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世人皆知吟唱她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道她早年生活优渥舒心,晚年颠沛流离,却少有人知道她众多愁苦的背后,不单单是因为丈夫赵明诚的离去,还有为名声奔波受累的辛劳。
好在世人皆以她一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敬爱地评价她为爱国词人。一生为名所累的她如果泉下有知,应当也该欣慰。
一,她是藕花深处走来的女子,早负才名。
说到她的早负才名,不得不提她与赵明诚的一段佳话。
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当时的李清照才华已渐露锋芒,并得到了当时文坛的认可。赵挺之也因赵明诚的梦而向李家提亲。门当户对,自然天作之合。
然而,你以为他们的婚姻就像传说中那么美好就错了。虽然每天吟风颂月,舞文弄墨,看起来风雅得很,完全不用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也没有孩子,不用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简直人间仙侣!
但是!你看,一个但是就是提醒你所有美好后面必有不堪,一阴一阳谓之道!哪有100%美好?
事情是这样的,李清照的父亲与当时朝廷全力排斥的所谓“元祐党人”有牵连,被罢黜远徙。早已名声在外的李格非一时名誉受损,朝廷说贬就贬,放在当今的官员身上,想想脸面上是挂不住的。但是被贬的也不是李格非一人,宋朝的大才子苏轼也在被贬之列。尴尬就尴尬在,处理这个案件的,正好是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李清照曾写信给公公,“何况人间父子情”,恳求公公营救父亲。
放在今天来看,这也是情有可原的,谁出事了不想找个沾亲带故的来庇佑一番,何况一个亲爹一个公爹,关系何等亲近。而她的公公在这一刻为了显得大公无私,非但没有营救,甚至把过门两年的李清照遣离京城,只因宋徽宗下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而株连元祐党子女正是赵挺之出谋划策的结果。赵挺之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只顾及自己的名声与仕途,完全不念亲人情分,只可惜随后赵挺之也在党争之中遭受打击,死后三天家产被查封,赵明诚也被罢黜官职。
到头来,也是名誉尽毁。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李清照及她的一家,原本是一段佳话,如今却有被人看笑话的嫌疑。
二,一枝黄花斜插,消瘦了谁的盛世年华
李清照随后与赵明诚来到青州,过起了隐居的乡村生活。
此间,二人“赌书消得泼茶香”。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其中快活滋味,为后人所称道。
如果一辈子就这么平淡快乐下去,我们也就读读“买得一枝春欲放”之类的小情调诗词了。然而历史没有给我们的女词人平淡的机会。
随着金人铁蹄踏入开封,原本留在故乡青州的赵明诚,在时隔多年后再次出仕为官。
1129年,赵明诚在江宁知府任上已一年有余,御营统治官王叛变,赵明诚不但没有带领兵民奋起抵抗,反而用绳子从城墙上“夜缒而出”。本该做一个奋勇在前线的指挥者,却弃满城百姓于不顾,做了逃兵!
这样的事情,不管穿越多少历史的尘埃,放在今天来看,也是为人所不耻的。李清照作为逃兵的妻子,更是愤愤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是对当朝者的愤慨,又何尝不是对丈夫的所作所为的痛恨和劝谏呢?
面对妻子的责备,赵明诚应该也是懊悔的,没多久,在前往湖州上任的途中,便一病不起了。在他病重期间,曾有一位北方的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请他过目,毕竟他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文物鉴赏专家。然而,不幸又发生了,赵明诚死后,便有人谣传他将一把珍贵的玉壶托人献给金国。
这名声的问题啊,有了一件丑事,件件莫须有的罪名就接着扣过来了。
李清照一生也是为声名所累,此时的她,为了丈夫的名族气节,毅然决定带着夫妻俩多年来收藏的全部古董文物,随着宋高宗一起南下,以此来表明自己和古董文物的政治归属。十五车的古董文物,年近五十的老妇,由北到南,颠沛流离。人家皇帝老儿是为了逃命,她呢,为了给丈夫洗刷名声!
多少颠沛流离,多少心酸疲惫,古董文物在南迁的过程中散失损毁大半。终于是,风住尘香花已尽,美人迟暮!词人那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谓是字字泣血,让人忍不住掩卷叹息。
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南迁的路上,李清照遇到了一位熟人,曾经的朋友张汝州。此时疲惫不堪的李清照,能够他乡遇故知,想来也是欣喜不已。何况这位有着军队财务身份的张汝州,对李清照呵护备至,让她在风烛残年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李清照的大半生,为名所累,这一次,她不顾儒家伦理的重压,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不顾世人异样的眼光,为了自己晚年的幸福,她毅然决定再嫁。
如果张汝州真的是值得托付的良人也就罢了,我们也会欣慰她的晚年有个依托。无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终究是凄凄惨惨戚戚。
张汝州接近李清照的原因是看中了她辛苦携带的古董文物。所谓结婚,只是他骗取文物的手段而已。当他发现李清照的收藏远远没有传说之中那么多,毕竟很多已经遗失,便立即对她拳脚相向,百般虐待。
命运之手有时是何其的残忍,让这个年迈的女子受此大辱。然而,此时的李清照,是真正摆脱声名的束缚了,她不再忍气吞声,兜兜转转。她给世人,给后来的女子都上了重要的一课,不要向邪恶低头,当断则断!
宋朝的礼教最盛,律法极为严苛,妻子状告丈夫,即便丈夫真的有罪,妻子也要跟着被判两年徒刑。但是李清照丝毫不退却,她毅然把丈夫告上衙门,检举张汝州科举考试舞弊的行为,并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至此,我们又不得不佩服这个藕花深处走来的女子,即使人比黄花瘦,可是她的气节永远如她诗中所写“生当作人杰”。如今的李清照,也是看透名声,她在亲戚的信中写道
“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声名啊声名,拥有声名的人就像饮海水,越喝越渴。好在,最后的最后,我们的女词人懂得了名誉难以捉摸,且随它去。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唯有她的词章如月华一般,穿越千年的尘埃,闪耀清辉。
掩卷,但闻晚来风急,那个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女子,似是旧时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