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8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道不同,就不要在一起谋事了。
这句话放在“有教无类”后面,正好相对照,教育是不选择对象的,有教无类。而一起做事,是要严格选择对象的。选择标准,就是是否“同道”。
这个道,是价值观,是志向,是思维的逻辑、判断的标准和做事的原则。
如果我们价值观不一样,志向不一样,思维逻辑不一样,判断标准不一样,做事原则不一样,那根本说不到一块,还在一起做事,怎么可能呢?
这句话反过来是说,选择共事的伙伴,只要有共同的志向和目标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矛盾、有争执。这个时候只需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他人合理的意见可以听取,不合理的意见可以一起讨论,也没必要因为某件事情反目。坚守心中的原则和立场,容纳他人的不同之处,才更容易成事。
❤️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亲爱的战友们,早上好啊,又到六点半了,我们呀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学习论语。
按照惯例,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昨天的内容文字上很少,正儿八经的内容是四个字,加上子曰六个字。
论语卫灵公篇的第37章。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大家基本上都听过,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孔子说他推行教育不分什么贫富贵贱,贤愚或者地域、种族、善恶等差别,不会把人分类说,这样的人我教,那样的人我不教。只要你愿意带着学费,带着诚意来,那么我就会认认真真的把我的道传授给你。
这呢是其中的一个解释,就是孔子希望能够把道、传统文化传授给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够受到教育。
另外啊,还有一层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了教育就可以消除、减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你会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阶层,划分阶层,特别是过去有的人是骑士贵族,有的就是书香门第,而有的几辈子几十辈子都没有能够得到读书的机会,结果就永远是在最下层。
怎么样才能够实现阶层跨越呢跃迁呢?最得力的办法就是接受教育,读书识字。我相信我们战友们很多都是农村出来的,之所以说后来混的不错,就是因为一个是有书读。现在这种环境,另外一个,读得好,考上大学,实现了阶层跨越,进入大城市,和大城市人一起生活,慢慢的也就和他们没什么区别了。
如果说我们一直在老家,眼前所见的都是家里那点事,对于广阔的世界啥也不知道,那可想而知,你怎么去实现阶层跨越呢?所以说这里的意思就是通过教育可以减小贫富贵贱的差别。
好啦,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今天再来学习新的一章。
论语卫灵公篇的第38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道不同就不要在一起谋事。这句话放在了有教无类的后面,正好是互相对照的。
就是说教学上不要选择对象,只要他愿意学,那咱就好好教,那现在国家也实行的就是这个标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让每一个有心于求学的人都能够有机会去去学习,特别现在互联网社会,由于大量的知识付费IP的兴起,让更多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学自己想要学的内容,只要你愿意付一点钱,都可以很轻松的去解决。
但是在一起做事是要严格选择对象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是否同道,是不是同道中人?
如果是同道中人,那么可以很愉快的共事,但如果道都不同,那你在一起谈不过去,也很难真正的长久,不会遇到问题还好说,遇到问题以后那你是谈不拢的,弄不到一块去的。
那这里面的道是什么呢?就是价值观,是志向,是思维的逻辑,是判断的标准,也是做事的原则,也是大方向。
如果价值观不一样,所谓的价值观,我们以前多次讲过,就是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有的人看的是这个重要,有的看的是那个重要。
到底哪个重要呢?就决定了你价值观的同与不同,有的人认为挣钱重要,只要能挣到钱就行,所以可以为了挣钱而没有道德底线,这个重要。
那有的人认为挣钱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给别人提供价值,真正能够帮到人,这是一种价值观,这两种人在一起他是谈不一块去的。
比如说两人一起开公司,在刚开始的时候光想办一个事,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到后来就很容易出事儿,出是在哪里呢?
一个就是干得不好,干得不好的时候道的不同就显示出来了,赔钱了怎么办?
