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长门赋》
自从下载了网易蜗牛读书,竟然真的培养起了阅读习惯。不到两周的时间,陆陆续续读了19个小时,满打满算读完了三本书,有点惊讶。开学时半个月才读完一本《天真的人类学家》,寒假在家的一本《非虚构写作》到现在依然只读了一半。这么看来,蜗牛的效果让人很是满意。不过考虑到书目的类型,小说类自然看得快一些有意思一点。
【你咋选的书】
第一本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名声在外就不用说了,作为一个伪明粉,寒假在家把《大明王朝1566》也给看完了。图书馆总是借不着,找了PDF版,一直没打开过。如果不是蜗牛,估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去看呢。
第二本是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
在看《万历》的中间抽了两天时间看完的。虽然电视剧好评如潮,但是长得奇怪演技又不在线的陆毅太让我出戏,加上太浪费时间,所以就找了原著来看。有了电视剧里的原型,总觉得书也看得不尽兴。
第三本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前几年一直被一个同学推荐,但是当时不想囤纸质书就一直没有看,后来倒是经常在推荐书单里看到,得知去年竟然还拍成了电影(当然也没有去看...),所以这次想起来就找来看了。清明节后连续三天给看完了。
择书没有目的,全靠缘分,这三本书对于我来讲就是恰好遇到了,想起来了,就读了。关于书的体会也很多,但是这次只谈一点。
【关于孤独】
如果说这三本书有什么共同点,那大概就是「孤独」。人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也充满着孤独。
《万历十五年》中,消极抗争的傀儡皇帝万历,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文官体系的首辅张居正、申时行 ,孤独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古怪的清廉模范海瑞,离经叛道的李贽,这都是各种各样的孤独。
比起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万历的反抗显得有些无力。年幼时起就开始了皇帝生涯,在整个文官政治的强迫下,即使想要反抗也是毫无攻击力,何况作为天子他也不能去攻击自己的臣民。万历的孤独尤其体现在他与郑贵妃的婚姻。即使后宫三千,能说得上话的,能入得了心的,又有几人呢?一人,独郑贵妃一人而已。而这种天子的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中群众的孤独又何其相似。
《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回到延津。这种将人分为“说的上话”和“说不上话”的分类方式,简单粗暴却很有效。人生百态,世上最难寻的是人。为了寻到一个”说的上话“的人,大家各展身手,结婚、出走、找法子让自己舒坦,沉浸在虚空中。
其实孤独也可以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层是,你以为你们很热闹,就是说的上话,其实不是,但是你不自知,所以是热闹的孤独。第二层是,你感觉自己很孤独,将自己沉浸在各种对抗孤独而出走、找乐子中,这是寻找的孤独。第三层是,你知道自己孤独,你找到了另一半圆,但是圆却拼不圆了,找不齐了,这是最深的孤独。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是人类总能一言不合将自己置于孤岛之中。一出一走,延宕百年。这百年间,又有何人不是孤独的呢?生活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在没看完《一句顶一万句》时,只觉得他的作品里对复杂的人物关系的运用炉火纯青,他写作的张力和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看完最后一句,突然的结尾让人措手不及,可是当你接受了这个结局,才算真正明白了全书的内核。就像高中时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复杂的人名让我发怵不止,但是现在想想却能体会到那种时空纵横的孤独之感。
【现实】
上学期选了一门公选课《世界华文经典赏析》,授课老师是中文系的赵小琪教授。他说“社科类与文学类专业不同,社科类观遍了现实,但不会抑郁;而文学类创作了现实,却更容易抑郁,因为文学无法改变现实”。我却不太认同。
正是社科研究遍了现实,才会更加无力。因为你没办法改变现实,社科类学生心思细腻敏感,但是必须得保持价值中立,成为严肃的研究员,内心无法排解,只有苦闷孤独。而文学类的则不同了,即便体验社会,到最后你仍可以将自己的苦闷思考注入文学作品之中,就像灵魂获得了与上帝沟通的途径。当然,写不好也是让人沮丧的。
人行天地间,何处不孤独。一块半圆寻找另一块半圆,凑齐了就圆满了,多一点少一点都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