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作者:史秀雄
一、假性亲密关系
1、介绍
假性亲密关系
(irrelationship)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但这个词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常见的情景:一方面,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一切日常活动都围绕着彼此安排,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经营着婚姻或家庭生活;另一方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之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如今,伴侣之间的假性亲密关系是非常普遍的。
2、特点
我的来访者中,遇到假性亲密关系问题的伴侣们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 首先,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
- 其次,很多伴侣并不完全了解彼此。
- 最后,很多人自身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
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但是由于这些原因,很多亲密关系很早就停止了成长。
关系是需要成长的,爱情是需要经营的。
3、误解
1、存在假性亲密关系并不是两个人不合适
假性亲密关系描述的是亲密关系中的盲区和未被解锁的状态,而 不合适
是假设所有盲区都已解锁,依然无法接纳彼此。
存在假性亲密关系不要担忧,还是很有希望的。
由于害怕面对不合适的真相而回避更进一步的亲密,是许多假性亲密关系的成因。
4、表现
(1)自我封闭
有些人际关系中的创伤,会导致一个人进入自我保护状态,不加选择地屏蔽一切来自外界的反馈。
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在内心修筑一堵“高墙”,这意味着我不去体会自己的情绪,不对引起我情绪波动的事情做出回应,不和他人探讨我的感受,也不愿意去考虑他人的感受。
中国人喜欢“喜怒不形于色”,觉得这样的人很厉害。但其实不好。
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情感上的较大起伏,可以让他暂时感到安全,但同时也:
- 让他对自己的认知停留原地
- 让他失去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 当压抑那些不良情绪时,也压抑了快乐、感动、幸福和其他积极的情绪。
(2)跟别人保持距离
在人际关系中,我会和别人保持距离。我很挑剔,经常会因为某些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而对他人产生不满,也很难信任别人,因为信任的积累过程中会时常因被内心的不满所打断而需要重置。那时的我应该就是那种大家眼中的“刺猬型”的人,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对外界充满防备。
(3)争论对错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所犯的错误就是为了争论对错、分出输赢、掌握控制权,宁可牺牲亲密关系。
(4)取悦性人格
我有位朋友,分手初期非常热衷于交往新的异性,但是言语之间可以听出他依然非常受伤,所以在面对其他异性时,看上去很热情,其实暗藏着很多不信任和攻击性。这就是典型的情绪废墟没有清理干净,把对前任的敌意投射到了新认识的异性身上。他的行为恰恰让一位内心自卑、有强烈取悦倾向的女孩陷入其中。两人很快开始交往,但他们的关系却以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方式维持,结果双方都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这种人我真的碰到过。是一个相亲的女生(她出生在单亲家庭),一开始对我特别热情,但中途因为一点小事的敏感直接把我拉黑了。
二、自我与伴侣 - 真性亲密关系
1、心态
(1)自我
① 自我人格的健全和完整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不是伴侣关系,也不是亲子关系,而是与自我的关系。
爱情不是两个残缺的人拼在一起凑合,而是两个完整的人聚在一起庆贺。
我想起一个问题:如何判定他是你的真爱?我的回答是:在爱过了各种人,对各种所谓的幸福甜蜜都看透了,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生活、照顾自己、不需要依赖任何人而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时候,却突然爱上了他。
② 自我认知
1、介绍
简单来说,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
2、可能遇到的阻碍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可能是混乱的、支离破碎的,就好像对刚认识的朋友一样,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了解对方。
(1)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
