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波动性和节律性?且看青光眼眼压之谜——24小时眼压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眼压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途径。但眼压具有昼夜波动性和节律性,单次测量不能充分反映眼压的变化情况。
据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青光眼专家张德秀教授介绍:“早在50多年前,眼科医师就意识到人的眼内压在24小时内存在昼夜有节律的波动。大多数人眼压最高的时间出现在凌晨,起床后眼压立即下降,其属于一个高度动态的参数。为了更好的掌握眼压的情况,我们需要连续的检查患者眼压的变化过程。”
临床上有很多人问:“24小时眼压测量在青光眼诊疗过程中重要吗?”
问到这里,张教授明确回答:“24小时眼压”很!重!要!
可为什么真正用“24小时眼压”诊断和随访的病历却不高呢?24小时眼压测量的理论意义大于实践价值吗?下面就来看一个案例:
患者女,61岁,眼压测量小于20mmHg(双眼),双眼视盘有盘缘出血,眼底杯盘比右0.7,左0.8,视野可见典型的弓形暗点,诊断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给予适利达点眼,眼压测量均小于14mmHg,但是右眼的视杯进行性扩大,视盘又出现出血。
对此,该患者应继续降眼压?改善微循环?还是其他处理呢?
先跟随张教授一起看看【2008-2014年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的修订】: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病理性高眼压【一般认为眼压>21mmHg(1mmHg=0.133kPa),Goldmann压平眼压计】,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改变)和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其他导致眼压升高的因素,方可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型:病理性高眼压【一般认为24h眼压峰值超过21mmHg(1mmHg=0.133kPa)】,眼底有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或视盘形态改变)和视野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房角开放,并排除引起眼压升高的其他因素,诊断为POAG。
测试结果:医生经24小时眼压曲线发现患者峰值眼压为19mmHg,增加用药阿法根后,24小时眼压曲线显示眼压平稳,峰值在10mmHg以下。
【专家小课堂】
一、我国目前24h眼压测量的现状
· 24小时眼压检测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医院负担重
· 24小时眼压检测无操作规范,各院检查结果无法共享,增加了医生工作量和患者受检次数
· 专科医院床位紧张,患者候诊时间长
二、规范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个体差异大,测量时间和次数明显影响结果,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
· 住院和待在睡眠实验室都会产生人工假象
· 夜间即刻坐位眼压值和坐起休息后10min后测得的眼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SAS患者较OSAS患者夜间眼压更高,且高于白天,24h眼压波动明显,眼压峰值更高。
三、24小时眼压测量的建议
· 日间眼压控制“良好”但视野不断进展的患者;
· 疑似NTG患者
· 需换药的患者
· 晚期患者
· 有过24小时IOP监测数据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
· 拟进行手术的患者
· 自行多次换药依从性不佳的患者
· 门诊多次眼压测量值在正常范围上下的患者
· 初诊患者
专家小结:因为眼压模式即使在正常人非同一天也会产生变化,青光眼患者24-h检测需要重复的频度还不清楚。对青光眼及可疑患者的研究发现,1周间隔,24-h眼压模式的可重复性非常好,类似于GAT日间眼压测量。表明确立一个眼压值不仅仅是一天,也需要在非同一天。张德秀教授相信随着24h眼压测量的标准化及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定会解开这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