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不再敢说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偶尔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虚荣,因为我看的书实在不多,而看得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懒,就像坐在井边喊口渴,但是每次能捧起一本让我有兴趣读下去的书,我也真的会像渴了很久那样将它一饮而尽,每每饮完,总会引起非常过瘾的畅快之感和长时间的回味,我有时想常常读书的话会不会并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触,但我的懒并没让我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看《追风筝的人》时,我已经又四个月没有看书了。
说来可笑,我曾以为《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描写父子情怀的中国温情小说,所以刚开始读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书的内容与我想象中的差异太大,另外一点是,主人公小时候的一些算不得阳光的心思,居然让我很是着迷,我猜想很多人的童年都有阴暗面,当第一次看到有人把童年曾经有过的那些罪恶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我感同身受。但是总有一些人,我相信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即便很少—真的一直保有一颗至真至纯的心,至少在童年,比如哈森,还有他的儿子—索拉博。
鲁迅说: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追风筝的人》一定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它描述了太多的毁灭。
当看了太多的毁灭之后,知道米拉尔就要去找索拉博,我的心简直无法抑制住兴奋,我想这个悲剧至少会有一个还算美好的结局,就像作者说的,阿富汗人只看重结局,和中国人很像。我当时不理解米拉尔在害怕什么,不过是去那里—一个自己曾经非常熟悉的地方—把索拉博接回来而已,尽管他已经开始在描述路上有多么颠簸和危险,我还是觉得这根本不足以让他一开始拒绝拉辛汗的要求,但是慢慢的,我也害怕了,只是透过文字看着,看着书中所描绘的一副战后萧条恐怖的景象,过分的是,他还时不时拿米拉尔记忆中的画面和现在的景象作对比,这让人沉默,感到悲伤,我一边看着,一边去了卫生间,然后就靠在卫生间的窗户上接着看,忘了走出来,好像这个在整个温暖的家中相对于阴暗一点的地方,让我不至于与书中的情境有太大的落差感,但我还是被那贫穷、无助、冷漠所深深震撼,直到孤儿院的人对米拉尔说:
如果还来得及的话
看到这句话,我心里已经有一种被钝物撞击的疼痛感,虽然这时候我还未“见”到索拉博,而当看到负责人无奈的说,索拉博被塔利班买走了,他说他努力维持这个孤儿院,但还是不得不每个月把孩子卖给他们,否则他们会带走十个,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因为他并没有轻易放米拉尔进来,因为他害怕孩子看到暴力,我终于抑制不住的哭了,失声痛哭,浑身蔓延着悲伤的感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好长一段时间难以控制情绪。我最终没能再接着看下去,而是选择洗把脸吃个午饭,我最好应该再睡个午觉,把悲伤分解的差不多了再继续,但我没忍住,吃完饭就又看了起来。
我非常愚蠢的以为塔利班是一个国家,而阿富汗被美国控制,很穷,我开始明白我有多么不关心政治,甚至不关心时事,我太幸福。但是在这种幸福的生活中成长的我,却并不纯净,起码和索拉博比起来,我完全就是一个恶人,我会对一个在电扶梯上站在左侧的陌生人怒目相向,而索拉博却为了击中那个魔鬼的眼睛而害怕受到真主的责罚,那个给他系着铃铛,涂抹上眼影的男人,他叫他“大人”,和他爸爸一样。
每当书中讲到索拉博的眼影、他的胭脂、他的铃铛、他的睫毛,我就被刺痛一次,我爱索拉博,比米拉尔和哈森都多,我恨他为什么那么晚出现,那么悲伤的出现,那么单纯的出现,而直到书结束,我甚至没有再听到他说一句话,我想他手腕上的伤口一定很疼,他的眼神那么空洞,我想他哭着说:求求你,不要把我送回那里的时候,抓着米拉尔的手一定很用力,但是这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太过生硬和冰冷,他说他太脏了,却不知道这世界已经脏的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