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官厂乡小碰见了好几位群里的老师,真的特别感慨。年轻的刚毕业两年,才二十来岁;年长的工作二三十年,都五十来岁了;更有三十多岁的中坚力量。但他们都认真准备,充分发挥,为我们呈现出了六节不同课题,不同风格的语文课。
一天下来,我也有了不少要思考的地方。第一节课是六上《一个这样的老师》,一上课,老师的一首引课歌曲便吸引了我,怎么可以这么好听!我不禁深深记下了歌名《老师》,真的很温暖,一下就把听课的学生和老师带入了情境。第二节的《最佳路径》这课是位非常年轻的老师讲的,老师尽管年轻,但对学生的一颦一笑,一句安慰,一声鼓励都让我心生感动。特别是她的一些小动作,让孩子们紧绷的心情瞬间放松了,歪斜的坐姿悄悄纠正了。真是的情商很高的老师。第三节课《庐山的云雾》老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好,从语言出发,再回归到语言。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关注作者如何表达景物的美,并用这种方法写话,突出了语文课程的语用功能。第四节《自然之道》老师引课简单明了,为后文学习充分打基础的同时又没有浪费太多时间,而是将这些时间放在了学生充分读文的过程中。这是我欠缺的,要好好向这位老师学习。第五节课《七颗钻石》是我要重点说的。老师的课满身的亮点,真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课前和孩子约定上课纪律,引课干脆,直截了当;学生读书有毛病时及时干预,引导孩子纠正的同时,引起其他孩子注意;课堂环节设计由扶到放,语言训练有梯度,文本挖掘有深度,思想境界有高度,在保证孩子注意力的情况下又使学生有参与度,真是一节很好的课。最后一节《虎门销烟》,我特别佩服老师的勇气,能选这一课的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堂的掌控都是特别厉害的,老师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了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是一件比较好的课。
同时,也有几点思考提出来,和群里的老师们一起探讨。
1、课时区分。高年级的课文相对较长,大多数课文要学习字词,读通长句,理解课文,方法引领,语言运用,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这些内容都放在一个课时里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即便是公开课,我们也需要把这些内容进行进行整理取舍。区分课时来讲,这样虽然有些内容没有呈现出来,但精读细研更是学生学会方法的保障。
2、流程设计。课堂流程模糊,环节不够明确。教师语言随意性较大,更让人觉得课堂不严谨。不妨将课堂流程分成几个大的板块,中间用一两句过渡语言进行串联,这样老师讲的清楚明白学生学的一步到位,听课者听得清晰明了。不要问题一个接一个,这个没解决,那个又出现。乱了授课老师的步骤,乱了听课者的心。
3、学生评价。很多老师只注意课堂流程的完整呈现,而忽略了很多细节问题。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讲课老师大多是用“好、很棒、鼓掌”等词语一带而过,其实对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个人素养展现的地方。建议老师们评价学生的时候要讲出孩子怎么好,哪里棒,为什么给他鼓掌。比如,读出了作者的心情、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得很清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你学会了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评价要有针对性,有概括性,有启发性,更要有引导性。细节决定成败,评价彰显素养,希望老师们注意这一点。
六节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让我学到很多,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素材。感谢讲课的老师,感谢学校领导给的机会,感谢局教研室这个强大的平台。更要感谢玉兰姐姐的再三叮嘱,我会听话,尽量早睡。小语群这个大家庭真的充满了温暖。
今天还有一件高兴事,就是见到了初为人师的我以前的学生玉莹,很感慨,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