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许下了那么多愿望,完成了多少,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不论是讲英语、练长跑、写书法,还是达成其他愿望,当它无法成为影响自己生活的刚需时,我们就不能感受它的迫切和必要。
既然不是刚需,就会“有倒也挺好”、“没有无所谓”的飘飘然。为什么少数人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呢?因为他把那当成刚需。“需求”越强,学得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就在使用了,这就是自我驱动最重要最本质的动力。
拿学习外语来看,很多人基础条件都差不多的。但一些人就可以把英语作为刚需,因为他们要读英文原版书,与外国人交流等等,使用英语就是他们的刚需。当我们真心喜欢做某件事、或者不做这件事就整天过不好的时候,它对你来说就是刚需。所以“有倒也挺好”、“没有无所谓”只是借口,只是这个你原本想学的技能并不是你生活的刚需而已。
反观生活中很多人,有一些是不善于分析和思考的,他们不会去把一件事琢磨到水落石出。可有一些,他们十分善于思考,也因此能做出更优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保持独到的见解;他们善于表达,也因此有更强的影响。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成长呢?因为把“死磕到底的专研”作为了自己每日的刚性支付,若不把某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难受得很,遇到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抓到底层逻辑就像航船遇到了灯塔。
所以,提升自我驱动力,就要逼自己把思考分析当作人生的刚性交付。因为把事情做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事情背后的原理,以及相应的逻辑关系,经常把学到的知识反刍消化,不停地探寻真相,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对于那些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就是刚需。
他们对待生活和工作一向是主动出击,在麻烦找到他们之前,就主动探寻解决方案。因为思考能力是所有能力之王。做到需要学什么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就去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什么,不断地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认知不断迭代升级,谁都拦不住。因为,思考是刚需。
人们常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所有的技能达到一定高度,最后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我们习惯到点儿吃饭一样。我们仔细观察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的特质:(1)有做第一的执念;(2)有过第一的经验;(3)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他们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及的最好,不然就会十分难受。
但与之对立的一面是将“找借口”作为刚需。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放弃。现实生活中,这个坑里的人不在少数。说个段子吧,某人四十多了还碌碌无为,于是跑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掐指一算,然后问:“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哥们说,那就先听坏的吧。算命先生说:“坏消息是,你四十岁之前穷困潦倒……”那哥们眉头一挑,问:“那好消息呢?”算命先生幽幽地说:“四十岁之后,你就习惯了。”“等待”是我们最常用的借口。年龄的增加并不能保证能力的提升。如果不努力,不论你到三十岁还是四十岁,同样都是碌碌无为。如果把成长当成刚需,我们根本浪费1分1秒的,不做让自己损失很大,即便现在做的还不好,也会硬着头皮去做。
我们还得谨防的是,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反而使人退步。比如把“吐槽抱怨”当刚需,身体被一次掏空;把“活在往昔”当刚需,感慨当年的叱咤。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中国科大前任校长朱清时常勉励学生:“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别以上两类事。”我们应该区分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东西,接受那些不能控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能控制的,并且有勇气去控制。这不是什么宗教鸡汤,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哲学思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遇事就能从容大度,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