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一个上午,两个班,两种不同的方式上课。
【缘起】
早读连着第一节,匆忙之中,在103班上了《最苦与最乐》,按照我自己的备课思路上了第一节课。
首先,整体感知,布置根据提示快速阅读,理清文中“最苦——”与“最乐——”,以及最终的结论。学生很快速地通过文中的关键词句明确最苦是“未尽责任”、最乐是“尽了责任”,也从最后一段分析明确“责任越大,快乐越大,责任不可逃避”,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结论是应“勇担责任,不能逃避责任”。明确论点后,顺着文章分析各部分的论据,并对引用的疑难句子进行探讨。
第一节课匆忙地上,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充分,于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顺着上,感觉大部分学生有点被动。
【契机】
下课后,感觉刚刚的课堂有点不顺,另一个班的课在第三节,于是迅速利用第二节课调整上课的思路,翻改学生的预习作业,了解学情再去整理。
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其实都能够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但有的同学读完后,不明白文章的用意,有的同学搞不清文章的结构,有的同学对“苦乐循环”有疑问,也有的同学提到对梁启超的观点存在质疑“最苦的一定是未尽责任吗?”有疑点就是文章教学的好契机。
另外,结合本单元的主要目标:学习中华美德,修身正己;阅读能力,重点掌握“略读”,尤其是把握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文章。再结合之前在做的课题“基于学习分析的深度课堂的结构化思维培养”,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原本就是重点利用“略读”来训练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试图渗透阅读的结构化思维。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学习中,如何有向开放、重心下移,是我最近经常思考的问题。于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迅速调整了思路,即兴地上了第三节课。
【改变】
一、学情分析,问题引入
由于前面处理练习的关系,后面真正开始课文学习约三十分钟。导入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提问,也事先整理出学生预习时存在的疑惑,在堂上展示。
(意图:鼓励同学们积极质疑,在阅读中思考,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以问题为切入口,在教学中重点分析学生的疑难点,引起兴趣,推进教学。)
二、摆出问题,互动解疑
顺着问题,我把重点放在文章结构梳理方面。针对学生提出来的“为什么先写最苦再写最乐?”“为什么要提第五段的圣贤豪杰?”“引用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的核心都在于文章的结构理解,理清了结构,便能明确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后,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在梳理内容时,发现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划分有不同意见,有的读懂每个段落内容,但无法把文章的逻辑构建起来;有的认为文章是写苦与乐的并列结构;也有的对第五段把握不透。于是,呈现了学生的几种划分方法,由学生讨论并展示。
学生再结合文章,讨论文章的结构。在听学生的互动讨论时,有同学原来认为第一自然段独立成一部分,因为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以为是总起,在小组讨论后,让学生明白了第一段与后面的内容都只是讲“最苦”,逐步明晰文章层次。
在集体讨论时,大部分同学的意见都集中在第二和第三种分法。随后让同学代表起来发表意见。
同意第三种的代表认为,因为第四段开始在说最乐,而第五段最后一句“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圣贤豪杰最终也是乐的,所以这一段依然是分析“最乐”。
接着,同意第二种的同学则清晰地表明,第四段主要分析尽责后的乐,但第五段却说“君子终身之忧”,不只是说乐,还说到苦,分析既有“终身之忧”又何以得乐,所以是分析苦与乐的关系。
同学们听完两种观点后,大部分似乎都被支持第二种分层的同学说服了,于是我再进一步补充我的看法,也提醒大家注意各部分的连接词,如第四段的“翻过来说”,第五段的“然则”。
在分析引导的过程中,顺势对文段的句子进行讨论,如同学提的“苦乐循环”、“卸下”与“解除”的区别,让学生试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最终推出了文章的结论要“勇担责任”。
最后,顺着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了“苦乐循环”,补充了写作背景,从而说起了“公德”与责任。
【反思】
1、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有很多,但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才能准确定位,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
2、课堂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前期一直致力于预习方面的尝试,既然预习了,回收了,便要应用,如何把预习回收应用在课堂上?如何有向开放?如何重心下移,更是新基础理论指导下,应该去思考和实践的。
3、课题是一个契机,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探索,不应只存在与结题报告中,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应用。
4、本周听到熊老师的一句话“理念生成风格”,有了理念,多去追问是否合适,从中调整,或许会更有实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