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我想,大概这辈子,都很难忘记这一天了。
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正式结束,我的考研梦,也在这一天,彻底宣布破灭。
有人说,考研堪比「浓缩的高考」,鬼知道备考的那段时间,都发生了些什么?
每天5点多起床去图书馆占座,晚上图书馆关门了,继续转战自习教室,自习教室也灭灯了,去宿舍冲个澡,到楼下生日屋里继续奋斗到凌晨。
这样的日子,体验一遍,也就够了。
如果把这些经历,乘以2,你还有勇气,继续向前么?
别人为你作出的「考研」决定,很难坚持到最后。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常听见有人感慨:怎么办,我的大学真的好迷茫啊!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每次看到一些鸡汤文,都感同身受。
那么恭喜你,起码,在你的大学生活,还能意识到自己正浑浑噩噩,随意打发着光阴,想要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一些指南,完全能让你找到改变的方向。
于我而言,大学时光真正的残忍之处就在于:我从来不曾感觉迷茫,可日子一晃,就这么没了。
一转眼,已是大三下学期,等校园里,各种考研班的广告打得飞起,才开始,直视这个问题:
我,要考研么?
是实话,当时作出这个决定并没有耗费多少的脑细胞,一个打给父母的电话,一通和大学里最好闺蜜的谈话,足以帮我作出决定。
既然大家都觉得考研是真理,那就一个字:考!
考研要量力而行,没足够的准备,不要轻易挑战跨专业。
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大三下学期的6月,而直到3个月后的开学,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放弃算了。
曾有人一遍又一遍告诉我,跨专业考很难,跨专业跨考名校,更是难上加难,最终自己还是选了一个最高难度的,跨专业跨校。只因为不甘心,考研这条路,不完全是自己选的,总觉得,不选个好点的,对不起自己。
现在想来,当时自己凭借的不过是一种蛮勇。
选择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每年300多人报名,只录取10几个,其中还有几个是留给本校的。专业书,加起来7本左右,全部得从头来起。
到9月下旬的时候,专业书,我一本都还没看完。就算之后每天起早贪黑,结果,最终还是一样的悲惨,有一门专业课,不过拿了60分左右,而满分,是150分。
工作后再考研,真的现实么?
一次注定失败的考研风波,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
就这样,「完美」地和校园秋招擦肩而过,同时让简历上实习这一块彻底成了空白。
从没想过,工作后的状态会是这样的:一个月的薪资,解决了房租和伙食后,几乎寥寥无几。毕业了,还是得领着家里的救济粮。工作环境,不像是电视里演绎的那种高配备。同事,各司其职,根本不会像以前的同学那样,在你遇到麻烦时,对你各种热心。
工作后,心理落差真的很大,这是我,和很多初出校门的普通工作狗共同的心声。
而工作上的苦闷,也成了我第二次将考研提上日程,最直接的原因。考研成了逃避职场现实,寻求校园安逸生活庇护的最佳渠道。
可工作后再考研,真的现实么?
辞职后,在宿舍备考。身边没有督促自己的伙伴,睡觉睡到自然醒,刷刷手机,一天就过去了,这种经历,在那段时间里并不少见。
朋友圈里,看别人各种晒工作上的美食,研究生的惬意生活,心中更多的是羡慕,实在是很难转换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了。不敢发说说,不敢联系好友,怕他们问起自己的现状,怕如果这次依旧不能成功,他们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最关键的是,经历过工作的日子,真的很难再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
第二次的失败,说意外么?似乎也并不,有些事情,从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研究生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你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是怎样的?
反正肯定不是这样:
每天6点多起,去实验室,完成最基础的工作,晚上10点多才能回到寝室。当学姐象征性想给你点工资时,你却被导师喊到了办公室,暗示这笔钱是要从他的科研经费里扣除,你还是无私奉献一点,工资,就不要想了。
常听研三的学长学姐吐槽着,自己快毕业了,论文改了十几遍了,导师还不让过,关键是,导师一点意见都不给,只是不断告诉你,他不满意。
这是我从大学里一个要好的,考上了研究生的闺蜜那里听到的真实经历。
选导师,真的很重要。这是在她入学第一个月,每个星期都要给我打两三通电话里,反复强调的事情。
而对比之下,我另外一个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室友,稍显幸运。刚开学,导师就给了她一个专利,还给了她一篇现成的论文,让她去发表。
但三个月后,却从她口中听到了那句颇有讽刺意味的:自己学到最多的,居然是如何帮导师收发快递。
这些,不过是研究生生活的一小部分,有时候,研究生生活,真的没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如果你利用好这段时光,还是会收获颇丰的。
最后,想给想考研的你,几点建议。
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失败,见证过成功才能有话语权。
在考研上,自己曾走过不少弯路,希望,打定主意要考研的你,有些能够提前注意到。
就准备时间而言,一般考研,都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不用太早,因为长时间熬夜复习,最终选择放弃的,不在少数。大三的那个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段,重心还是要放在专业课上,政治英语,报个考研班,或者网上买个网课,平时带着每天复习一点,也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想要跨专业,考一个不错的学校,那么,自然是越早越好,平时有空可以去旁听校内该专业的一些课程。
选学校,选专业,真的是个技术活儿。能理解很多人想要考个好一点学校的心情,但凡事真的要量力而行。一般是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根据每年的排行,再去网上看各个高校的评价。但如果你看重的是学校,那选择名校的一些冷门专业,新设立不久的专业,一些以理科著称院校的文科专业等等,会相对容易许多。各大高校官网上的录取比例,是你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找个考研的研友真的很重要,考研是个辛苦又漫长的过程,一个人孤军奋战,很容易就失去了继续努力下去的欲望。想要在宿舍,一个人安安静静复习这种方式,基本上,是不太可取的。要去就去人多一点,像图书馆、自习教室等等,平时有很多人在那边复习的地方。最好能找个固定的伙伴,彼此督促,看到别人在学习的时候,就算你想偷懒,自然而然,也会重新找回动力。
专业课复习上,真题,一定要反复刷,这是无数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事实证明,不少真题,会原题重现。至于专业课资料,最好去网上找去年或前年的录取名单,通过人人、QQ找到这些学长学姐,他们是最佳的资料来源。之前碰到过这样一种情况,经一个研究生学长提醒,我一同学,才知道,考试时,其实还有一本指定教材,在大纲上并没有出现,是为了拉开差距,故意没写上去是。贴吧等等上,也有不少人自称学长学姐的在卖资料,这时候,还是得小心留意,不少人,只是打着幌子,并不是真正的研究生。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上面的一些经验,不一定都适用。
在我看来,考研,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坚持,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坚持面前,都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
如果,你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那就不要顾及其他,远离手机,早起晚睡,有计划地学习,是对考研最起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