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普及,各种群也都被拉起来。
公司有公司群,单位有单位群,参加某些活动也被拉入某些群,还有同学群,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群,小学生的家长群。
就连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人们也拉起了群,跑步群,排球群,以及跳舞群。更不要说自己一家人建的家庭群了。
大家似乎已经逐渐习惯了可以不用打电话,不用说话而在网上聊天。随着微信的日益深入人心,看到微信群除了在朋友之间沟通之外,也被用来销售、被用来传递某些信息。
亲身经历了一些群的存在和消失也就像看惯了这个世界不同季节的变换一样。
常常看到的是一些人为了发展学员,先是开一些免费的公开课来吸引人参加,然会随着报名的结束就自动的让群消亡,或者某些群是为了销售,刚开始兴致勃勃的拉起了群,要分享一些知识,到了最后却是虎头蛇尾,最后逐渐消亡。
群的存在还是要有共同兴趣的一些人参与才能存在和延续。
有些群被拉起来了以后只许拉群的人发言,发文章,不许群友发文章链接。把群变成她的自留地,这跟以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个性质,相信到最后这样的群到最后也会逐渐消亡。
还有些建群是要收费的,你只有交了费才能入群,到了时间群就解散,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样的群运营实际上也是很不负责任的,除了收钱的时候痛快,收了钱之后任由群里的成员自由折腾,到了时间就解散群,从来没有想到参加群的群友获得什么,当一个群变成了这样的一个状态的时候也变成了他的末路的来临。
因为一个不为群友考虑的群也不是一个好群,既要让群友愿意参加群,也要让群友自愿的维持群的存在。
没有群友的参与和存在,即使曾经再辉煌的神话到最后都不会存在,因为不是你在选择群友,而是群友在选择你。你的存在依赖群友,如果一个不重视群友的存在的社群到最后总会自动的消失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看到了很多依靠微信群来销售东西的人。每个人买东西都是一定的,你天天在朋友圈发商品信息,你不烦,别人还烦。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感觉。但我是很烦,因此也已经拉黑了好几个人,至少是不看他的朋友圈,不想让我的朋友圈变成她的商品展示台。
你可以销售,但可以高明点,像有些公众号那样,文末销售,不要一上来就吆喝,像在菜市场卖东西的人。没有包装,没有体验,最终只会让别人反感你的行为。
还有些群则是为了销售某些课程,预先让别人转发朋友群然后截图才能报名才能入群,课程分享结束、报名结束也就是群结束之日。因为之后的群就变成了僵尸群,群主刚开始还会让人禁言,不让任何人发言。而后群主就不再管理,成为了推销信用卡、办卡的阵地,之后也是不了了之,碰到这样的群劝你还是赶紧删除了吧,因为那样的群只会浪费你的内存和时间,分散你的注意力。
而真正能够长期存在的群,我发现还是有共同兴趣的人建立的群才能够长时间地存在。因为大家兴趣相同,相互扶持,相互之间交流的一些信息,大家感觉很有用。
而过于关注经济利益的人建的群,因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过于关注经济利益了反而限制了群的发展和维护。
因为他们只顾建群,光建群却没有考虑参加这个群的群友的利益,没有关心和维护群友的成长,也没有给大家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到最后大家自然而然地会选择离开。
曾经参加过的两个群就是这样,刚开始拉群的人兴致勃勃,而后没有两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僵尸群。既不让别人发言,自己也不做当时建群或者拉群的时候承诺的活动了,完全是虎头蛇尾型。尤其到后面根本就没有邀请外面的嘉宾分享,直接就是邀请群内成员分享,感觉越来越不用心,以至于三个月不到,到现在所有的这些活动全部消失。与其如此,你留着这样的群也是毫无益处的。
最近在清理手机微信上的群,就把好几个这样的僵尸群删掉了,毫不犹豫,干净彻底。
每个人参加一些群总是希望有机会获得一些信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帮助自己的成长。
无论是任何群,刚开始建的时候都是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到最后能够存在下去的存活到最后的寥寥无几。无论是写作群,画画群,还是其他的什么群都是这样。
而最后我发现,能不删的无非是单位群,或是出于共同兴趣的群反而能存在,如我最近参加的一个画画群的免费打卡群,还有就是每周一篇的写友群还是存在的。
无论是画画、还是写作,亦或是读书,大家越来越倾向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的观点。既利他也利己的相互收益的方式才是人类存在的最合理的方式。
利己也利他的利益共享、学教相结合的双赢模式才是真正有利于社群存在、维护和生存的合理模式。
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群友的利益,不关心群友的成长和需要的社群到最后只会自己自动地消亡。