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主要说的是财富变迁过程中个人的思维转变,但是说着说着发现和房子等资产相比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资产,而且家长需要调整一下思维:高考不是变现的时刻而是开始增值的时刻,所以在孩子上大学前要帮他们做个规划,以便顺利走上增值之路。 今天我们从眼下最紧迫问题说起:如何正确地选专业,选大学以及转变心态。
首先,城市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假设你选了北京。
然后是学校。照着官方给出的排行榜找到那个凭自己的分数就能上的最好的学校就好了。
不过,既然我都已经知道了城市比学校重要的道理,你这么做就未必能先人一步了。比如孩子的分数过了一本线但是发现连北京工商大学也上不了,那么情况就很严峻了,坚持北京就意味着要选择一些名次很靠后的学校,这对全家人来讲是不小的挑战。所以相比觉悟我更加不确定的是家长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因为最终还是有很多人会妥协,去非一线城市找名次靠前一些的学校。
但是,报考大学是典型的博弈行为,被动妥协从来就换不来好结果。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学校而去三四线城市找和嫌核心城市的房子贵而去其他城市买的行为如出一辙。同样的情绪,同样的做法只能换来同样的结果。
最后是专业。
正常情况下选好了城市和学校之后就已经没有多少专业可选了。如果有,可以参考《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的建议:选择高势能的专业,就是指那些相对难学的,但是比其他专业更加基础的专业。比如数学相对计算机和商学是高势能的,计算机相对管理学是高势能的。在读研时或者职场转型时从高势能专业转到低势能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则可能性不大。
考虑到就业率,很多人会优先选择热门专业。对此我既赞成又反对,赞成是因为热门专业的就业优势确实很明显,比如岗位多,牛人多,晋升空间大等等。反对是因为不想学生因为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在学校的选择上打折扣。
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最终从事的工作和专业的关系并不大。我观察后发现确实如此,以我熟悉的计算机系为例,虽然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去了专业对口的岗位,但是细究会发现这些基础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早在大学前两年内就学完了,而职位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均非课堂所授,所以这些学生之所以能顺利入职,要么是因为有实习经历,要么是因为自学能力够强。所以最终决定就业的不是专业本身而是自己主动学习的方向。
说这些还是为了强调学校比专业重要,吴军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一家投资银行宁可招一个好学校的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也不愿意招相对差一些的大学的金融系的学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在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反正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除了选专业,他的建议还有在大学里要做的几件事:交一些挚友,谈一次恋爱,参加一些和学习、科研无关的社群活动,以及一定要研习的几项技能:交流和表达能力,行动能力,逻辑推演和写作能力。在此我述而不作,因为这些建议足够做一个大学生的增值计划了。
确定了城市,学校,专业,现在该说最重要的问题了:心态。
按理说心态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否则分数一旦公布全家人就会被恐惧,焦虑和贪婪把持,是绝对不可能做出理智的决定的。好在高考的成绩还没公布,现在讲还来得及。
所谓的转变心态,简单地讲就是不要再纠结考试和学校的问题了,而是要想办法开始增值,在此过程中顺便把学校,专业的问题给解决了。
一个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关系,二是自己的智慧。所以怎么能积累这两个维度上的优势我们就怎么来。前者好理解,在大学里就是吴军所说的参加社团,结交挚友等。后者包括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理智消费,拥有正确的财富观念等。
一开始讲选学校的时候我们排除了名校,因为名校的人脉资源和智力资源都很充足,上述两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我们讨论的是上不了名校的孩子,结论是如果上不了名校,就不要再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学校身上了,要想办法自己加持自己。在专业之外,在学生群体之外,甚至在学校之外,找到合适的圈子,以此作为进入社会的入口。
但是,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因为手抖选错了城市,那这一切就难办了。
现在很多人说寒门难在出贵子,其实这是句废话,因为寒门豪门都不容易出贵子,名校差校都不容易出人才。大学生需要的是远超学生群体的,极具实践精神的智慧,而不是跟着自己的导师骗点儿实验经费,给辅导员送几包好烟以便顺利拿到助学金,甚至不是一门心思考高分拿奖学金。
想明白了这点,我相信你的想法会有一些改变。
关于城市。原本觉得一线城市就那么几个,选哪个都可以,没啥可说的,但是想到未必所有人都熟悉大城市以及也要考虑家境差异,所以决定再写一篇具体谈一谈,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