比如,此刻你应该未注意到自己的脚掌是什么感觉,可是当读完了这句话之后你肯定能清楚地感觉到脚掌的存在。人的意识像手电筒一样,光亮照到哪里,我们才注意到哪里。而人的内心又是复杂的,就像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一支手电筒永远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自我认知度高的人更熟悉自己。就好像在自己的房间里,即使伸手不见五指,你也能大致了解身边放置的物品,若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里你便很难做到。提升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内心隐秘角落的过程。
(2)自我认知度也会受到欲望和目标的影响。
有的人并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出于某些原因拒绝关注自己、了解自己。一个害怕婚姻破裂的家庭主妇为了维持家庭而牺牲个人心灵成长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很多时候不得不聚焦于别人,所以忽略了自己。
3、好处
自我认知度高,能更加了解自己在不同状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你会更清楚出现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做了什么,哪些行为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了影响;这样你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方向感更明确。
因此带来的好处是:
- 你会更自信;
- 更有安全感;
- 更懂得自爱;
- 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会为此而感觉挫败。
总之,自我认知也是思想成熟的过程,能够让我们跳脱非黑即白的认知定式,获得更辩证、更灵活的视角,过往的许多困扰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有了越来越完善的自我认知,我们便会明白痛苦的来源并不仅是这个世界,同时也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关。
4、怎么做
(1)个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是否就一定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我看来,能清楚区分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并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判断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
如果无法区分想要和需要,便会把生命浪费在肤浅的、想要的事物上。
而人只有当需要被满足时,才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满意。
不要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需要走,问问你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某些具体的事物,而需要很多时候则是主观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你想要买名牌,其实你需要的只是被别人看的起而已。
(2)让自我认知跟上成长的步伐
人时刻都在成长,不受意志的控制,你能够选择的,就是让自我认知的提升速度跟上成长的节奏。
③ 自我相处
我们也需要和自己相处,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是英文里 I 和 me 的关系,而且我认为这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
(2)勇敢
爱情中没有输家,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追逐爱情的人。
(3)不要完美主义
没有人能保证一段感情自始至终都完美,就好像一觉醒来你才知道昨晚是否睡得好一样。
这也就意味着:完美的爱情,很多时候始于不完美。相爱的过程,则是一种共同走向更好的尝试。我们无法真的达到完美,但只要双方都在不断变得更好,便是最真实的完美关系。
不要韩剧看太多,幻想完美的白马王子从天而降。
(4)忧患意识
不要让自己在感情里过得太舒服,因为沉溺于被爱就是失恋的开始。
恋爱脑。
2、态度
(1)真正的自由
在情感生活相对自由的年代,我们却对感情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
研究发现,中百万彩票的人,前后的生活满意度差异并不大,包办婚姻的幸福指数也不见得比自由恋爱低。这是因为人的适应能力很强,无论进入什么场景,都会慢慢找到平衡点。
如果我们不能以积极和创造性的的姿态去面对这份自由,那么自由反而会让人感到迷茫。
最终我们将会获得的真正的自由就是“带着创造性和完善的人格,自发地以超越传统的方式与他人和世界重新紧密相连”。
(2)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乐观的人以为,关系确定了,结婚了,两个人就可以一直亲密下去。悲观的人则认为,热恋期的感情很甜蜜,但是热恋期一过,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而这两种看法,都忽略了情感关系动态的、发展的一面。
两个人在一起是否幸福,能否走得顺利,这都是关乎未来的事情。用过去的眼光判断未来,爱情就成了一种宿命论的选择。
(3)关系比人重要
① 没有“对的人”,只有“对的关系”
“对的人”强调的是这个人的固有属性,而描述这些属性使用的就是过去的语言。这会让“对”或“不对”看上去都是对方的责任,而忽略了自己促成“对”的责任与义务。
② 重视关系的改善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每当我不确定有些话是否该表达时,都会问自己:“我这样说,对我们的关系有帮助吗?”
