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和0.99
老师通过报课,参加了内心成长的课程,同时接触到了优秀的人,都是些大明星、牛人。跟他们有机会有交流,自己的身价就提升了,在底层的时候,重点是提升自己的技能,而要往上爬,重点是提升自己的心力。
成功是成功之母,你一旦成名,你就有就会选择最好的剧本,你就会出彩的机会更大,形成一个正循环。就跟老师要找到好的学生,销售要找到好的客户,一个道理,越来越好。
蝴蝶效应,越好越好,越坏越坏。
推荐了一本书:《逃不过的经济周期》,简单的说,就是,月有阴晴圆缺,波峰波谷,是一个谁也逃不过去的规律,所以看见别人不火了,也不用说人家不行了,这就是底层规律。
1.01和0.99,前者是正循环,后者是负循环。(在没有成功之前,一定要做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就是正循环)
关于董宇辉事件:如果你是俞敏洪,肯定不能依赖单一IP,风险太高,和道德无关,商业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是董宇辉,是不会离开的,因为离开了资本,很快会被忘记。爆红是有运气在其中的,抓住了就会成功,人的能力是差距没有这么大的。如果你是小孙,你也必须做这个打手和背锅的人,这也是你的价值。
2.如何把自己卖出一个高价?
人人都应该是好的销售啊,充分了解产品的优劣,卖给真正需要他的人,而不是欺骗,如果你是伪劣产品,早晚是要翻车的。但是如果你不会宣传,又卖不出去。这就是营销和广告的价值,适度夸大。
目标导向的三步曲:
第一,你的对象是谁?你的客户是谁?
第二,你希望他干什么?
第三,你怎么做,才能让他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
在自己所谓的做自媒体的事情上,这三条根本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卖出去呢?我所谓的做自媒体,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爽感而已,所以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根本没有满足别人的需求啊。
人设:
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要去哪里?这个人设是为了帮助达到你获得机会,达到目标。
我现在还是没有自己的人设,如果我想成为董宇辉那样的人,我的人设,首先可以做的,就是把他的访谈整理出来,还有就读他推荐的书,告诉别人,我的价值观是这样的,我就是个小小的董宇辉,如果买家正好也需要这样的人,那我不就会被看见了吗?这就是路径。一个老师,一个传业授道解惑的老师,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隐私和真实的都写出来,那样就没有距离感了,就会被人给轻视,你必须要了解人性啊。
面试的本质:
其实是一个没啥大逻辑的过程,从自己过去招聘的经验,也是这样的,就是聊起来了,感觉价值观吻合了,呵呵最后就成了,想通过面试看清一个人的能力,不太可能,所以才会说要有试用期的,面试说真的,就是靠的一个感觉。
凡事都有对象,凡事都有对手,所以你必须要表现自己,让面试官觉得你比别人更优秀,能帮面试官解决公司的问题,才能把自己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
错误的面试,以为自己就是去回答问题的,别人问啥,你说啥。必须是一个互动的聊天,你得主动,你得满足对方的期待。准备自己要问的问题,通过自己问题,让对方感觉自己有思想,或者是让面试官很开心的事情,让他有个存在感和价值感,哈哈,这个非常有意思,老师说这个就是送分题,很容易让面试官喜欢你,录用你的几率就很高了,譬如问,我看到网上对公司的评价都很高,很满意,你们是怎么做到的?面试官肯定非常愿意说,会说的很开心哈哈。
有目标,提前的做好准备,让面试官觉得你是适合的,态度是认真用心的。
在这里老师反复强调了,认真做功课的重要性。给我的启发也很大,我也经常会这样给自己开拓,我又不知道面试官想要什么样的人,我又不知道这个岗位到底适不适合我,我又不知道用户到底想要看什么样的内容,那你就要去研究啊去做功课啊,而不是自己在那里瞎猜,瞎干,根本干不到点上,如果你做视频,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那你爱咋滴咋滴,但是你要交易,就必须要去先研究这些问题,这就是没有成功的原因,在做重复的无用功,再重复一百年也没用,有用的重复不断迭代的重复一万小时定律才可以。
譬如你要去做一个磨课的人,一个讲书的人,一个图书编辑,一个培训老师,你不是在家里担心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不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而是应该去研究对讲书人的要求是什么,对磨课人的要求是什么。
譬如你要了解你的领导,如果你不知道,那就要去了解他,知道他想要什么。
把每一个问题当成一个课题一个项目来完成。
第一步,调研搜集信息。先在网络搜集信息+找身边的朋友了解。如果你躺在不知道的痛苦里,就永远是痛苦的,不会找到答案。其实我在做区域架构的时候,我就是先去网上找,然后又找的同行问,我其实是在这样做,但是没有提炼整理成方法论,在做别的事情也这样做,所以我做的事情,就很没有安全感和确定感,好好坏坏的,没法提前评估,全靠当时的发挥,这就是焦虑不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必须找到价值观和方法论,做起事儿来,才能稳妥游刃有余。
