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在楼上邻居家玩,然后匆忙下来说要拿轮滑再上去,和妹妹一块玩,并要求他妈妈陪他一块上楼。
他妈妈不愿意去,让他自己去。
好家伙,一听他妈妈不陪他上楼,就疯了,大哭大叫,说,讨厌,以后我再也不理你们了……。
哭着就跑到卧室里并狠狠地关门,在里面还是嚎啕大哭不停歇。
我认为不能让孩子的哭声成了要挟父母的武器,一有不高兴,不随他心愿的事情,难道就要通过哭来让家长让步?
在我这里行不通!
那就哭吧,在屋里待了大约二十分钟,自己出来了,我问他,哭够了吗?以后还这样任性吗?
他摇摇头说,够了,不了。
有时候不拉下脸来还真不行。
有位心理学家说,孩子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的映射。
父母对孩子强烈要求或者禁止做的事情,都是父母孩提时代自己所欠缺或过多输入的结果,是内心一个小我的累计到一定程度的爆发。
这么说吧,自小我就是个五音不全的孩子,直到这么大了,唱歌还是偶尔在调上的那种。当然,有时候聚会唱歌唱的非常好的人未必会让大家记忆深刻,反倒不如我这种唱歌完全不着边际的能把人唱的想撞墙的,被人记忆长久些。
羡慕那些能唱能跳的,严重具有文艺细菌的,招人喜招人爱的,多好!
于是,我就要培养我的孩子,朝着能唱能跳的目标努力,最好还得会种乐器,男孩子学个钢琴吧,和朗朗,李云迪似的,多帅气啊!
那就抓紧报班吧,在千挑万选后,找了个艺术培训班,找了个我和媳妇都认为不错的老师,一对一的上课教孩子。
刚一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充满了好奇,还能坐下来静静地学,弹。时间长了,他就觉得枯燥,无聊了,就不想学了。
这哪成啊,钱都花了,而且最重要的也是为了你好啊,怎么能说不学就不学呢?得坚持,你不是想要个山地车嘛,好好学,爸妈买给你!
又过了一段很长时间,学的不耐烦了。一边儿教育他,你看,你爸唱歌唱歌不行,也不会跳舞,更不会演奏个乐器,这在人前人后的多没面子啊,显得自己多笨哪,难道你想重复爸爸的故事?!一边儿诱惑他,你不是想要个iPad吗,好好学,爸爸买给你。
有时候,孩子坐不住或者心情不好,我就得好好开导他,要顺从老师,让老师好好教你,一定要好好学,学到手是自己的。
当然,为了学好钢琴,是要吃点儿苦,甚至放弃些什么的,比如,别的小朋友放学回家在玩的时候,你却在练琴。别人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你仍然在练琴。我不知道你心里满腹委屈,虽然我能看到你蛮期待,蛮羡慕的眼神,希望我能带你去玩。可我假装了没看到,没看懂,心一狠,还是让你继续练琴。你没说什么,你屈从了家长的意思,放弃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成了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当别人的爸妈讨论你的时候,是表扬的对象,是被追赶的目标,成了家长群中一颗新星……。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稍感欣慰,觉得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值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你的钢琴等级越来越高,我的头发也有了些许花白。
但,这又有什么,你是我心中的孩子,是别人讨论的焦点,让我们脸上很有光。
我们未曾知道,你已经压抑了自己很长时间。
有一天,我在陪你练琴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我们发生了争执,你气愤的狠狠的合上了琴盖说,我再也不想给你练琴了,我受够了!你爆发了。
我惊呆了,傻傻地站在那里,甩手就给了你一巴掌。你满眼泪水的扬长而去。你恨我恼,这是怎么了?我想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付出那么多心血,你却不领情。我不就是想不让你重复我的过去嘛,一切为了你,难道还错了不成?!
我很迷茫,忙活半天来,收获了什么?收获的难道就只是父子感情的隔阂?
我向有关老师求救,人家告诉我说,这是我的一厢情愿,是一个我心中的小我在作怪,让孩子成了那个为我实现未曾达到的目标的“我”,从而代替“我”去实现自己幼年时代的目标。
我忘记了要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的终极目标,忘记了孩子终究是大人的一面镜子的事实。
直到有一天,我真正做了家长后,才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好的、称职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