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各行业的佼佼者,对自已的职业了如指掌;有这样一群人;心不高,气不傲,却骨气犹存;也有这样一群人,每日漫步于百姓之间,不食凡间烟火,却深懂百姓之难……他们看似平凡,却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还有不平凡的命运,没错,他们便是冯骥才笔下个个独一无二的“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讲述了旧时天津卫的十八个人物,十八个职业,十八个故事。每个人都有传奇特色,也都有自己的绰号,比如死鸟、泥人张、蓝眼等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余饭后,这些故事都能成为闲谈的好料。
没有丝毫华丽的词藻,文章采用“半文半白”的写法,短小而精湛。一篇文叙述一个人。在作者灵活而又大显功力的笔下,个个身怀绝技的“江湖中人”大使看家本领,令人连连叫绝,欲罢不能。
书中的“奇人们”更是一次次在脑海中穿梭浮现:看病前必先收七块银洋的苏七块;干完活身上绝不沾一个白点的刷子李;力大无穷举起青石大锁的张大力;从鞋底上取下一块泥巴便单手捏出活人脸的泥人张……他们的姓名并无人记住,但这些外号却起来响当当。作者幽默、朴实的文风使我感到自已并不是在看一本书,而是亲切地在欣赏一场演出,一场史无前例的精彩演出。霎时,浓浓的乡土气息与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天津卫是天津的古称,是当年令世人瞩目的开放城市,冯骥才笔下的奇人们有些生活在天津卫的上流社会,也有些混迹于市井民间。不管命运与结局怎样,终归也是平凡人。他们在这个“俗世”之中干出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然而,作者却将这些事连成一串,让怪事化为趣事,让这些来自于浓缩社会的奇人变得活灵活现。
刷子李、泥人张这两位手艺人,都是听起来神乎其神,而实际上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物。他们为生活所迫,练就了超凡绝伦的手艺;他们有个性,但又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他们是某些方面的才能很突出的常人,在他们所擅长的方面,他们的行事言语高于常人。既为奇人,他们有许多轶事,但作者均只选择一件极富个性色彩的小事来表现他们的“奇”。刷子李充满自信、豪气干云的个性和泥人张沉稳、干练、镇定自若的个性,都是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富有个性的行事言语表现出来的。
读这本书还有一大收获就是,明白了“狗不理”的来历。顶忙的时候,就在门前放一摞一摞大海碗,一筐筷子,买包子的把钱撂在碗里。狗子见钱就往身边钱箱里一倒,碗里盛上十个八个包子就完事,一句话没有。你问他话,他也不答,哪有空答?这便招来闲话:“狗子行啊,不理人啦!”
别的包子铺干脆骂他“狗不理”,想把他的包子骂“砸”了。
狗子的包子原本没有店名,这一来,反倒有了名。人一提他的包子就是“狗不理”。虽是骂名,也出了名。这就是狗不理的由来。
这是一本半文半白的小说。文言文精炼简洁,颇具古风,白话文通俗易懂,易被接受,《俗世奇人》很典型得更偏向于白话文,这就能很轻易地形容整本书的特色“精简通俗”,而又因为白话文所占的分量较重所以更容易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一种幽默的文风,诙谐的气氛。
而我认为全书中营造出这种风格的字,寥寥无几,其中最该说是“嘛”。“嘛”准确地说是天津方言,原意有“什么”的意思。天津人语速快,声调抑扬顿挫,说起话来意韵十足,所以“嘛”字很自然地在他们那里带有了更多的感情色彩。例如《俗世奇人》中李鸿章不知道茶汤里的是“嘛” 东西,众人也不知道他为“嘛”发怒,到最后杨七更不知道为“嘛”得赏。此时若再配上天津腔,那仿佛故事里的事物就发生在你身边。可以说一个“嘛”字不仅带出了天津的文化意韵,也使整个故事更具真实性。同样,读者的阅读兴趣轻易地被勾了起来。
文章除了方言文字外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每则故事都多得数不过来,例如《背头杨》中背头杨发型“赛玉米穗子背在后脑壳上”,不仅生动描绘了她的发型,更是将她作为女生的叛逆洒脱体现出来,以这种方式体现人物之“奇”。同样《大回》中大回最后被压得“赛纸一样贴在地上”仿佛应承了世间“一报还一报”的道理,以体现事件之“奇”。这些更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不说,也是文章增加了许多趣味性。
最后一点我钦佩冯骥才先生的理由就是他将《俗世奇人》写得轻松自在却同样能让你印象深刻,这与口耳相传性质相同。仿佛你并不是在“读”故事,而是有位倚门而坐的天津老人,在饭后给你讲段子听来着。
躺在病床上读完了这本书,有气无力地写完了这篇读后感,大家勉强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