有的说那我做生意就是为了挣钱,挣不到钱我还怎么干啊?碰到困难,有的人一甩袖子就可能会不干了,走之大吉。
那另外一个就看到问题以后,可能就会想办法到底在哪里,相信自己的路没有错。那么在熬一熬撑一撑,度过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就起死回生了。当然啦,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就是说关键时候见真章。
另外一个就是能赚钱,赚钱了以后也能够看得出来,有的人就觉得赚到钱了,我赶紧去消费,进自己的腰包里面就满足了,那有的人会觉得我赚钱了当然很好,那我要为自己的持续发展做谋划,我如何在哪个地方更大的投入,产品改进啊,或者营销上或者是等等,以便能够更加切合社会的需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以便得到更大的发展。
可以说,合伙人如果这一块儿没有共识的话,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说搭伙生意难做的原因,在一起谈谈不拢。
孔子经常讲,说事君之道,就是说如何事奉君主,那怎么办呢?就是要进谏言,不好听的话也得说。这个时候如果君主能够听,那我就好好的出谋划策,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君主对我的话言不听,计不从,那这可怎么办呢?那就走啊,否则的话,我就食君之禄,不能忠君之事,那就是在谋利了。
孔子周游列国,不是说没有人想用他,那最后之所以没有得到重用,也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卫灵公这一篇的第一章说,问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不愿意和他讨论打仗的事情,因为以前和他说过,他也不听。他就说俎豆之事,这个我曾经尝试过,我知道,但是军旅之事啊,未之学也,也就我没有学过关于行军打仗的事情,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二天就走了。
也充分的说明了孔老夫子的原则和立场,我不同意你打仗,所以我就说我不知道,没学过,避而不谈。
刚才我们说的是正面理解,那是反过来呢,是告诉我们说选择共事的伙伴,如果大方向上目标和方向一致,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矛盾也会有争执,这个时候我们只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方向一致,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的,那么他人合理的意见,是可以听取的,不合理的意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也不要为某件事情而反目。坚持心中的原则和立场,容纳他人的不同之处,才更容易成事。
这其实也告诉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不要乱说。
因为如果你把这句话说出来了,那其实也就意味着两个人关系破裂了,我和你不是一个同道的人,不和你聊了,不和你讲了,决裂的意思。会给两个人的私人感情造成了很大的问题,所以这句话可以知道,但不要轻易的说出口。因为这句话,还是说这句话,一说出来,那个问题就大了。
在这里给大家讲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这句话。
在东汉末年,就是三国那个年代。有一对好朋友,都非常有名,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
他们是曾经坐在一张席上读书的同学。
有一次,有一个达官显贵,乘坐轩,就是比较豪华的车,经过门前。管宁是视若无睹的,该怎么读书怎么读书,但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出去看。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发现菜地里有一块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瓦石一样,依旧挥锄不止,而华歆却捡起来看了看,最后扔掉了,但是眼中有着不舍之色。
于是管宁就将坐席割成两半,与华歆分开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就是管宁与华歆,因为这两个小事儿看出来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直接就断绝了这个关系。
管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从华歆的行为中看到了其对权贵和金钱的贪欲。可想而知,能够乘轩而过的人,必是一方权贵;而拾起金子的行为,说明了华歆很看重金钱,只是碍于面子,才不得不放下贪婪的手。
大家可能会说,碰到这种情况很正常啊。是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很正常,但往下看华歆的表现,你就知道为什么管宁要与他断交了。
华歆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先后任郎中、议郎、侍中、尚书令、御史大夫、司徒等职,后投靠曹魏集团,成了曹丕篡汉自立的急先锋。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将躲在墙壁中的伏皇后抓捕杀掉。曹操死后,华歆又当面威逼汉献帝让位于曹丕,极尽卑躬屈膝、阿谀逢迎之能事,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历史证明,华歆这个人有才能,但品德极差。管宁是有自己的操守的,他与华歆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社群学习还是在哪里往往都会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志同道合在一起做什么事,就很容易,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互相提携,互相赋能。就会越来越好,否则就不行,反之则反之。
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也可以适用于婚姻。你看两口子在一块,如果说大的方向上没有问题的话,互相敬重,很容易就是恩爱,非常恩爱。
但是如果说两个人在人生观、爱情观、事业观、金钱观、教育观、育儿观、审美观等等都不一致,或者大部分不一致,那你会发现争吵不断,总是说不到一块去。刚开始两个人如胶似漆,逐渐地冷淡,到最后甚至都不想看到对方,和对方再待在一起就难受。那样的话也只有走到离婚的下场,不一定说两个人品格有问题,而是说很多地方无法协调,两个好人不一定能够厮守终生。
这也就与人的这个软件,也就是道,自己的思想有关系。
当然啦,还是要多沟通。沟通的重要性很多事情上不是道不通,只是沟通不到位,没有能够互相理解造成的。
好了,时间也到了,我们再简单的回顾一下,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告诉我们,志向主张不同啊,不要在一起谋划共事。
我们不管是选择事业合作伙伴,还是选择人生伴侣,一定要尽可能做到志同道合,但这句话也不要轻易的说出口,说我和谁道不同,我和你不为谋了,我们就断交了,也不要轻易说。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学习下一章,论语卫灵公篇的第39章。
子曰:“辞达而已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明天早晨我们在一起学习和探讨,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回馈,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