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直接又冰冷,曾被村庄里的每个人拒之门外。她的直白吓到了人们。
当真相被寓言发现的时候,她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寓言可怜她,把她带回了家。在家里,寓言用故事为真相装扮,给予真相温暖并再次送她出门。
身着故事的外衣,当真相再次敲响村民的家门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被迎进了村民家。村民们给她烤火并邀请她在他们的桌子边吃饭。
—《故事思维》 犹太教育故事
我家姨娘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女人,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去的亲戚家就是她家,一边旁听好玩新鲜的故(ba)事(gua),一边似懂非懂的窥探成人世界的规则。同样我的母上大人也是个出色的storyteller,再推广点说,似乎我们那个小城的每个已婚妇女都有各自的一套叙述方式,有的插科打诨嬉笑怒骂,有的欲扬先抑出其不意,这好像成了辨识她们的独特记号,亲切的,很踏实。
后来离家工作结婚生子,遇见的人越来越多,却发现了一个纳闷的事,怎么现在的人儿都不太会讲故事了呢?你看一看半死不活的例会现场,苍白的数据呀结论呀表格呀目标呀虽然无从反驳,但怎么就很快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私下闲聊也是,哈哈一笑,转脑就忘,那种让人印象深刻的讲述真心是不多了。
明明人们的学历和素养越来越高,城市和平台越来越大,生活和见识越来越广,就像那句话说的:好看的面孔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最近一本书让我读了很久,安妮特·西蒙斯的《故事思维》。这个人并不算陌生,曾创办美国团体程序咨询公司,也是将故事思维运用于商界的先驱,此前的《你的团队需要一个讲故事的人》是其代表作,也是畅销作。很多主管领导的桌边都会摆着这样一本书,其实我觉得,讲故事这个本事啊,不论什么身份地位,都是get到的人比较容易幸福。
尤其是当你面对一个不那么友好的环境,不得不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化敌为友;或者是身处怀疑与争论的漩涡,需要说服或影响他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试着讲个故事听听吧。
不得不承认,这世界是属于讲述者的。
因为故事不那么直接,它更柔软,不易招来抵触。
那么一个好故事该怎么讲呢?
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和叙述风格千人千面,当然不可以定个模板一刀切,但是有一条黄金法则和绝对禁忌是我的总结,也是《故事思维》这本书里提到的核心。
黄金法则就是“具体”。以时间、地点、人物为背景,事实才能成为真理。故事比事实更“真实”,正是因为它是多维度的。如果你只是笼统的介绍“某年某月某一天”,那么你的故事很快就会被忘记。但如果你能够细致入微的描述了那天的天气、那个公园里路边晒太阳的野猫和嬉戏玩耍的孩童,还有当事人说话时的表情和姿势,那么这个故事很有可能就被你讲活了,想忘都忘不掉。首先要先让人记住,进而影响他人。
绝对禁忌嘛我觉得这的确是许多人的送命题,那就是永远不要自视高人一等。我的上一家公司曾经有一个领导,每次开会的时候都试图与我们拉近距离,也时常用开玩笑的方式和我们聊天,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他的指令也总是被阳奉阴违,这并不完全是职场氛围的问题,和他自己的讲话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他的经典句式是“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和“我早就说过”,干啥玩意啊,这两句话一出场立刻显露出“你们都是傻逼”的潜台词,就算他此刻是真理的化身,人家也会掉头就走。人们会很敏锐的捕捉到你的不尊重,而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说话,自高自大、不耐烦、缺乏尊重的语气出卖了你的真情实感,散发着令人敬而远之的气味。因此,在叙述之前,最好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不要本末倒置,只想着改善语气,而不去调整情绪。情绪调整好了,语气自然顺了,要知道积极和善的语气是装不出来的,硬要装出来,就会给人装腔作势的感觉。
失败案例如下:
俗语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的聪明,在于不自作聪明。这也许是很多现代人讲不好故事的症结所在吧,以为自己高屋建瓴,其实在对方眼里只是个自说自话的小丑。
前几天我和我母上大人打电话唠嗑,向她控诉正在学吃饭的小肥羊把米饭撒的满地都是很来火,她跟我说,上周六和我爸去吃我家表姨娘家女儿的喜酒,席间她表哥家两岁半的孙子如何把一只烤鸡吮的个只剩骨头,然后又如何用油腻腻的小胖手去摸人家新娘子雪白的婚纱结果遭来他娘一顿暴打后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故事,绘声绘色,我听得都笑出了眼泪。然后转念一想我家小肥羊乖乖坐那吃饭的样子,立马就忍俊不禁,气也全消了。
是啊,如果我娘也是个乏味严肃的人,一本正经的告诉我“小孩子学吃饭都是这样的”,并且指令我要耐心,估计这场谈话会以冷场而告终,而她的建议自然也不会让我买单。
自古情深难留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其实套(gu)路(shi)背面不也藏着情深意切的蕙质兰心嘛,用一个小故事就能智取的事儿,哪犯得着碰的头破血流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