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考结束后,搬离学校前。教室、宿舍里一片狼藉,课桌、椅凳横七竖八,纸片碎屑随处散落。不知道是为了庆祝毕业还是为了“解恨”。有的人扔书,有的人撕书,有的人甚至烧书。
这书像是附有法力的符咒,将其如僵尸般定格了三年,现在法力失效,定要将它毁弄一番,以解心头之恨。而大多数的乖学生,则是整齐打包义无反顾拿去卖了当作路费,轻松回家。
我问正在收拾行李的同学:“你不多留点吗”“留着干啥,以前都不想看,毕业了你还会看啊……” 很有道理,于是找来了麻袋,装满拽到卖书的地方,五毛钱一斤,过完称,收废书的人,拎起麻袋,将书从麻袋中抖落。
在废书堆里,猛然间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解过的题,还有那不值得骄傲的分数...
当满载的货车开走时,突然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有些狠心,毕竟那些书真实地承载了我高中生活,记录了当时的思考,当时的心情,当时发的呆走的神...这是实实在在的印记、实实在在的联系,那一刻像是看着自己的朝夕相伴却不在意的宠物突然被装进车笼,被运往屠宰场。
学校教育对我们干了什么,非要到“离别”的时候,才会有所触动。是什么让我们对学习如此抗拒。让我们觉得学习就近似等于痛苦。
有这样一则可能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巧妙地偷换了孩子们的行为动机,由原来的自娱自乐变成了为换取报酬的辛苦劳作。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扮演着老人的角色。考试分数成了检验学习的唯一标准。高分快乐,低分痛苦。学校教授拿高分的技巧,却没有教会我们考试结果不是学习的全部,学习应该是一个获得快乐过程。
如果说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是万不得已的,不得不让我们被动学习,那么当我们走出校门,在完全可以自由主动地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否能立马从坑里跳出来,是否对学习还抱有在学校时的态度。
哲学家叔本华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是受到阻碍称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所以,人生路上痛苦是常态,幸福是暂态。也就是说幸福就是不断地“得到”。
而“得到”不是要来的,只能是换来的。要得到想要的,光想是没有什么用的,我们必须用我们有的去换取,我们有的就是我们的资本(时间、财产等),资本又由资本本身和资本背后的智慧组成,资本背后的智慧就是掌控资本的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又不能通过遗传和继承而来,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由此看来,学习是制造幸福的根本大法。可虽然学习能换来幸福,似乎交换的过程又比较复杂。其实不然,因为“得到”贯穿了整个过程,学到知识和技能、完成交换,本身就是在“得到”,在通往幸福的每一步都是“得到”,甚至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得到”。
而如果你察觉细微变化的能力足够强,那么学习就是即时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