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已经在舅舅、舅妈那里住了六天,我和先生都很想他们,前天就决定今天一早去惠州看看,问问孩子们要不要回家,前几天打电话的时候姐弟俩都说不回来。
早上还没出门的时候,女儿打来电话问:妈妈,你们什么时候过来啊。我:大概十一点到吧。女儿:把我的手表充电器带来吧。这时候听到儿子的声音:妈妈,你什么时候来啊,我说大概十一点到,儿子:妈妈来接我回家,我想妈妈了。
当我和先生并肩出现在舅舅、舅妈家时,孩子们大喊爸爸、妈妈,然后扑过来抱抱。女儿很快坐回到继续和表妹一起看电视。儿子抱着我不肯撒手,反复说妈妈我好想你啊,妈妈我要回家,我现在就要回家。问女儿要不要回去,她笑着摇头。我感到即欣喜满足又有点怅然若失。欣喜的是儿子如此的需要我,怅然若失的是女儿长大了,曾经像儿子这般对我的依恋已经一去不复返。
女儿今年七岁多,儿子刚满四岁,一起过离开爸爸妈妈的日子,孩子们的表现截然不同,显然,女儿很享受和表哥、表妹呆在一起的时光,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乐不可支。儿子对分离的忍耐似乎六天已经到达了极限。
理论上我很清楚,孩子们的成长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幼儿期眼里只有爸爸妈妈,进入小学阶段已经逐渐社会化,开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对外部世界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想要独立自主,长大仿佛是一瞬间的事情。
当孩子的成长变化真实的呈现在我眼前时,尽管懂得了许多理论,仍然无法避免在那一瞬间心生失落,自己似乎才刚刚做好准备全心全然的陪孩子,突然发现孩子已经不那么需要我了。
努力做自己吧,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一直把他们作为中心,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需要的是如何做自己的榜样。父母成为自己,孩子成长路上才有明确的参照物,可以踏实勇敢的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作为父母,与其说我们始终努力学着如何更恰当的陪伴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真诚的陪伴着我们,照见我们当下的样子,激活我们寻找想成为的样子。
珍惜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子吧,那将是我和孩子们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