就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态度:“我不会因为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而离开你。只要你接受,我愿意一直陪着你去面对无解的生活。”
(4)共同成长
相爱就是要共同创造一个未来,谈恋爱就是要试试看两个人的互动能够创造出什么。如果你们的关系能够为彼此带来积极的变化和成长,那么我认为这段关系很有可能是对的,而且你们多半无须思考就会相爱。
3、行为
(1)择偶标准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可能需要足够多的感情经历。如果没有,可以看看周围的异性甚至同性朋友身上哪些品质让你十分喜爱,你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有哪些行为让你特别感动或感觉温暖,以及你周围的哪些人给你带来的影响最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理想标准时应该尽量详细、具体一些。比如你喜欢非常体贴的女孩,那么就细化到女孩为你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她很体贴。你爱慕有男人气概的男性,就在心里或者用文字描绘一下,一个男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会让你觉得他很有男人味。如果你可以勾勒出这些具体的画面,不妨把它们列入你的择偶标准里面,不用担心标准显得冗长,因为当异性看到这些的时候会真切地理解你的需要。
(2)沟通
更多的人选择比较委婉的方式,比如,用唠叨表现关爱,或者通过“作”来强调忠诚。这种方式让表达一方较为轻松,却会让接收方需要花额外的精力去理解。而日常相处中,人们未必随时都能认真体会和解读这些委婉的表示,所以无解或忽视情感表达的概率便大大增加。(应该尽量避免)
(3)对等付出
在被别人照顾和关爱的时候,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感觉中,却忘记了回应对方;在享受美好的时候,却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
一个持续付出但得不到回应的伴侣多半会离开你。这就是有些恋情为什么一方自我感觉良好,另一方却突然提出分手。
怎么做:
- 在你感到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候,记得问问自己:他是否和我一样幸福?
- 看到他人为你付出的努力,准确地描述别人为你所做的事情,描述你接受时的感受。
(4)矛盾
学会不再逃避矛盾冲突。
冲突是两个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信号。用自欺欺人的态度去敷衍和忽略关系中的矛盾,就是忽略成长的信号。
我相信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矛盾过后,反而会变得更亲密。
三、自我与世界
1、动机与行为
我们和每个人进行对话,都是有目的的。即便是闲聊,也希望通过交谈和对方拉近关系,或者让彼此放松心情。
做这一行越久,越觉得疯狂和正常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或者说越能理解那些所谓的“疯狂”。因为人的任何行为,无论多么疯狂,多么不合时宜,多么有悖常理和社会准则,其实都源自一些非常合理的心理动机。
所以:
- 我们要做到目的清晰
- 肤浅的人关注对错、评论是非,深刻的人关注内心的动机和渴望。
2、有趣的人
怎样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越多元越有趣。一个有趣的人身上,往往是多个身份或者角色并存。
当我选择泰拳和哈雷机车作为我的爱好时,就跳出了典型的心理咨询师形象。这种人物设定上的矛盾性。
3、激情 比 兴趣 更重要
我觉得兴趣顶多是个助教。因为兴趣只能让你在一件事情上有适当的投入,但不足以做到深入地钻研和坚持,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其他诱惑,你很可能会放弃。
真正对自己的事业或爱好充满激情的人,在谈论自己所热衷的事情时,双眼是会发光的。
所以,不要仅凭兴趣,而要充满激情!
