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K前一阵子准备跳槽, 面试的公司新职位是base在国外的,所以除了正常的面试,K还得好好准备英语面试。
提起英语面试,想必只要英语不是母语的人,多少都会有点发怵吧,即使K英语一直都蛮好的,但说起来具体该怎么准备,还是没太多谱,于是在我们聚会的时候,提起来这件事。
我说这简单,就弄一个你自己的Q&A素材库呀!边上另外一个同学附和,就是就是,你这习惯和我一样,我也有个素材库。K听了挺好奇,那是什么?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提前准备一些面试常问的问题和答案,全都写出来,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梳理思路,对过去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做个总结和回顾,挑出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和经历,作为回答某一个问题,甚至某一类问题的best case。
这个不仅对英语面试,对其他面试也是通用的。只不过英语的话,更得把这些规则和内容熟烂于心。
几个操作的要点如下:
1.每个问题的答案,按条目列出来,抽取出一条的关键词,便于记忆,面试时候可以随意组合。
这个好理解,其实就是用类似思维导图的方式记住答案。比如说自我介绍,我叫A,来自于哪家公司,上一份职位是负责哪个方面做什么的,之所以想要申请这个新职位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那关键词就是基本信息,背景经历, 申请原因。
同样,每一个答案,每一段分享的经历或者故事,都可以浓缩成自己容易记住的关键词,或者最简单的就按照STAR法则去记忆,背景(situation),面临任务(task),执行(Action),结果(Result)。
2. 要选取足够典型的一个例子展开叙述,不要贪多泛泛而谈。
这个例子最好是简历中重点提到的例子或经历,故事的上下前后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记清楚,所以这就必须得写下来,因为写出来的话,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细节都不够完善,经不起推敲。
那什么样的例子足够典型呢?直觉来讲,就是那些一年结束后你回顾起来,觉得当初很suffer的项目。理性的衡量标准的话,有这么几个:项目介入程度,项目规模重要性,你起到的作用,能力的锻炼提升,项目成果。如果一个故事,这几点你都能很自信地讲出来,那基本就是一个可用的例子。
而对于简历上那些一笔带过的例子,如果在这个环节,你发现写不出太多的干货和细节,索性就连简历上的一并删掉,不然很有可能就成为面试的短板,面试官有可能会抓着一些你没想清楚的细节不放,而对于你想着重渲染的经历视而不见,这在面试中是很不利的。
3. 一个例子/故事最好能够回答多个问题,这样对于记忆和联系不会有太大负担。
这点其实是准备素材库最大的意义所在,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找到几个典型的例子,熟记于心,然后无论什么问题,都能用这几个答案中的不同部分随意组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如讲述一个自己做的重要项目,也许就和带领团队的故事,是同一个例子。又或者谈谈创新,和自我驱动学习,又有不少重叠的地方。再或者面试官问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可以把做的重要项目中遇到的某一个挑战再拿出来说。
这种思路对于准备英语面试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中文面试还能随意发挥一下,英文面试,自然是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4. 不要背诵,而是要好好讲故事。
背诵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背得越滚瓜烂熟,越容易产生反差效果,除非你临场发挥能做到和背诵一样。背得熟练的话,面试官万一问了个完全没想到的问题,需要临场发挥,却又不能像背诵一样熟练的话,就会对你真实的英语水平打个问号。
所以,用前三步熟记每个故事的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这样就会比较真实可信,也不会慌乱出错。可以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练习讲述。
思路有了,分享几个我的Q&A素材库里的常备问题吧:
1. 优势类:结合过去的工作经历谈一谈你的优势(同时也要考虑到目标职位的期望素质哦)
2. 成功案例类:觉得自己过去做得最成功/最自豪/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3. 领导力类:带领团队,或者是领导一个项目的例子。
4. 阻碍挫折类: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挑战/压力大的事情?如何克服的?
5. 和他人合作类:说服别人的经历?和他人合作/配合的经历?妥协的经历?
6. 创意类:应用创意?自我驱动学习的故事。
7. 其他:个人性格,自我评价,有意思的事情,爱好等。
基本上准备一个面试,能把以上这7大类问题梳理清楚,找到恰当的例子回答,也就差不多啦,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剩下九十分就看真正的实(yan)力(zhi)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