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这一概念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造出来。随着彼得德圣杰的《第五项修炼》的热销和学习型组织实践的推行,“心智模式”成为管理实践中的热词。
从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来看,心智模式的改善是组织能否成功的基石,那是行动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甚至是唯一关键要素。
那心智模式是什么?
直白的说,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待人处事的套路。心智模式包含思想认识基础,是思维方式载体和实践行动计划三个部分。每个人的心智模式的形成与其教育背景,实践经历及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由此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待同一事情有着不同的想法,说法和做法。
为什么同一本书不同人看完后感受有时候非常大了?因为有些人视而不见,在输入阶段就把信息丢弃的,有些人虽然把信息接收了,但并没有进行分析处理,仅仅是简单存储下来。还有些人不光存储下来,还和自己原有的信息进行整合。造成上述差异的根源就是心智模式,就像电脑软件,决定了信息获取的多寡(观察),如何处理信息(思考),如何保存信息(记忆),如何做出反馈(行动)。
没有人能在头脑里装进所见所闻的一切,所装的只能是对重要事物的印象、看法和理论假设。人们也只能依据所得的印象、所拥护的理论假设和所形成的看法观点。人们也只能依据所得的认知周遭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方式,这就形成了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三个层次
企业文化鼻祖埃德加.沙因曾经用一个睡莲模型去说明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花和叶代表第一层: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
枝和页代表第二层:公开倡导的价值观、使命、愿景,行为规范等。
根代表第三层:各种事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
这个比喻很形象,心智模式可以借鉴这个比喻,分为从外到内的三个层次:行为定势,思维定势,潜意识。
心智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其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模式,包括沟通模式、思维模式,更深层次的就是潜意识。为了表述和运用方便,人们往往把这些直接等同于心智模式。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不全面,但从利用的角度来说,这样更有助于大家学以致用。就像企业文化一样,通常企业文化的完整表述要包含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等要素,但很多时候大家提到其中的某一关键要素或者一些具体行为时,会直接说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大家都能接受,在管理实践中的沟通更顺畅。
同理,我们也接受大家将心智模式的某一关键要素或表现简称为某人或某组织的心智模式。
比如,“多疑”可以是一个人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一定会体现在其行为上,比如“不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而根源也一定在其潜意识,即“这个人缺乏安全感”。
心态可以说是一个人心智模式的直接表现,但心态并不等同于心智模式,因为心态只是某个人对某项事物的某个观点及状态,并不能完全解读出一个人的行为定式、思维定势或潜意识。心态的概念更小,心智模式的概念更大,更全面。
所以,要完整地理解心智模式,一定要全面把握心智模式的三个层次:行为定势,思维定势和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