怎样知道你对一件事情有激情?你每天早上醒来和晚上临睡前都会忍不住去想、去做的,就是让你充满激情的事情。
4、尝试
尝试也是一种验证的过程。有时我们的激情也可能并不靠谱,尝试之后你会渐渐感到失望。或者随着人的不断成长,热衷的事物也会有所变化。我认为重点不在于一成不变地坚持,而在于对不同事物的探索尝试,以及助推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5、人际交往
(1)多面化性格
首先,我不认为人的性格只有两面,我更愿意认为我们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需要不同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有两种表现,要么张扬,要么沉默,这或许是因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有限,通过强化一种模式而去掩饰某一方面的不足。而生活中要应对的情况和关系显然复杂得多,为了适应这种复杂性,我们理应发展出比较完善和多样化的社会性格。
所以对于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我鼓励你从问“戴面具还是做自己”,慢慢演变到问“我是否擅长洞察和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环境”。
必须把所有的人际关系进行一定的划分,我们需要和某些人更近一些,和某些人更远一些,所以我们多面化的性格,其实成了一把极好的标尺。随着这个过程不断进行,最终能够看到我们内在性格的人,也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为亲近和重要的伙伴。
(2)不要标签化群体
此我总是鼓励有人际交往障碍的来访者在面对一群人的时候,不要把人群同质化,不要认为群体中的人都是完全一致的。你应该看到每个人为了被群体所接纳,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某些个性。
(3)不在多在精
人生中的关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不需要刻意地伪装,来获得大量肤浅的、低质量的关系,而更愿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让那些无论如何都会喜欢我的人,早点在人群当中发现我。
6、掌控感
① 介绍
如果你把一只老鼠关进笼子里,对它进行轻微的电击,它会拼命地想要逃出笼子。但笼子被牢牢锁住,那么过不了多久,老鼠就会无可奈何地放弃挣扎。因为它知道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这时你再把这只听天由命的老鼠扔进水里,那么相比于没经历过电击的普通老鼠,它会更快放弃挣扎,然后被淹死。
这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的一组著名的实验,这组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动物以及人类的重要道理:我们对自己和环境需要有掌控感,这种掌控感有助于我们的生存。当我们感到自己多多少少可以掌控周遭的事物时,会变得更乐观,更有信心,更开心,也更有动力。反之,则会变得抑郁,消沉,被动,也更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人们时刻需要掌控感,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心理机制之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单身人群的焦虑和不开心分成内外两层。在外层,失落感来自看到他人的甜蜜幸福时,心里产生的对比和不平衡,而在内层,让人真正焦虑的则是源于始终完成不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而带来的挫败感与失望。
但是有时候掌控感太强,就会得意忘形,比如成为渣男渣女。
② 缺失掌握感造成的问题
如何面对缺乏掌控感而产生的焦虑
,成为问题的关键。有的人会像前面实验中的小老鼠一样,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被情绪打败。
为了克服这种情绪,很多人喜欢把原因归结于外在条件,比如“还没有遇到对的人”“好男人太少”“没有眼缘”等等。这样的自我说服,是将不可控因素和自己的掌控感剥离,以备在失望时可以保留些许信心。
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反而是在进一步剥夺你的掌控感,因为这是将问题归结于概率、运气,你会越发感到无能为力。这种方式只能带来一时的心理安慰,但是久而久之你会承受更多心理负担。随着年龄增大,概率看似越来越小,焦虑的情绪自然会越来越多。当你焦虑的时候,又会进一步将此归结于概率或者运气,从而进入一个自我溃败的死循环。
② 怎么办
但幸运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懂得自省
。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将从增强掌控感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两种策略:
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也许有助于你增加掌控感。
• 你长期单身,找不到伴侣,是因为哪些心理或情感障碍?你做过哪些尝试去消除这些障碍?
• 你认识异性的渠道足够多吗?是否还有未尝试的渠道?
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也许有助于你增加掌控感。
• 你长期单身,找不到伴侣,是因为哪些心理或情感障碍?你做过哪些尝试去消除这些障碍?
• 你认识异性的渠道足够多吗?是否还有未尝试的渠道?
• 社交中的能力和意识,你是否还有提升的可能?
• 你希望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你目前的社交方式可以传递这种印象吗?
• 你对自己在两性交往中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吗?
• 什么样的人是你理想的伴侣类型?你如何识别这样的人?
• 你希望与未来的伴侣以怎样的方式相处?这会给你带来什么?
要改善这种状况,我建议你将这些问题一条一条地解答,哪怕花一个星期、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请教周围的人,上网搜集资料,参加各种培训课程。
也许你一直在努力,但有些外界因素确实会让人无法战胜。这种时候你可以通过增强对生活其他方面的掌控感来补偿自己在感情上的无力感。
。生活起居、经济收入、交通出行、休闲娱乐、朋友圈子、社交互动、兴趣爱好、情感、工作事业、精神生活、人生方向等等,有哪些是你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哪些是经常需要听从别人的,哪些又是你可以争取进一步掌控的?
