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粽子节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2000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人物也在半月板里出现了,而且为了给女主玛丽苏光环加成,屈原被定义为黄歇和半月的老师。其实这点是比较无稽之谈的,虽然按照推测,屈原是比芈八子稍长几岁,和怀王相仿,但是稍长的那几岁也没法做师徒。而他和黄歇的交集则更是荒诞,屈原一开始就是楚国左徒,在怀王后期才被贬为三闾大夫,被流放,而春申君正是在那年出生,在顷襄王时期才开始任职,考烈王时期任令尹达到政治巅峰。
屈原是芈姓屈氏,屈氏在楚国是绝对的贵族,因为屈氏的第一代就是春秋时期很有名(弑君的)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当时他被封在屈地,所以后代就以屈为氏。作为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加上年幼的时候就聪明绝顶,屈原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因此屈原的傲视深入骨髓的,这骨气是他成为后世称颂的楷模的核心,但是也是让他政治上失意、甚至最后抱石投江而亡的根本。
记得中学时期背诵《离骚》的时候就默默吐槽过,开篇一大段居然都是在吹嘘自己家世有多好,出生的时辰有多好,父母有多高兴,取了个很好的名字什么,后来仔细想,觉得可能这就是屈原的那点因为家世而自带的张狂。他的张狂强势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是国君所喜的,作为左徒,他的主要工作是外交方面的,和他同时期的还有一个有名的说客——秦相张仪,两人就曾经正面唇枪舌剑过。只可惜,相较于出身糟糕,一直自称“势利小人”的张仪,屈原的好家世给了他非凡气度的同时,也让他太过耿直,在政治角逐中经常撞到头破血流。在他的政治生涯初期,怀王也是意气风发,大展雄途的时候,所以极受怀王信任。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吧,那会儿算屈原和怀王的蜜月期。只是后来没过多久,以公子子兰为首的反派们就开始在怀王身边不断进谗言,故而在公元前314年他被贬,在第二年被流放。
其实仔细算了一下屈原被流放的年纪,感觉挺唏嘘的,正是26-27岁的大好时光,结果因为谗言而遭到流放,而这时离他最后心灰意冷抱石投江还有30多年时间。
屈原政治生涯的急转直下其实和很多人都有关系。一是楚怀王,他作为最终决策者,必然是逃不了干系的。楚怀王是战国时期最后一名坚持周礼,性格善良的王,但是他性格中也有为王的大忌——耳根子软,所以,怀王在后世就有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评价。在屈原一事中,除了张仪的远程挑拨离间,还有楚国朝中公子子兰一派的嫉妒,而相较于屈原,子兰和怀王关系明显更加亲密(对,子兰就是怀王和南后郑袖的宝贝儿子),故而最后楚怀王偏向子兰一方也是正常的。
二是子兰,他一直是一个反派角色,作为楚怀王的儿子,还一度想借助秦国势力和顷襄王争王位。他的才华等都不及屈原,所以就像现在学渣嫉妒学霸一样,他对屈原的讨厌是深入骨髓的。虽然他有很多地方都不及屈原,但是他在哄国君开心上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每次屈原和怀王各种正面刚,在朝堂上各种得罪大臣让怀王下不了台的时候,他都能挑到合适的时机去把气急败坏的父王哄好(感觉这可能是遗传了母亲),长此以往,怀王慢慢偏向于这个儿子也是正常的,毕竟子兰是一个可以让他很舒服的臣子,而屈原就是一只彻底的豪猪刺猬。
三就是屈原自己,前面也说过了,屈原的才华,爱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的清高、傲气也是他最终走向失败暗淡的原因。现实生活中,相信也没有人会喜欢和屈原这样的人呆一起,毕竟他是那种仗着关系铁就会各种不顾场合不顾方式,对别人的所作所为大肆评论的主,这样的让人家下不了台,其实说到底不是透彻的聪明人。
屈原在被贬流放后的三十多年确实是楚国急转直下的30年,先是怀王听信子兰的谗言,被秦王囚禁于章台,最后竟然凄惨地死于咸阳(讲真,子兰真心实力坑爹),不过在这里,怀王的骨气也是让人钦佩的,秦王(就是小学课本第一反派大boss秦昭襄王)逼迫怀王割让鄢郢之地,怀王抵死不愿,最终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惨死在咸阳。死讯传到楚国的时候,屈原内心悲痛溢于言表。在顷襄王时期,楚国文臣武将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只剩令尹昭阳这样的三朝元老苦苦支撑,在韩国在伊阙之战大败、国力大损之后,楚国也连丢鄢郢之地,被迫迁都,这样丢掉都城的奇耻大辱前一次怕是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伐楚了。
虽然此时的屈原已经远离政治中心很久了,但是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对君王对国家的热爱是不会随时间而淡去的。在郢都被破,成为秦国的南郡之后,这位忧心国家忧心君主的爱国诗人又一次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或许,于他而言,都城都丢了的楚国早就不是他青年时期为之改革变法、为之伐交伐谋、殚精竭虑的楚国了,故而,心中有着类似骑士精神的屈原选择了抱石投江而亡。而至于史书里记录的,投江前和渔夫的那段对话,则更像是他的自言自语,也像后世对他性格一种比较委婉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