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就在咱们国家黄土高原的北边、毛乌素沙地南边,可以说是中华文明起源探究工程里的一块重要拼图呢。这个宝贝地方是在上世纪70年代被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它之所以声名远播,跟那几千件流散在各地、精美绝伦的玉器密不可分。这些玉器每一件都像是一段历史的诉说,见证着那个时代的智慧与艺术。
考古队的邵晶副队长解释说:这个遗址那可是个“石破天惊”的大发现。这个词儿用得形象又贴切。“石破”,就好比那些沉睡了4000多年的石头。在考古学家们细心挖掘下,终于从地下冒了出来,就像是石头裂开、历史重见天日一样。而石峁这个地方名副其实,遍地都是石头,连建筑残留下来的也全是石构部件,所以才有了“石峁”这个名字。
经过这些年详细的系统性考古调查,专家们对石峁遗址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原来呀,这石峁遗址可不得了。有一圈保存得相当完整的石头砌成的城墙,就像古时候的城池一样坚固雄伟。而且这城墙还有配套齐全的设施,包括城门、角楼,甚至可能有的部分墙体设计得像马脸形状,我们称其为“马面”,这些都是古代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石峁遗址内部结构也颇为讲究,它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这内城城墙虽有残损,但全长仍有约2公里,占地面积大约是235万平方米;而外城墙则更为庞大,尽管也有破损,总长度能达到2.84公里,整个覆盖面积更是达到了425万平方米之多。
石峁遗址里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核心区域“皇城台”。这个神秘的“皇城台”就坐落在内城稍微偏西的中心位置,它就像一座被四面精心砌筑的护坡石墙紧紧包围的方形城堡。整个设计就如同古人智慧的结晶,巧借山势,浑然天成。而这座内城呢,正是将“皇城台”稳稳地环抱其中。它的城墙采用的是高出地面的石砌方式建造,每一寸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之美。
更令人惊叹的是外城的设计,考古学家们发现,外城实际上是利用了内城东南部原有的墙体作为基础,然后继续向东南方向扩建而成的一道弧形石墙。这一部分城墙大部分也都高出了地面,保存得最好的地方,甚至比现在的地面还要高出1米多呢。
我们知道研究历史就像剥洋葱,越深入往往问题越多。就拿石峁遗址的大型墓地来说,真是让人惋惜,那里的很多古墓在很久以前就被人盗掘了,留下了不少谜团和遗憾。考古学家们每发现一处新的遗迹,都像是拼凑一块儿历史的大拼图。但被盗后的墓葬,就好比拼图中缺失的重要部分,让我们对石峁文化的全貌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完整了。过去在朱开沟、新华、神圪垯梁这些地方,还有石峁遗址本身。考古学家们是通过“星星点点”的发掘成果,才逐渐勾勒出了石峁文化墓葬的基本面貌。但是,还是有很多遗憾。
根据目前的发现,石峁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用石头建造城市就像咱们小时候搭石头积木一样。考古学家们也没闲着。他们不仅继续对石峁遗址本身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还把目光放到了周边那些跟石峁同一时代的其他石城上。这些石城就像是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每一个都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最近几年,专家们就重点考察了一座名叫寨山的石城遗址,这也是石峁大遗址考古工作以及整个“考古中国”这个重大课题的关键部分之一。
在2015年,经过仔细的考古调查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这个重要的龙山时代石城聚落。就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镇王沙峁行政村的寨山自然村,这个寨山离石峁遗址大约60公里在其东北方向。它的内部面积约有60万平方米那么大呢!就像一座隐藏在地下的古代迷宫。
寨山遗址跟石峁遗址的文化内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好比是同一个大家庭里的两个重要成员。专家们认为:寨山石城可能是石峁都邑体系中的一个附属聚落,就像是石峁古城的“小兄弟”。所以,他们给这个地方正式命名为“寨山遗址”。
这个沉睡了4500多年的寨山石城遗址。为什么一直没被人发现呢?