想要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对其童年经历和情史刨根问底,研究双方的星座、血型、生辰八字,甚至设计出“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这样的测试题。
四、与自己
1、寂寞
(1)被误解
现在,一些观念将寂寞污名化,它被定义成失败者的标签,被包装成通过消费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会因为害怕寂寞而付出很大代价,更糟糕的是在承受了所有麻烦和痛苦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仍然很寂寞,仍然在抱怨。
(2)好处
寂寞是和自己的亲密。
寂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我们因此经常无法看清自己最真实的意愿。独处时和自己对话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你可以试试把自己关在一个空房间里,5 分钟,10 分钟,半小时。不带手机,不看电脑,你可以观察自己在寂寞时会有什么反应,会做什么,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你了解自己。
有助于自省。
(3)寂寞时要小心的事
不要因为寂寞而轻易走入一段关系。当我们害怕寂寞时,寻找的都是“妈妈型”的伴侣来围着我们转。这些年来我从感情中学到的一课就是,如果你没法面对自己的寂寞,那么无论和什么人在一起你都不会快乐。
2、分手了
分手后的恢复期,分为清理、规划和重建三个阶段。
在清理的阶段,你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内心的伤口止血,抚平痛苦。你需要做所有有助于情绪恢复的事情,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或者至少让自己变得平静。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恢复情绪,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在此期间,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唯独不要用新的情感来过渡。
什么时候算是清理干净了?我的判断方式是:你不再害怕自己回首往事掉进悲伤的深渊时,基本上就算清理干净了。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在回忆起自己所失去的情感时都会感到难过,但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掌控自己的情绪,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恢复工作是否成功。
规划和重建略。
3、自卑
(1)表现
内心自卑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你如何赞美他们,他们也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坚持认为自己不够好。
他似乎是故意让自己陷入自卑的情绪中。
(2)怎么导致的
多自卑的来访者都经历过来自父辈、师长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的批判和打压。
(3)怎么做
所以自卑其实是人的天性,也是驱使着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源之一。
自卑就像是人生路上的那些交通标志,它们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否定你的车技、头脑或者旅行的意义,而是在提示你,是时候调整方向了。
我们不知道疼痛,就会拖着伤病的身体四处晃悠;不知道恐惧,就会傻乎乎地穿过飞驰的车流;不知道疲倦,就会无休止地工作到猝死;不知道自卑,就会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知悔改。
我们所恐惧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的盟友。学会和自卑做朋友,甚至不要介意这位朋友偷走你的一些优越感,虽然你会有点难受,但是这位朋友却可以为你指明成长的方向。
五、心理医生
1、误解
(1)不是万能的
心理咨询是渡人自渡的工作。
2、什么时候需要去
当我处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时,也会运用类似的沟通方式,尤其是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但是又找不到谈话的切入点,都有些不确定或者畏惧不前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并且分享给对方,然后询问对方的看法、感受和意图。
如果你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产生,并且超出你们所能处理的范围,我强烈建议你们去找一位做夫妻关系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为你们提供专业有效的帮助。很多时候花几百元接受夫妻心理咨询,便能够解决送上万元礼物也修复不了的问题。
3、怎么才有好的治疗效果
① 尽可能提供信息
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提供的信息越多,对于咨询工作越有利。
