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要錯過學習的機會
“ When suffering arises, can you say ‘Very interesting, because now, it has com, I can work with it. ’” - Godwin Samararatne
“當苦生起時,可否對自己說:‘真有趣,因為现在它来了,我可以搞定它。’” - Godwin葛榮居士
你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培育心靈的機會呢? 情緒的生起便是第一聖諦
葛榮居士建議,我們平時有苦惱或不舒適的感受時,會馬上認定這些都不是好東西,最好不會生起,就算生起了亦最好盡快消失,皆因我們並沒有在這時看到這其實是一個正面的學習機會,一個可以從苦學習離苦的機會。
當苦生起時,其實我們是可以友善地提醒自己無需覺得這是一件壞事,無需給予這感受一個減號,請自己看一看,原來自己正在經歷佛陀所講的第一聖諦。他稱苦為一個聖潔的真諦是因只有從苦才可以找出離苦的道路。
其實,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苦惱或不舒適感覺生起時,我們都可以這麼樣提醒自己:「現正經歷的是第一聖諦」。
以培育耐性來違背不耐煩的習性
在日常生活中修習,發現到這麼一個簡單的提示是很重要和有效的。
例如,當自己在等候乘搭交通工具時,或等候某人的回覆或某件事的結果時,往往會感到不耐煩,於是便會不自覺地跟隨習性去抱怨這人或事,越抱怨便越不耐煩,生越多的情緒,受越多的苦。但當友善地、輕輕地提醒自己,現正經歷的不耐煩其實是第一聖諦,心便會有了一個明白,明白到這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個正面的學習的機會。學習什麼?便是學習培育耐性的一個機會。只有培育耐性這心的質素,才不會因外境的變遷而變得不耐煩,這才是治本的方法。若要外境變得順意時才沒有不耐煩,那就算外境真的變成與自己的預期一樣,沒有了不耐煩,這只不過是再沒有什麼值得不耐煩的事情才沒有不耐煩,這不耐煩的習性其實依然存在,還不自覺地加強,心的質素不升反跌。相反,在不耐煩的境中培育耐性,心的質素便會提升。以培育耐性來等候交通工具,以培育耐性來等候某人的回覆,以培育耐性來等候某件事的結果,才可減輕在等候的過程中所受的苦,才會在等候的過程中漸漸培育耐性這心的質素。亦只有在不耐煩的境中才可以培育耐性,反而在耐煩的境中是沒有機 會培育耐性的。在耐煩的境中談論培育耐性是紙上談兵。
又例如,當自己猶豫不決時,很容易會不自覺地跟隨習性去怪責面前這件事很難、很不公平,或抱怨自己沒用、沒出色、不知如何辦,越怪責便越憂慮,製造越多負面故事,受越多苦。若要外境變得簡單容易處理才能使憂慮離去,那就算外境真的變成與自己的預期一樣的順利順意,沒有了憂慮,這只不過是再沒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事情而不憂慮,這猶豫不決和憂慮的習性其實依然存在,還不自覺地加強,心的質素也是不升反跌。當下次遇到類似的境況時,也會同樣猶豫不決,同樣憂慮,同樣預期與要求外境變得合符自己的心意。若要世事經常改變到與自己的心意吻合,只是童話中的故事。
相反,在猶豫不決時、不愉快時、憂慮時,可友善地提醒自己,現正經歷的並不是一個壞東西,其實是第一聖諦。心便會明白到,現在正是訓練心去認識什麼是心所虛構的故事,什麼才是實況的時刻。若要找到一個萬無一失的解決方案才敢下決定,這只是故事。實況是應憑過往的經驗與知識,在眾多不妥當的方案中,勇敢地選擇較為妥當的方案,然後承擔自己所作的決擇的後果。亦只有這樣,心的覺知覺醒、彈性和勇氣這些心的質素才會提升。也只有在這些逆境中才可以培育這些心的質素,反而在順境中是沒有機會的。在順境中談論培育這些心的質素是紙上談兵。
經歷過這些訓練後才明白到,修行並不是尋找解決煩惱的方法,或盼望能學到什麼法門可以令自己盡快離苦得樂,或要得到安詳安靜的感覺,這只是在物質層面打轉,尋覓物質層面的舒適快樂感覺感受。修行的其一重點卻是以面對煩惱來認清楚煩惱的本來真面目。認清楚原來煩惱不是源於外,而是源於內心的負面質素和對真相的不明白。既然如此,那麼滅除煩惱的唯一途徑便是培育心的正面質素(如上文提及的耐性、覺知、彈性等等)和對真相的明白(智慧)。當這心有鍛煉(戒)、能耐(定)和明白(慧)時,便會知道原來面前的實相並不是逆境,只是境;面前的並不是難題,只是一個需要回應和處理的情況和一次鍛煉的機會。
祝願各位把握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機緣來認識四聖諦,培訓戒定慧。
(896794783) 1/17/2013 2:44:34 PM
Be open to change and impermanence, as they are facts of life. ” - Godwin Samarartne
“ 開放地對待轉變與無常,因它們是生命中的事實。” - 葛榮居士
﹙三十一﹚請認識所需要的是什麼 路
究竟我所「需要」的屋是大、是小、是豪華、是平淡、是貴或是平?
