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
致方木,
致为人民百姓的安全负重前行的警察群体,
也致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罪”,
沉沦可以,跌倒可以,
但在那些人间恶魔再次现身时,
我们必须跌倒在高于他们的上方。
只要我们一直坚定地攀爬着,
不惧黑暗,向死而生,
就能永远活在光明的这一端!
你与恶龙缠斗过久,终究会变成另一条恶龙;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将回望你。
——尼采
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开始阅读《心理罪》系列小说。当时的我全然没有想到,这位作者会在今后的岁月里,用印刷出的铅字和那个叫做方木的人扰乱我的思绪,增添我的悲喜,丰富我的精神,改变我的一生。
尽管作者雷米不是中文系科班出身,在人物的刻画与气氛的渲染方面会存在一些瑕疵,但不得不说,他真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能够把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几乎写到极致。
作者用九年时间写了五本书,从《第七个读者》到《城市之光》。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知的心理画像技术,偏执地相信正义的主人公,四个深入心海的女孩,泳道里沉浮的生命,空洞的城市夜景,教化场试图改变的人性,暗河中的盲鱼,公开掠夺黑暗的城市之光,一切的一切,源于故事中的开始——那个叫做方木的少年。
方木,我究竟是怎样认识你的?
“那是一把烟迹斑驳的大号军刀,塑料刀柄已经被火融掉了一部分。看到这把刀,方木立刻回忆起被它顶在脖子上的尖锐痛感。”
1999年,《第七个读者》,谁也想不到,一张借书卡竟成了十一个的年轻人死亡的导火索。长发飘飘笑容明媚的陈希,白色的公主裙与血色的嫣红,火海中狰狞的面孔与融化了刀柄的墨绿色军刀,那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三个字,青涩烂漫的纯真时代在一片血色中远去,一个悲恸而沉默的男孩在废墟中挺立。
那一年,方木21岁,陈希21岁。
“他想摧垮我的心理。也许,他自己也快到极限了。”
2001年,《画像》,以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杀手为名,模仿犯的屠刀伸向了校园里与你有联系的人,而你,仅仅是一个承载了太多的学生而已。烟花灿烂间,热切的双唇和空洞的泪眼,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该有多好。如果心理画像是那个杀手的专长,那么就让你在敌人最擅长的领域,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伏法!
那一年,方木23岁。
“任何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即使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律师也不例外。”
2004年,《教化场》,一个在孩提时代所做的近乎恫吓的举动,会对一个人的心理造成多大的影响?迷失方向感的少年,害怕毛绒玩具的女人,恋童癖的律师,还有永远除不去异味的纯真少女,斯金纳的教化场实验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而你,只是做了一个警察该做的事,仅此而已。
那一年,方木26岁。
“我们可以让你消失得无影无踪,成为永远的失踪人口。比如,把你熔在一块钢锭里,再沉入海底。”
2006年,《暗河》,跨境幼女拐卖,生死战友或含冤入狱或奋战至死,一切秘密的答案隐藏在遥远闭塞的陆家村。淌过脚下流淌着的汹涌暗河,你毅然深入幽深的龙尾洞。安息吧,熔在钢锭里的兄弟们。为了争取人民的美好生活而牺牲了的你们,都是一尊英雄雕像。
那一年,方木28岁。
“一切都无法重来,就像方木无法在紧急关头欺骗自己的内心。只是,那个宛若野草般的女孩,最终死于方木的疏忽。”
2010年,《城市之光》,天使杀手自诩为城市的一道光,法外行事让裁决审判失去本身的意义。你所面对的不是天使杀手,而是一座城市,而是这座城市心怀怨念的,每一个人。当黑暗以太阳的名义公开的掠夺,你是熄灭这道强光最后的砝码。终于,你找到了那个你愿共度一生的人,而那个善良的女孩,闪着泪光,愿你永不知晓。
那一年,方木32岁。
这个从校园走入社会、最终成为一名警察的坚毅少年,这个永远没有机会对心爱的女孩说出“我爱你”的悲情男孩,这个孤独勇敢,对犯罪有着天赐嗅觉的心理画像师,这个偏执地相信正义,相信勇气,相信牺牲价值的警察,这个燃起我们热血,又为之痛哭的人,正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带着他残缺的右手,继续做着那些看似寻常,却又改变世界的伟大举动。
“方木,我曾经希望你将来当个警察。现在,我收回这句话。”
这句话出自方木的好兄弟邰伟之口,也是《心理罪》里面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在现实中,多愁善感的警察总是会被磨得棱角全无。
方木不适合做警察,因为他能看懂罪犯心中的苦闷,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人性泯灭的罪犯。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无法制止犯罪,他无力去剖解每个人的人心。这是永远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也是我们当下社会感触极深的一个主题。因无力探知而只能独善其身是一种主流的选择,小说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人,但总需要有人去反思,文艺创作的最终目的就应是如此。
最近几天,我重温了《心理罪》系列的全部五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似乎在渴求一种贯穿始终的偏执去翻阅这了然于胸的文字和早已熟知的情节。带着死亡的借书卡,十一个战栗的年轻人,陈希在电话那头轻声地说:“如果,下一个是我,你会难过吗?”,血色的新年会场,充满火光的宿舍,吴涵冷酷的阴脸和锋利的军刀,孙梅在火海中狰狞的面孔,直到暮色四合,纸面将尽,最后一页上雷米清晰的告别“与你此世永别,与你两生相望”。
我合上书,一个人来到窗边,看着夕阳从这座城市的胸膛慵懒的穿过。阳光洒在我们视线所不及的每个角落。其实,世界并没有我们看上去那么美好。每一天,在我们所不知道的某个角落都在发生杀戮,而总有一些人,带着内心执着的善良和偏执的正义,肯以宽恕和自我牺牲的方式去挽回一座城市的安详与宁静。
亦如方木,亦如像方木一样的人民警察,亦如渺小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