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毕业开始,我一直是个技术圈的人。后来经过一些波折,慢慢进入产品圈。而樱燃老师是我进入培训圈的那个机缘巧合。
去年,是知识付费井喷的一年,或者说是颠覆培训圈的一年。逻辑思维,得到,分答,知乎live,都是一批要抢培训圈饭碗的主儿。培训圈我接触到的新概念,如促动,教练,有画说,姜胡说,圈外,则是培训圈内或稍稍跨界的一些小变革。
我确实需要,而且这些比大班授课也更适合我,所以我付费了,我体验了,嗯,道理就这么简单。
正文
与樱燃老师约在地铁上的这场coach,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老师以实践的方式完整展示了整个严肃而正经的教练过程。从开始的ICF准则介绍,到过程中的细致反馈和提问,到最后的一整套T型理论走完,让人学到很多。客套话我也不多说,说些我的困惑:
1. 中立
我问老师,老师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老师敏锐得发现了这会影响她的中立。她巧妙得用教练界的套话“你已经拥有所有答案”来回避过去了。
每个人在听到一个case时,都会有基于自己价值观的判断。比如有人说,我杀人了。教练真的能中立吗?或者说 那么中立 真的好吗?
我当时的感受是自己孤立无援,老师只是个旁边看戏的,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到出路。
如果是我去教练的话,首先我就是个正常的朋友,可以一起吐槽一起感受一起八卦,然后才会是一个靠谱的教练,一起分析一起思考一起解决。我所理解的中立是不替对方做判断,仅此而已。
2. 我听见了/我看见了
樱燃老师说“我听见了。”次数不下20次。
这句话我知道是教练过程的套话,但聊天过程中一直这么说并不自然,而且很别扭,有点为了用而用的感觉。还有刻意的声音放轻放慢,为了地铁噪音可以理解,但走在回家路上,总觉得后怕(手动哈哈
如果是我去做教练,我会坚持自己的说法方式,或者说用被教练者更能接受的语言来进行。我始终认为,先打成一片,再来谈观点。连正常聊天都做不到,何谈教练。
3.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樱燃老师讲了个故事,两个人青梅竹马,但都固执己见,在一顿饭的选择上面红耳赤,一人想吃火锅,一人想吃烧烤。
很好的隐喻,不过对于我来说,感觉太冗长,隐喻不够深层。老师如果觉察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在讲述这个故事时,精简一点,或者多一些更深层的转折。
如果我去做教练,我也会先积累一些故事,一些正反两面都可以说出道理,有好几层隐喻的故事。根据被教练者的状态选择去解密到哪个层次。
尾声
谢谢樱燃老师的带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可能每一次教练都达到效果,不可能每一次教练的所有反馈都落到点子上。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在两个小时里有一到两个反馈的点深入内心,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收获了。
谢谢老师,让我知道了自己固执己见的不足。
谢谢老师,让我知道了教练里常用的套路。
谢谢老师,让我知道了如何在教练这条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