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通讯员:尤海悦)2020年将是我国决战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年。但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成为政府工作重点。
而此时曾经受城管管制的地摊经济因能为人民提供一个弹性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引发人们关注。今年5月,中央文明办明确不将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内容。李克强总理也于6月1日在考察山东烟台时讲道:“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烟火。”如此看来,地摊经济是否能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助力脱贫呢?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各地区地摊经济兴起地社会调研团成员尤海悦在其家乡——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展开调研。
7月27日清晨,调研团成员尤海悦前往已恢复运营的东湖市场查看早市情况。此时,市场门口已是车来车往,还未进入市场便能闻见熟悉的叫卖声。走进市场,各个摊位布置地井然有序并相互间留有一定间距,工作人员们和逛早市的人们也都带着口罩。蔬菜摊、水果摊、水产摊摊主们的吆喝声四起,戴着口罩、或是骑着车或是提着篮子的叔叔阿姨们来来往往,让这受疫情影响而沉寂的城市仿佛又活过来了。
图一为东湖市场部分场景
记者来到其经常光顾的早点摊,采访了这位摊主。据悉,该摊主因文化水平低又为了供养孩子念书,所以开始摆摊并有十年之久。摆摊除了给她带来了金钱收入之外,还有精神上的收获——每一位顾客对她的食物的称赞都增加了她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她决定做下去的动力之一。
早市繁荣匆忙,而夜市的繁荣中却处处透着悠闲慵懒。夕阳西下,公园外的两旁早已摆满各种摊子。记者在一个热闹的卖饰品的摊前停下,和该摊主一番交谈后,得知她是受疫情影响待业在家,为了补贴家用而出来摆摊的。刚开始摆摊时收入不多,但是后来积攒了些回头客加上自身的商品质量好,生意越来越好。“摆摊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能补贴家用,经济压力就不会太大。而且出来摆摊会让生活更充实,更有成就感。”摊主说道。
一天下来,水果摊主,小食摊主和菜农都陆续接受了采访。有关摆摊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摆摊的认识,他们都普遍认为当下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是为了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脱贫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他们眼中,地摊经济是童年的回忆,是家乡文化的一种载体。沿街的叫卖、飘香的小食、熟悉的身影,每每看到都有落叶归根之感。
图二为蕉城夜市
目前,宁德市蕉城区政府正在建设一个集中的蕉城夜市区,这不仅为流动摊主提供稳定摊位,也能起到美化市容、稳定秩序的作用。虽然摆摊经济确有松绑迹象,但是对于占用公共地区摆摊,妨碍交通的摊位,城管的管束依旧严格。对此现象,摊主们表示能够理解政府的管控,但是面对合法摊位已满、新摊位区还未建成的现状,流动摊位在哪摆,什么时候摆,城管如何管制等都是是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