界的地方建一堵墙。为了这堵墙,两家各不相同让,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家,都牛逼,于是就打起了官司。
谁知官司一打三年,没法解决,僵持着,也就各自朝中找人(这种找人的陋习竟然流传至今)。
林家在朝中的御史首先来信:
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唐家知道了信的内容,佩服林家大度,思忖这次就是打赢了官司也不光彩,于是指挥官发话:罢了,他让我们也让。各让三尺,成为六尺巷,两家人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世代交好的好邻居。
林唐两家互让邻里的美德成为四百年来传颂的佳话,泉州人更是引以为豪。
为了纪念这段佳话,传承美德,后人把六尺巷改为礼让巷。四百年的历史变迁,林唐两家的府邸早已不在礼让巷,但礼让的美名则流传了下来,以致后来居住在礼让巷的每一户人家,都很骄傲。我从小就知道,我是礼让巷的人,我们气量大,有礼让美德。
三、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心似乎已不古。张三李四是城里人,城里的高楼大厦可以关起门来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他们暗中使劲偷袭对方,你告我告,无所畏惧。可有一人不一样,同样住在一栋楼里的王五,王五来自农村,当年的王五 勤奋努力,打出一片天地,一家子在城里买了大house。
而整个城市的扩大,王五在农村的房子得到拆迁,拆迁可理赔N套大房子,最近王五忙着拆迁房子的装修,准备装修好了,一大家子再返回农村住。那里不该叫农村了,是城市的边沿部分。
我们都不理解王五,王五刚生了两位可爱的孙子,许多人为了孩子的教育资源,挤破脑袋都要往城里钻,而王五就不考虑孙子的教育吗?我们都劝王五,可王五全家上下一致同心,说我们那里的教育也提高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上的。
最重要的一点,王五夫妻俩说,不回去不行,我们在城里,许多村里的事都不知道,村里有事也不会跑那么远来通知我们,我们一直脱离村里人,等我们家有事了,村里人是不会帮我们的。
比如,村里老人过世了,我们包再多的金银钱回去都是不够诚意的,我们要亲自去帮忙,男人们要一起抬棺,女人们要一起煮饭,大伙一起给老人家发丧,这样子才是一个村里的人。
这是绝对朴实的语言,绝对朴素的一家人,在这看似没有邻居没有朋友的冷漠城市里,农村人显得如此清新。
我想起我的小时候,改革开放之前,大家都穷,可我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记得我们家是从不锁门的,家里要是蒸了一大锅馒头,整个院子每户人家都一起共享。夜晚,大伙各自捧着一大碗饭聚在一起聊天谈事,邻居就是我们近在身边的亲人。
四、
“乡里同井,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
则百姓亲睦”
这几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是战国时期儒学大家孟子描绘的老百姓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大家和睦友好相处,共同防范敌人的入侵,一家有病人,大家共同照顾、互相帮助的美好愿景和社会理想。
农村来的王五,没怎么念书,在城里人眼里,也不重视教育,可却是从老祖宗那里得到了最有文化的儒学传承,最大程度地体现了邻里守望相助的礼让精神。
而我写此文章,根本原因是看到张三李四两家的各不相让,我人微言轻,干着急,但愿在此篇成文之际,张三李四能再延续林唐礼让的风范,各退三尺,握手言和。
注:
1、本文人物经过创作加工,请勿对号入座,如能起到劝诫的效果,当万分欣慰!
2、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