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诗人的信》---里尔克著 冯至译 云南出版集团
一开始认识里尔克,是因为他的一句诗“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被这句诗深深吸引。第二次认识里尔克,是因为一部电影,电影里的里尔克是个苍白消瘦、敏感多思的青年。第三次认识里尔克,是这本书,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让我们看到了里尔克谦逊、善良的品性。冯至也是大家,他的译文也非常的有味道,这本书适合反复的阅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验。很多书读一遍是不行的,大学的时候读了些许书,现在大部分都忘记了,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新阅读我大学时读过的书籍,幸好,那时还有读书笔记,再一次的阅读,也许会感叹自身的变化,阅读就是阅读自我。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文字语言质朴真诚,他毫不保留他对诗歌对文学对生活的理解,他与青年诗人的相交不是老师与学生的相交,更像是好友之间的通信,在这里,我们只能阅读里尔克的书信,却无法阅读青年诗人的信,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诗歌是自然的,里尔克认为,诗歌是自身生命的书写,诗是从自己世界深处产出的,惟其如此,惟其从自身本源出发,一切本期自然,也许最深的感情,在最微妙的时刻得到解答,也许得不到解答,只能去体会,去捕捉这微妙时刻,有些人捕捉到了,却无法诉诸语言,只留心中一片怅然;有些人运用文字 语言的工具,将其变成了诗歌。感情与技巧,内涵与形式兼具,才能产出诗来。自身的最根本是什么呢,也许就是那无名的孤单吧,哈代曾经说过,多记点印象,少发些主见,木心先生也非常推崇这个观点,诗就是一个个印象的累积,等待豁然开朗的时刻。在里尔克的信中,我也看到了类似的观点,“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里尔克正是如此,十年的蛰伏,十年的谦虚与忍耐让他成就了《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诗歌是自然成熟的,不能用化学剂进行催熟的,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寂寞与孤独,不放弃希望,总有一天,她会向你招手,自然的来到你的面前。
该书还有一些附录,里尔克的散文诗歌都有一部分的收集,以及冯至对里尔克的理解,冯至也是个诗人,我想,唯有诗人才能更好的理解诗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