② 建立好的关系
大量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大约有 30%~60%的效果其实归因于治疗关系,也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这个结论也是目前临床心理学普遍的认知。出色的咨询师,并不会急于去解决或者改善来访者的问题,而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视建设和维护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在专业上称为治疗同盟
(therapeutic alliance)。
所以好朋友很适合当身边的心理医生。
咨询师之所以非常看重咨询关系,就是因为人们的大多数心理问题都与他们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有关,而当咨询关系发展到一定的亲密程度时,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在咨询关系中呈现出来。而这样的呈现,会比来访者的语言描述更为生动直接。
与此同时,咨询关系中的矛盾冲突是安全的,因为专业的咨询师能够明白这些冲突并不是针对自己。
③ 表达真实情绪
在沟通中,情感比事实信息更难传递。
我发现每当我尝试反驳和辩论的时候,对方就会退缩、疏远,也不愿意再继续探讨一些重要或私人的话题。
所以:
-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当来访者开始哭泣的时候,咨询工作往往就有了进展。
- 当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到不满或者愤怒时,其实是咨询工作进一步深入的良机。
4、心理医生值得借鉴的地方
来访者在袒露心声时,若能得到咨询师耐心专注的聆听和不带批判性的回应,那么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就会加强。可是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往往会在尚未完全理解对方时就开始批判或反驳。
六、理论
1、核心情结
你需要明白在和伴侣的相处中,对方的态度和反应并不都是针对你的。有很多人内心隐藏着原生家庭创伤引发的情绪。
所以感情中的矛盾,并不完全是你们的沟通方式引起的,也可能是对方对你产生了移情心理。
怎么办?
如果矛盾是由双方移情心理所引起,那么仅仅纠结于对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注重沟通,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升自我认知。
2、依恋模型
当一个人的主要情绪为愤怒和焦虑时,可以被归为焦虑—抗拒
(anxious–resistant)型,而当一个人更多表现出疏离和冷漠时,则可以被归类为焦虑—逃避
(anxious–avoidant)型。虽然表现有所不同,但是两种类型的人,内在的情绪都是对被抛弃的恐惧,只是反应不同。
抗拒型的人,会依赖这种反应来获取对方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从而安抚自己的不安。而逃避型的人,在面对类似场景时,则更多展现出疏离的倾向,采取回避、忽视、冷战等方式,来掩饰自己对关系破裂的恐惧。
虽然你的最深层情绪是担心被抛弃,但是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却可能让伴侣感到你占有欲强、爱管闲事、缺乏信任或者拒人于千里之外。由于不清楚这些行为的真正动机,伴侣也就无法安抚你的原生情绪
,而只能回应你表现出来的次生情绪
。
若两个人都是焦虑型依恋性格,情况则有可能更糟糕。当一方感到恐惧并展现愤怒、焦虑或者疏离时,也会触发另一方的恐惧并且展现类似的次生情绪。
尤其当一方是抗拒型,而另一方是逃避型的时候,就会产生夫妻关系中十分常见的逼近—回避的场景:一方不断抗议、逼近、索取更多的爱,另一方则不断逃避、疏离、拒绝进一步沟通。
怎么办?
我的经验中,很多焦虑型依恋的人,在情感诉求的表达上往往都是词不达意的。心里想的是一种,表达出来让别人接收到的是另一种。
你将一张纸一分为二,在左侧列举一些容易触发你焦虑型依恋的场景,以及这些场景里你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然后在右侧列举理想状况下你认为最好的,最能够安抚你的恐惧,也最有利于双方关系的结果。然后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按照左边的想法去行事,真的可以得到右边的结果吗?
七、原生家庭
1、出生在不好的原生家庭的孩子的表现
① 一回家就原形毕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多年独自在外打拼的你,性格、思想、自信心等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可是一旦回到父母家之后,整个人又会回到青春期的感觉,情绪起伏大,性格古怪,自卑孤僻。
② 不耐烦、易怒
我很容易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比如,父母的电脑出现问题需要我帮忙解决时,我会因为他们不能很快地理解我的意思,或者没有学会一些简单的操作而感到愤怒。
③ 锁门
我猜大多数人都不会锁门。大家可能会觉得一家人这么亲近,锁门是一种奇怪的行为,父母会责怪,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心理健康和与父母的关系。
怎么办?