第二步,就是去分析自己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同时也是分析,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还是就是个感觉,叶公好龙。
第三步,就是行动,补自己的能力,配的上。就像老师,第一次面试被拒绝,想办法获得第二次机会,同时回去恶补财务知识,就获得了自己非常想要的那个职位,目标欲望是背后最重要的心力支撑,不然早放弃了。
只要你想知道的信息,最差最差花钱都可以买到的,如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行不行,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自己前期的调研没有做,准备工作没有做,沉浸在情绪的漩涡里捆绑了。
反常识:
又打破了我过去的两个错误的认知。在以前,我的认知是,不要去猜测别人不要去迎合别人,要做真实的自己,如果总是去猜别人,这就是不真诚,去迎合别人,就是虚伪,觉得那是心有城府,是阴险,哎,都负面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怎么被植入的,就是因为光上学,简单的就相信了课本里讲得那些东西了,到了现实中,还强扭。而实际上,这才是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啊。这跟知行合一,并不矛盾。如何做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个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反复说明白的问题。这也导致在工作的过程,没有足够的换位思考,老板想要什么,就是想着自己想干什么,就真的是个傻大姐,有啥说啥呵呵。
另外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你要足够好,才会获得机会。而实际上,你不需要足够好,而是让别人觉得你足够好就可以获得机会。而一旦你上了牌桌,在实践中就会越来越好。就跟自己说当老师当咨询师一样的,你不是一开始先修炼成最好的,然后才能开始收学生,而是一定在自己还不完美的时候,就让学生觉得你很优秀,从而来给自己获得机会,形成1.01的正循环,就会越来越好。这也是我过去为什么陷入心灵困境的一个很大原因。不敢去实践,想着自己一个人闭关修炼成仙后,才能做事。这就是人事物的发展规律无知,所以导致了错误的方法啊。如今来看,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方法出了问题,行动自然也就是错的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播+录课+咨询+开课,与学员充分互动,有问题不断地修正,而错误的做法,就是自己在家里看书,闭门造车,自己过去的做法曾经是对的,但是那个时候认知不到位,没有正确的看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自己迭代提升的机会,反而只看到不好的地方,从而否定了自己,就没有心力继续做下去。以为别人都是很容易就做的很好,其实大家都是普通的人,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是一样的,你只是没有看到别人吃苦而已,并不是别人没有吃苦。你只看见台上一分钟,没有看到台下十年功,就否定自己了,就夸大了别人,就自惭形秽,就放弃了,这怎么能行啊?
3.换位思考(用于任何事情)
这个说起来容易,你换了位置,其实脑子里还是原来的场景,还是觉得别人应该按照你做的那样做。别人要什么,别人需要什么?
要想出奇,必须先守正。一切的苦功夫都是不能少的。
老师反复的强调,如果非要掌握一个心法,那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背后,是大量的调研和用功。
举例高考是什么?就是在知识点范围内,晒窜一批人。老师当初就是研究高考卷子,要去研究出题老师的思维,把基础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组装成一个看起来很难的题,而不仅仅就是个学生傻傻的做题而已。这个也可以用来教闺女考试啊,我不是没有能力帮闺女规划和找到学习的方法,而是我没有用正确的做事的流程和方法,只是现在慌乱无序的情绪中,越焦虑,越觉得自己很失败,其实真的不是自己不行,只是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方法而已。
考研究生的时候也是,研究那个专业课出卷子的老师是谁,然后去听他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跟别人差距很大,可能考不上,所以后来换考了印度语。
英语很差,为了考好英语,发现最主要的是记忆,所以去找一些脑科学的书,找到大脑的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单词的方法。所以英语最重要的还是足够的单词量,短时间内多重复,每三组十个单词反复的背这些单词。如何让单词进入潜意识,晚上背单词,不能干别的,必须背完就睡,早上起来不上厕所,先把单词复习一下。这个方法,我可以用来在闺女身上啊。
这课里讲到,面试,说的还挺有道理,不用你自己多优秀,而是你要让别人觉得你优秀,你就成功了,只要上了牌桌,就全是正循环了。面试官和公司,都得帮你啊,证明他们没选错哈哈,当然了你要是太烂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