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到那13年间一封封舐犊情深的书信,漂洋过海来到傅聪身边;每每想到傅雷呕心沥血,将自己一生都献给文学翻译事业;每每想到他在“文化大革命”经受着批斗凌辱后,妻子与之共赴黄泉;每每想到夫妻二人在自缢前,备好遗书,一 一叮嘱身后事……心中便不由地感受到了人这一生中的诸般无奈和止不住的悲凉。
读傅雷的家书,几度哽咽流泪,几度辗转失眠!
“先做人,再做艺术家,再做音乐家,最后才做钢琴家”
这句在文中反复提及的核心人生价值观,最是能体现傅雷对子女的厚重而细腻的爱。
“先做人”,这是历来祖宗前辈所最为看重的。在夫妻相处中,他告诫傅聪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能勉强对方,择偶重在“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他叮嘱傅聪不用妄自菲薄,更要谦虚谨慎,为人低调,要时刻反省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也不忘反复强调要懂得回报、感恩;傅雷的严谨,比如会在给傅聪的每封信上标上序号,以免造成信件流失而不知,还有对金钱的管控,要不被金钱所奴役,要重视节流;尤其是在谈论是否要换房、演出登台的频率等所显示出的深思熟虑,让人在感叹傅雷思维严谨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爱!当然,傅雷也秉承着超逸脱俗的人生态度,把握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度,洒脱于清贫的人生观,在芸芸众生更显他的特立独行。
其实这都让我感动却不感到意外,最让我诧异的是他在和傅聪谈音乐的时候,许多见地也都是十分中肯(虽然本人不懂音乐评论,但可从傅雷提及傅聪对谈论的反映可略知一二)。目前为止,关于傅雷的介绍一般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并没有有关“音乐”的头衔在内。而之所以能够与傅聪侃侃而谈历来音乐大家的风格特点、曲目特色,大抵还是离不开傅雷的观点:无论是钢琴家、画家、作家等等,你首先得是“艺术家”。“艺术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笔者理解的“关怀”,是音乐、画作、文学等等所呈现的美、表达的情,是一种慰藉,更是将有限的生命以艺术作品的方式无限延长,殊途同归罢了。总而言之,能够推心置腹的交流,傅雷与傅聪,也是相互遇到了知己。
父子、母子之间,也能像朋友一样交流
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能够书信往来间谈论古今往来、生活情感、工作事业的,除了傅雷与傅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龙应台与安德烈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龙应台温暖的母性与深邃的思想,也是感染到了诸多读者,你也会发现这两母子之间的对话,就如朋友一般。而傅雷与傅聪的书信往来,给人的感觉,既是父子,也是朋友,更是知己,因而能够无所不谈,“推心置腹”。
大抵是孩子在青年叛逆期,更是会与父母产生距离感,而又有中国人固有的含蓄作祟,更是不适于面对面的交流,间接的书信便是最好的替代(即使傅雷当时能与傅聪电话交流,亦更倾向于书信的方式)。当然,促进这份书信交流持续进行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父母:父母的开明程度,主动程度,方式方法,都在这场两代人的对话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着的角色,而这也是现代的诸多父母所要去学习的。其实,一个新生儿的诞生,父母和孩子都是第一次角色扮演,唯有互相学习、理解,才能不至于鸿沟横亘。
父母读者千万,还会造就第二个“傅聪”吗
若是在十八二十的年纪,读傅雷家书,不免觉得唠叨、繁琐,只当耳旁风,过了就烟消云散。但是笔者今年年近三十,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是能感受到傅雷在字里行间的良苦用心。但往往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不谙世事,抑或心高气傲,大抵青年人都是不喜欢说教的,更别说去理解父母的训诫,在生活中去践行了。只有自己吃过了苦头,撞了南墙,蓦然回首,原来父母当年的话,是如此的语重心长。譬如傅雷“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还有对“金钱”的态度,不能成为金钱的奴役,要“开源”,更要“节流”;要劳逸结合,勤奋学习固然重要,但憋屈于三寸之内,而不走出去感受自然,也是不可取的。这些人生处事的道理,至今依然给许多读者以启示和警示!
当然,傅雷对傅聪是寄予了深切的厚望的: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为祖国、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傅雷多次将傅聪的未来上升到民族之发展的高度,这份厚重的期盼,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的。当然,傅聪天赋使然,又蒙政府资助求学之恩,再加上傅雷的心系民族文化之大计,有这样的期盼,顺理成章。可能对于不同的人,还是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成长方式,才会有更好的结果吧!
读书——学以致用
其实写这篇读后感,亦是受傅雷之鼓励。
傅雷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就为这个缘故,我常常逼你多写信,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写文章不仅是练笔,更是厘清思绪和反省思想的好方法。
现在回想,大抵也是因为在本科、硕士期间兼职了写作工作,才会在面试时有了那微薄的优势,被当时的领导所“相中”。得益于写作,如今工作两年反倒抛弃了笔耕,发现自己竟是个“过河拆桥”之人,不免又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