自治性,是拥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属性,锁门的象征意义在于,它开启了对自治性
的培养。
但要明确关于锁门的界限。让他们知道你并不是随时都会锁门,某些时候你也会打开房门,欢迎他们进入。你只有在需要独处的时候才会锁门,在这个时间段内他们需要事先征得你的同意才能进入。
④ 一味顺从
当孩子顺从父母的期待去做许多事情的时候,是被恐惧、焦虑而非爱和兴趣驱动的。不取悦父母,父母关系就有可能恶化,而这是孩子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⑤ 焦虑
父亲脾气暴躁,对人挑剔苛刻。母亲曾患有神经衰弱,情绪很不稳定。我们家当时的氛围就是高冲突、高焦虑的环境,一家三口只要聚在一起,空气中就充满了焦虑感。
怎么办?
焦虑情绪其实是在提示我们应该尝试理解过去的事件和体验之间的因果关系。对这种因果关系的梳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面对未来。
⑥ 形成较差的依恋方式
依恋理论将人的依恋方式分成四类: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紊乱型。
比如,生长于高冲突家庭的孩子,成年后比较容易形成取悦型人格。因为孩子在家庭战争中经常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主动担负起维护家庭关系的角色。第二,拥有挑剔和难取悦的父母,往往和一个人成年后的取悦型人格有关系。缺少足够的认可,孩子容易形成习惯性的取悦,想要不断获取来自外界的赞美。
怎么办?
要想改变取悦型人格,首先要回顾和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从而清晰地意识到哪些感受和想法是发自内心的,哪些是在家庭关系的互动中被强加进去和投射的。
其次,你要认识到,真正接纳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缺点和不足而离开你,更不会用打压和贬低的方式来阻碍你成长。
2、差的原生家庭的表现
① 缺乏内心的关心
大多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的层面,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缺乏关注,更谈不上去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
② 打压、批评、不认可
父母这代人由于所经历的时代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不断被批判的环境中成长,于是鲜少懂得认可、鼓励、赞美对于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沟通技巧,过分压抑个人情绪,将自身受到的批判习惯性地传递给下一代。
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你可能会以同样苛责的眼光看待自己,并因此感到持续的焦虑和痛苦。如果长期被批判和否定,其结果就是,会习惯性地用逃避、辩解、否定、指责等方式来保护自己。
怎么办?
如果他们确实存在“认可无能”的情况,那么你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因为父母的认可并不是帮助我们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唯一反馈来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会懂得通过学习和思考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在高质量的友情和爱情中获得成长。
而且,你会找到各种角度证明比你好的人其实不如你,从而产生自信。
③ 强调懂事
还有的家长用“懂事”来赞美和奖励孩子,不断强化“懂事”的概念,实质上是在鼓励孩子不断通过自我牺牲和自我压抑来换取他人的认同感。更有甚者,利用“懂事”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来强迫孩子顺从,让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疏漏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显得合理。
许多人一生都在试图维持自己懂事的形象,并引以为豪。毫不夸张地说,“懂事”的期待,是一种被许多父母误用和滥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不良影响。
这种一味强调“懂事”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一个人自信和自尊的建立,因为他的自我价值都是由别人的评判来决定的,在不断的强化和鼓励之下,他会越发忽视自我感受和自我需要。同时,这也会导致安全感的缺失,因为在他们眼里,爱是有条件的、需要交换的。
当我想到需要向父母提要求时,包括在我成年后向亲密关系中的伴侣提要求时,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惶恐。
怎么办?
你觉得他们忽视你的需要,那你尝试过向他们提出你的要求吗?