专家分析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从春秋那个时代以后,这里的气候渐渐变冷了。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人们生活可不容易。所以住在这里的人们觉得这个地方不宜长期居住,于是乎大伙儿就集体搬家到南边暖和的地方了。而且呢,在古代这个石城处于一个边疆地带,经常受到战乱的影响,打仗频繁。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座空荡荡的荒城,没人住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风吹沙走就把这座石头垒起来的城市慢慢埋在了黄土之下。
时间来到了明代中期,虽然有少数人搬到这里定居下来。但他们应该忙于生计,看到那些裸露在外头的城墙石块,只当是普通的建筑材料。用它们盖窝棚、砌围墙啥的,却没意识到这些石头背后藏着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样一来,即使新中国成立后搞了好几次文物普查,大家还是没有察觉到原来这下面隐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石城遗址!
2020年9月份在寨山石城,考古学家们有了重大突破。最让人瞩目的就是发现了21座属于石峁文化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也就是大约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是全国首次全面揭开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石峁文化墓地的神秘面纱。这些墓葬呢,大多数是按照东西方向排列的。您想想看,就像咱家里的老式地窖,只不过这可是四千多年前古人用来安放逝者的“地下家园”。
在这21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随葬品。有温润细腻的玉器,也有朴实无华的陶器等各类陪葬物品,这些都是古人生活和信仰的见证。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仔细研究墓葬中的葬具、壁龛摆放以及是否存在殉人现象,专家们把这些墓葬划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类别。这样一来,就像是给这些沉睡数千年的历史故事分了章节,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丧葬习俗和社会等级制度。
这些墓地有个特点,就像那个时代的社会“身份证”一样,通过观察墓葬的方式、大小和里面的陪葬品,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人们分成了不同的身份等级。就好比电视剧里皇帝、大臣和平民住的房子大小不同。这里的墓葬也是如此,有的豪华庞大,有的简朴小巧,而且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大不一样,这都是当时人们地位高低的象征。这次是在河套地区的首次发现,揭示了龙山时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第一类墓呢,就像是古代人家里的豪华“套房”。有木头做的棺材、墙上有放随葬品的小壁龛,甚至还发现了殉人现象,一共有3座这样的大墓,每一座都大约10平方米那么宽敞。在墓主人左侧棺椁外部,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殉葬者,经过初步研究,他们确定这些殉葬者均为女性。她们被安置时是侧身朝向墓主人的,并且从遗骸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刀砍痕迹。具体来说,其中一位殉葬者的下颌骨有着明显的错位情况,这表明她在殉葬过程中遭受了刀劈的酷刑,手段极为残忍和野蛮。
第二类墓,也是有木头棺材和小壁龛的,但是没有发现殉人的现象,这类墓总共4座。虽然比第一类少了个“陪葬”的环节,但同样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地位。
第三类墓,同样是配备了木头棺材,不过就没有了壁龛,也没有殉人,这种墓有7座,规模稍逊于前两类,但依然可以看出是为有一定身份的人准备的。第四类墓就比较简单朴素了,既没有木头棺材,也没有壁龛,也没有殉人,一共有7座,可能是属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群。
另外,在这些墓葬周边还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就是有些人在灰坑里被埋葬。所谓“灰坑”,是指是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迹之一。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垃圾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简单说就是以前的垃圾坑。专家推测这个“灰坑埋人”这可能跟当时人们的祭祀活动或者特殊的丧葬仪式有关。
这片古代墓葬群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弥补了之前石峁遗址内墓葬因严重盗掘而造成的许多历史信息空白。简单来说,这次发现就像找到了一本4000年前关于我们祖先如何埋葬死者、如何体现社会地位高低的“图画书”。这些墓葬里的布置和随葬品,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早期国家形态下人们对于丧葬活动的重视程度以及不同等级人群之间的差别对待。这对于了解我国最早的国家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就如同拼图游戏中填补上了关键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