了解自己的需要
葛榮居士曾說,我們由小到老都是在尋找玩具、得到玩具、轉換玩具。因此,在購物之前應先問自己究竟想買的東西只是心想要(want),還是實際有需要(need)。
至於怎樣才可以知道什麼是要,什麼是需要,那是不可以由別人的口中講解的,也不可依據社會的概念,只可靠自己對個別的情況逐一觀察與了解。
努力、無害、無債的安詳
曾參加過好幾次佛學禪修營,住的是幾個男眾共用的一間小房,睡的是硬板兩格,吃的是最簡單的素菜和麵包,洗手間也是非常簡陋,洗澡也要排隊等候,早上四時半便起床,晚上九時半上床。在如此簡單的境地生活,身與心卻一次比一次適應、愉快與安詳。
這經歷說明一個人所需要的東西其實是很少很簡單,但想要的東西卻是很多很複雜。
回到家中,曾經有過一些很有趣的思念,便是既然所需要的是這麼少和簡單,是否應該把計畫將來搬較大較舒適的住屋的念頭完全打消呢?
以在家修行而言,重點其實不在於屋的大小美醜,也不是可以或不可以計畫將來,亦不是凡所需要以外的物質都要拋棄。重點卻是這計畫是否合符實際的情況,還是不切實際的預期或故事。
在家人靠勞力工作而獲得錢財,分一部份用來享受,沒有不當的地方。但需小心審視每一分的收入都必須是以付出勞力、無害自己、無害別人而得的成果,也須是法律規則所容許的。亦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享受到箇中的安詳與愉悅,否則在這表面享受物質的背後便是擔憂與懊悔。這是很簡單的佛法(即大自然的規則),無論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這大自然的規律就是這麼樣運作的。
在享受以正當努力所獲得的成果時,也須注意所享用的物質東西有沒有帶來過量的透支,有沒有適可而止。在現今的社會,不向銀行借款買屋是不切實際的。向銀行借款沒有不當的地方,但需小心審視還款的能力是否合符實際的能力,不要被美麗的樓房或五花八門的供款計畫的「外相」所蒙閉,令自己看不清實況。無債(或輕鬆實際的債務)本身便是一種安詳與愉悅。
若實況是有能力的話,買一間比自己所需要更大更舒適的住屋是沒有問題的。相反,吝嗇是另一種執著。
因此,計畫買樓,只要是合符實際正當收入的計畫,是沒有問題的。重點反而是需清楚明白到箇中的安詳與愉悅,不是在將來,不是在達到買樓目標的時候,而是在這勞力付出、積蓄的過程。最後達到目標也好,不達到也好,都同樣經歷到這過程中的安詳與愉悅。
就像行山一樣,若在行的歷程中心只在想盡快達到山頂,心便會被很多渴望與欲求的情緒所充斥,忽略所路過的景色。若不能到達山頂而回時便會失望,就算到達山頂,那種快樂也只是短暫的,很快心又會渴望到更高的山頂,看更美的風景。相反,若認識到行山的樂趣其實是在行山的過程中,那麼所有汗水、辛勞、一花一草、一跌一彎路,都是樂趣。
最後,無論是在計畫買樓也好,已在享受舒適的住屋也好,都需反思與明白「三法印」,即萬事萬物都是無常、苦和無我所的。無論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這都是大自然的規律與實相。換句說話,享受住屋的同時,需有智慧地明白這房子只是法律上、概念上屬於我的,事實它不是屬於我的,我對它是沒有絕對的控制權(無我所)。我不能命令這房子不會舊,不會壞,或永遠不會離開我,就算它不離開我,最終有一天我的身體也會離開它和這世界(無常)。若我強要控制它,最終只有落得失望與激動(苦)。相反,若不去控制它,當它存在時享受它,當它離開時便學習友善地放開它,便會無苦。怎樣放開?便是明白到事實上所需要的是很少很簡單,就算失去它而搬到另一處毫不理想的地方住,也只是失去所「要」的,並沒有失去所「需要」的。苦與無苦在乎心,不在乎它的離去與否。
祝願各位有智慧地安享付出正當努力的過程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