④ 不让表达情绪
1、哭
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哭更是一种绝对不可以出现的行为,因为哭只能给父母和他人带来麻烦。
当我意识到自己在哭的时候,便本能地开始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身体的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了,哭泣的愿望和自我压抑的情绪在相互博弈,让我的胸口有种剧烈的疼痛感。这种疼痛好像瞬间把我从哭泣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然后想哭的感觉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胸口那种被压抑的痛,感觉好像是自己在和自己斗争。
怎么办?
哭泣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和权利。
当你在情感上有所回避或压抑的时候,也就出现了自我分析的盲点。你需要另一个人来为你指出这些盲点,而在我的故事里,这个人就是我的咨询师。
2、不满
一个人如果能将不满表达出来,或许可以引起别人更多的重视。可是当不满的感觉被别人或者自己压抑以后,就会在内心深处发酵,进而转化为愤怒。
常与愤怒相伴而生的情绪是抑郁。
⑤ 压抑矛盾
家庭中和社会上,大家面对矛盾的普遍方式是安抚、隐忍、维护和谐。可是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方式却会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信任感、安全感和亲近感的减退。
3、误解
(1)原生家庭毁一生
我们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许多怨恨,怪罪他们当初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待我们,导致我们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举步维艰。
我不建议过分依赖依恋理论来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比如进入学生时代后,我们在同辈关系中的体验,以及在注重成绩的学校大环境下经历的冲击,都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行为和情绪模式。进入婚恋关系后,与伴侣的互动也有可能重塑我们的依恋行为。
在对原生家庭的理解中,与其用一个固定的依恋行为来定义自己,不如以一种变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在最基础的层面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类似背景色的情感工作模式,然而针对各种独特的关系、场景和事件,我们又会展现出一些和背景色不同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寻找和激励这些不同于原有情感工作模式的新行为、新表达方式,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克服和改善原生家庭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向。
(2)我们都应该具备安全型人格
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具备安全型人格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会有大约一半的时间犯各种错误。
对于所谓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我更愿意将其视作原生家庭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机会的缺失。把不幸转化成能力,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4、修复
孩子对父母有可能分离的风险具有非常强烈的敏感性和干涉本能,这样的本能通过自然选择被写入了我们的基因。正因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家庭治疗师”。
(1)如何修复
① 信念
“事情变好之前会先变坏”。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重视建设高质量的关系。
② 理解
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能够帮助你客观地评价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那些积压的情绪,让自己回归到一个相对平静和理性的状态。
③ 提高自我认知
④ 沟通
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的,不合适、不喜欢的话,不要忽视,因为迟早要面对。
⑤ 防止代际传播
如果追溯上一代人甚至上两代人的成长经历,会发现他们缺乏情绪管理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培养。父母在处理关系矛盾时的所有细节、方式和假设,都会被子女不加区分地模仿。所以维护亲密关系中的误区和漏洞,都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代际传播。
当然,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其他的意义,比如提升自我认知和自信,优化情绪模式和情绪管理,解锁亲密关系中新的相处方式,包括让代际伤害停留在我们这一代,不再影响我们的子女。
⑥ 并不是让你原谅父母
当然不是!没有人必须完全原谅和接纳自己的父母,咨询师更不会这样要求你。我们做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要让你忘掉过去,让双方变得亲密无间,因为并不是每段关系都应该这样,而是帮助你理性地认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而遵从自己的主观意愿来重新选择你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对于某些家庭来说,成员之间保持一些距离反而会更合适。
(2)最终达到的状态
① 家庭
不同个性、观念、生活方式的人都感到平衡和舒适,同时支持彼此的成长,就是最好的家庭状态。
② 自己
从另一个感性的角度来说,走出阴影可以增加生活的美感。当你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去感受、探索和学习,你会发现眼中的世界和以前不同了,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
八、其他
每个人都有过挫折和痛苦,如果可以理解每一段经历的意义和影响,便可以大大降低自身的焦虑感。
态度决定一切。
尤其在这个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社会中,当标准和规律不再单一时,找到与自我契合的信念和价值观尤为重要,你会更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更有能力构建理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